绿色能源转型

搜索文档
中欧发布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看好绿色转型的持续落地
中邮证券· 2025-07-28 15:4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2]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24日中欧领导人发布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是对世界绿色能源转型的有利支持 [5] - NDC3.0承诺将提升中欧对世界绿色能源转型的支持力度 [6] - 中国绿色产能是全球能源转型的有力支撑,联合声明利于中国新能源出海 [7] - NDC3.0承诺下需求端有望改善,相关绿色产业链盈利或提升,电池片环节建议关注BC技术及相关企业 [8] 行业基本情况 - 收盘点位为7548.79,52周最高为8068.94,52周最低为5403.16 [2] 行业相对指数表现 - 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电力设备相对沪深300指数的涨幅分别为 -7%、 -2%、3%、8%、13%、18% [4] 近期研究报告 - 近期报告《抽蓄系列产业报告1:抽蓄是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的有效途径》于2025年6月24日发布 [5] 投资要点 事件 - 2025年7月24日,中欧领导人发布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5] NDC3.0承诺 - 中欧将在COP30前提交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覆盖全经济范围,符合《巴黎协定》长期气温目标 [6] - 多数缔约方未如期提交NDC3.0,本次承诺提升了中欧对世界绿色能源转型的支持力度 [6] 中国绿色产能 - 声明提及加快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促进优质绿色技术和产品流动 [7] - 中国绿色产能是全球能源转型的有力支撑,联合声明利于中国新能源出海 [7] 投资建议 - NDC3.0承诺下需求端改善,叠加“反内卷”,绿色产业链盈利有望提升 [8] - 以光伏产业链为例,供需改善下新技术溢价有望落地,电池片环节关注BC技术及爱旭股份、隆基绿能等企业 [8]
电子证单助力 杭州“新三样”外贸通关加速度
每日商报· 2025-07-24 07:23
行业趋势 - 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加速推动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成为外贸增长重要引擎 [1] - 钱江海关针对"新三样"产业实施精准帮扶举措助力企业拓宽国际市场 [1] 公司动态 - 捷能科技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快速获取锂电池出口电子证单实现高效通关 [1] - 公司储能锂电池产品已成功进入南非、尼日利亚等非洲市场并新增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1][2] - 2023年公司持续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取得显著销售成绩 [1] 政策支持 - 海关采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危险货物包装鉴定效率实现全程线上办理 [2] - 企业可通过线上平台实时查看进度并下载电子证书实现"零跑腿"通关 [2] - 钱江海关在严守安全标准前提下优化出口流程提升企业接单信心 [1][2]
Mhmarkets迈汇:煤炭与清洁能源的角力
和讯网· 2025-07-21 21:35
美国能源政策转向 - 拜登政府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和《两党基础设施法案》推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燃煤发电比重持续下降 [1] -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能源战略逆转,煤炭被重新列为应对能源缺口的主要手段,计划增加煤炭产能 [1][2] - 煤炭占美国电力结构不到20%,但在政府支持下比例可能反弹 [2] 煤炭产业现状与影响 - 煤炭燃烧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41%,并伴随大量甲烷排放 [1] - 1999年至2020年间,美国480座燃煤电厂排放与约46万例联邦医保覆盖人群死亡相关 [1] - 2008年至2023年美国煤电降幅超过50%,主要被风能和太阳能替代 [1] 特朗普政府煤炭政策 - 签署《重振美国清洁煤炭产业及修订行政命令》,强调能源独立和出口竞争力 [2] - 放宽环保监管,延迟老旧电厂退役,鼓励联邦土地煤矿开采,推动油气增产 [2] - 美国能源部提供2000亿美元贷款支持煤炭技术项目,恢复国家煤炭委员会 [2] - 部分燃煤电厂如JH Campbell和Monroe电厂被要求继续运营或延长寿命 [2] 政策反对与博弈 - 地方政府、公用事业监管部门、环保组织及消费者团体通过法律途径挑战能源部决定 [3] - 反对者认为可再生能源能更高效、低成本满足电力需求 [3] -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批评继续运行燃煤电厂代价高昂、环境有害且违反法规 [3] - 美国能源政策面临两极博弈,未来煤炭产业回暖取决于环保法规、清洁能源扩张及市场反应 [3]
