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数据飞轮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撕掉“花瓶”标签还要多久?亿元大单“破冰”,商业化元年终于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07:59
大会盛况与行业热度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吸引百万人参观 人形机器人成为重点展示品类 [2] - 优必选、智元、宇树等厂商近期获得亿元级订单 验证工业场景需求突破商业化落地难题 [2][4] - 厂商首次公开人形机器人售价区间为数万元至近百万元 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开业展示40余家厂商的100余款产品 [4] 商业化突破路径 - 工业场景成为当前主要落地方向 优必选中标车企近亿元采购 智元、宇树获运营商代工订单 [4] - 服务场景"散单"增长显著 宇树科技2024年建立租赁等新生态体系 [4] - EX机器人公司开设全机器人运营餐厅 并布局4个文商旅综合体 计划年内新增3-5个 [6] 技术演进与场景选择 - 行业共识优先发展工业场景 低速高频刚需领域如药房搬运、园区巡检成为早期切入点 [7] - 家庭场景普及仍需约十年 因环境复杂度高且缺乏标准化数据支撑 [9] - 养老等陪伴功能被视为消费级市场更好切入点 但个性化服务仍受技术限制 [9] 工业场景应用价值 - 人形机器人可填补工厂30%人力缺口 解决机械臂/AGV无法完成的非结构化任务 [13] - 类人形态适配现有工厂动线 无需改造布局 长期用电成本低于人力 [14] - 海克斯康预测2030年后人形机器人或替代传统工业机器人 因其灵活性优势 [14] 技术瓶颈与生态建设 - AI模型未达临界点制约"脑"能力 真实数据训练面临算力与资金压力 [18] - 产业链成本需优化至1万-2万美元区间 京东投入超百亿元布局全产业链 [19] - 国家地方共建创新中心加速发展 四川、湖北、浙江等地已有产品面市 [19]
人形机器人撕掉“花瓶”标签还要多久?亿元大单“破冰”,商业化元年终于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0 23:48
行业趋势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吸引百万人参观,人形机器人成为重点和亮点,技术长足进步和市场买单意愿推动行业热度 [2]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取得突破,优必选、智元、宇树等公司近期获得亿元级订单,验证工业场景需求 [2] - 业内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将在3至5年内实现工厂"上岗",出货量大幅提升并催生领域内巨型企业 [2] 商业化进展 - 人形机器人厂商开始明码标价,价格区间为数万元至近百万元,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开业,展示100余款产品 [3] - 订单场景从实验过渡到工业应用,优必选中标车企近亿元采购项目,智元与宇树科技中标运营商代工服务项目 [3] - 乐聚机器人实现批量生产和交付,与红旗等车企合作进入工厂训练,一度"爆单" [3] - 服务场景"散单"增长明显,宇树科技客户采购人形机器人建立租赁市场等新生态体系 [4] 应用场景探索 - EX机器人公司开设无人类员工的"机器人餐厅",并布局人形机器人为主的文商旅综合体,计划今年新建3至5个 [5] - 厂商路径分化:优必选、海克斯康、越疆科技主攻工业场景,宇树科技、