弘扬“上海精神” 共促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7-21 05:47
区域经济合作与上海精神 - 上海合作组织工商论坛在北京举行,近400名国内外政府机构、工商界代表出席,强调深化区域发展战略对接和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1] - 论坛主题为"弘扬'上海精神'工商界在行动",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指出中国轮值主席国期间举办多项大型活动,体现对务实合作的高度重视 [2] - 白俄罗斯正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实业家委员会纳入白俄罗斯实业家委员会,工商界不断拓展合作范围和机遇 [2] - 巴基斯坦工商联合会主席表示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地区重要经济合作平台,实业家委员会在培育经贸关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2] - 哈萨克斯坦代表指出上海合作组织为商业活动提供宝贵平台,未来希望在投资合作、投融资担保、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化作用 [3] 绿色能源转型与合作 - 阿联酋驻华商务参赞强调中国在绿色能源转型中的关键角色,提及中国企业承建的艾尔达芙拉光伏电站(世界最大单体光伏电站)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 [4] - 乌兹别克斯坦积极推动太阳能电站和绿氢项目,期待制定绿色能源发展路线图并建立绿色标准平台及基金 [4] - 俄罗斯能源部部长呼吁构建公平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模式,加强经验分享和人才培养 [4] - 吉尔吉斯斯坦加大太阳能、风能、水能开发力度,工商会愿为合作伙伴提供支持 [5] - 伊朗—中国商会提议设计区域碳减排框架,包括联合碳减排目标、清洁能源投资平台及碳信用交易机制 [5] 产业链供应链与互联互通 - 俄罗斯工商会建议升级国际公路铁路及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释放供应链潜力 [6] - 白俄罗斯提议建立数字交通走廊,整合海关认证和电子商务数字解决方案以简化货运程序 [6] - 中吉乌铁路项目预计缩短运输时间并降低成本,开辟中东和欧洲直接通道,吉尔吉斯斯坦建议打造统一商业数字空间 [6] - 土耳其对外经济委员会支持土中企业合作,推动中国企业对土耳其投资 [6] - 《上合组织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0-2024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中欧班列年开行量连续增长,平均运输时效从18天缩至15天 [7]
研客专栏 | 铜关税风云——让子弹飞一会
对冲研投· 2025-07-11 20:26
美国对铜及相关产品加征关税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进口铜及铜制品征收50%额外关税,药品及原料关税达200%,并设置一年缓冲期[1] - 征税范围涵盖铜线、铜废料及含铜产品,但不包括铜精矿和终端用铜板块(如家电、电子)[1] - 政策依据为美国《贸易扩展法》第232条,与汽车、钢铝制品关税同属领域性措施[1] 市场即时反应 - COMEX铜期货三连涨至5.89美元/磅创历史新高,LME铜价先跌至9553美元/吨后反弹,沪铜主力合约测试78160元/吨低位[3] - COMEX铜库存从2月不足10万吨激增至7月10日的22.34万吨,同期LME库存从27.09万吨骤降60%至10.81万吨[18] - LME市场出现"现金日头寸对抗",隔夜价差升水69美元/吨,即期至三个月价差扩大至397美元/吨创2021年以来新高[19] 美国加征铜关税的深层逻辑 - 美国精炼铜年产量80-85万吨但消费量达160万吨,进口依赖度45%,存在地缘政治脆弱性[5][9] - 白宫计划2035年前将本土铜产量提升70%,进口依赖度降至30%,国防用铜量位居全美第二[9] - 2024年美国铜供需平衡表显示净进口量达750万吨,预计2025年将跃升至1200万吨[6] 铜产业链结构性矛盾 - 美国铜矿开采成本高企,新建铜矿需数十年周期和数十亿美元投入(如力拓Resolution铜矿深陷法律纠纷)[12] - 美国铜冶炼产能仅占全球3%,中国控制全球47.62%粗精炼能力,部分美冶炼厂已转型数据中心[14] - 技术公司如自由港和Ceibo探索新冶炼技术,铜价需达12000-13000美元/吨才具开采经济性[13][15] 中美铜产业格局对比 - 中国2024年精炼铜产量1200万吨(占全球47.6%),2025年将达1300万吨,但对美出口不足美进口量2%[29][31] - 中国联盟控制全球29.9%铜矿产量,美方盟友占比48.7%,但中国在粗精炼环节占据绝对优势[32] - 2023年中国海外矿业收购达10笔超1亿美元交易,创2013年来新高,强化原材料控制力[33][36] 关税政策潜在影响 - 关税若落地将扩大COMEX与LME价差,但市场预期存在"特朗普看跌期权"(TACO交易策略)[25][27] - VIX指数跌至16低于长期均值20,显示市场对关税焦虑消退,雷亚尔汇率波动已回归年初水平[24][26] - 铜价或维持12000-13000美元/吨区间运行,刺激美本土开采但难以改变LME主导的定价体系[37][39] 全球铜资源控制版图 - 美方盟友(智利/秘鲁/加拿大等)控制48.7%铜矿产量,中方盟友(中国/赞比亚/印尼等)占29.9%[32] - 精炼铜产能分布:中国(54,919千吨/5年总量)>美方盟友(21,540千吨)>智利联盟(10,869千吨)[32] - 地缘政治下铜产业链价值向精炼环节转移,中国在阳极板/阴极铜加工领域建立战略优势[30][35]
惠誉旗下BMI:未来10年全球铜矿山产量料年均增长2.9%
文华财经· 2025-07-11 18:26
全球铜矿山产量增长预测 - 未来十年全球铜矿山产量预计年均增长2.9%,从2025年的2380万吨增至2034年的3090万吨 [1] - 2024年全球铜矿山产量预计增长2.5%,主要因智利产量恢复及蒙古Oyu Tolgoi矿增产 [1] - 2024年1-4月全球铜产量同比增长2%,得益于秘鲁Las Bambas、Quellaveco、Toromocho矿区及刚果Kamoa-Kakula矿增产 [1] 主要产铜国及项目动态 - 智利2025年产量预计增长3%至57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25% [2] - 智利Teck旗下Quebrada Blanca矿增产将抵消Codelco公司的生产挑战 [3] - 刚果民主共和国2025年产量预计增长3%,但Kamoa-Kakula矿因地震下调产量指引 [2][4] - 秘鲁2025年产量预计增长3.2%,2024年产量下滑1%后反弹 [4] 行业驱动因素与挑战 - 铜价历史高位及积极需求前景推动新项目和扩建项目上线 [1] - 嘉能可和英美资源等矿商指出下行风险,但Codelco等公司对前景乐观 [2] - 智利长期前景乐观,绿色能源转型加速将刺激需求并鼓励投资 [3]
香港中华煤气与孚宝集团合作共同拓展绿色甲醇供应链网络
格隆汇· 2025-07-07 18:20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与荷兰皇家孚宝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绿色甲醇生产、储存、加注及产品交易等范畴,拓展内地、香港及亚太区市场 [1] - 合作将结合煤气公司的绿色甲醇生产技术及孚宝集团的储运基础设施优势,构建高效供应链网络 [1] - 双方计划通过资源调配,将绿色甲醇输送至大湾区、华东、华南及亚太区市场 [1] 区域合作规划 - 大湾区合作以香港、深圳及广州港口为核心,围绕物流仓储设施建设展开深度合作,构建绿色甲醇储运一体化网络 [2] - 华东地区以上海、宁波两大国际港口为中心,加强物流储存与加注设施建设协作 [2] - 渤海湾区以天津为战略支点,煤气公司将北部生产基地的绿色甲醇输送至孚宝集团储罐区,再通过分销网络供应全国及亚太区市场 [2] - 亚太区市场重点拓展新加坡、越南、日韩等地,加速海外业务布局 [2] 产能与项目进展 - 煤气公司已完成6,000吨亚洲最大的绿色甲醇加注项目,依托孚宝集团天津储罐区设施完成 [3] - 内蒙古绿色甲醇厂房年产能预计从10万吨提升至15万吨,2028年计划增至30万吨 [3] - 公司计划在内地建设多间绿色甲醇生产厂房,目标年产能达100万吨 [3] 公司背景与技术优势 - 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成立于1862年,是香港规模最大的能源供应商之一,近年重点发展清洁能源方案 [5] - 公司绿色甲醇技术已取得ISCCEU、ISCCPLUS、ISO14067等国际认证,是中国首家实现ISCCEU及ISCCPLUS双认证并量产的企业 [5] - 在全国29个省级地区拥有逾1,000个项目,涵盖可再生能源、城市燃气、环保能源等领域 [5] - 荷兰皇家孚宝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第三方仓储码头运营商,在中国沿海省份建有码头及储罐区,总容量超过350万立方米 [7] 生产技术细节 - 煤气公司利用废旧轮胎和农林废弃物生产绿色甲醇,技术已通过多项国际认证 [12] - 内蒙古厂房采用废弃生物质作为原料,生产高品质绿色甲醇 [12]
美俄锆石交易重启,中断18个月,美国又找上门了
搜狐财经· 2025-07-07 16:35
锆石的战略地位与市场动态 - 锆石在高科技与军工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是核能产业的"脊梁骨"及火箭喷嘴与精密陶瓷的核心原料[1][3] - 2025年5月美国自俄罗斯进口锆矿及其精矿总额逾100万美元,创2002年以来单月纪录[1] - 锆石的低中子吸收截面特性使其在核反应堆中不可替代[3]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现实 - 美国曾试图通过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等国家重构关键矿产供应体系,但实际产能、地质储量与价格问题迫使美国重新从俄罗斯进口[3] - 全球供应链由自然分布决定,政治意志难以逆转,西方"供应链去风险"策略在稀土、钛合金、钴、镍等领域同样面临局限性[4] - 澳洲锆石产量有限且依赖中国加工,南非供给不稳,加拿大矿产开发初期,俄罗斯资源仍具话语权[4] 美国工业系统的困境与妥协 - 美国核能战略推动锆石需求,但全球开采集中度高,加工链薄弱,本土稀有金属加工能力不足导致"既想脱钩、又脱不了"的尴尬[7] - 2024年美国进口俄罗斯浓缩铀数量同比上升,德国、法国能源企业及东欧国家也在特定金属材料采购上恢复与俄接触[6] - 美国通过"特殊豁免采购项目"规避制裁,批准铀、钛、锆等关键金属交易[9] 全球化供应链的不可逆性 - 关键材料领域的全球化供应链可能被政治干扰拖慢,但不会被彻底割裂,俄罗斯在高端制造与能源应用中仍是"不可舍弃"的隐性伙伴[9] - 资源与供应链是国家战略的核心血脉,技术逻辑超越政治命令与意识形态[9] - 锆石回流事件象征西方"对俄资源脱钩"策略的技术反噬,类似场景未来将增多[10]
“能源中国——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 推动协同发展”高端对话活动在京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1:11
中国能源绿色转型现状 - 低碳绿色产业已成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成为全球能源转型领域的重要引领者 [1] - 中国新能源发展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通过创新大幅降低关键绿色技术成本 风能光伏发电成本与传统燃煤相比已具较强经济竞争力 [1] - 中国新能源科技产业革命爆发具备五大条件:规模经济 完整制造业体系和产业链生态 完善基础设施 工程人才储备 适当产业政策体系 [1] 清洁能源发展前景 - 清洁能源投资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中长期看中国清洁能源产业价值有望进一步扩大 [2] - 中国在清洁能源产业链中扮演关键角色 预计将在全球清洁能源部署中起重要作用 [2] - 全球能源转型呈现五大趋势:清洁化 低碳化 电气化 网络化 数智化 电网成为能源转型关键核心 [2] 中国新能源竞争优势 - 中国新能源依托完整生态链和创新市场优势 在全球保持巨大竞争优势 未来将继续保持优势 [2] - 中国政策及供需变化将对全球新能源供需 价格和市场产生巨大联动效应 [2] - 中国储能行业高速发展 新型储能历史上首次超过抽水蓄能 实现规模化发展但竞争加剧 [2] 未来发展方向 -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需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电力系统 重点发展光热发电 压缩空气储能 绿电制氢氨醇等新业态 [3] - 需统筹就地和外送通道建设 大力推进基地型项目建设 [3] - 实施"两海战略" 积极获取海外和海上开发项目机会 [3]
全球最大船载光伏能源汽车运输船完成首航;美政府取消对华EDA出口限制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04 11:35
全球最大船载光伏能源汽车运输船完成首航 - 中远海运集团旗下全球最大船载光伏能源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完成首航,靠泊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汽车船码头 [1] - 该船搭载4000台中国品牌车辆,其中超九成为新能源汽车 [1] 美政府放宽对华航空及半导体技术出口限制 - 美国政府通知通用电气航空航天公司可重启向中国商飞供应喷气发动机,被视为美中贸易紧张局势缓和的迹象 [1] - 特朗普政府取消部分对华芯片设计软件出口许可要求,包括EDA工具出口管制 [1] - 西门子、新思科技和楷登电子三家EDA软件开发商确认其产品出口中国将无需特别批准,三家公司去年共占中国EDA市场82%份额 [1] AGL能源公司收购特斯拉虚拟发电厂 - 澳大利亚AGL Energy从特斯拉手中收购南澳大利亚虚拟电厂(SAVPP),以提升电池存储容量推动绿色能源转型 [1] - SAVPP是澳大利亚最大虚拟电厂之一,包含约7000个Powerwall家庭电池组成的住宅太阳能和电池系统网络 [1] - AGL计划在2035年前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明年完成1.4千兆瓦电网规模电池存储项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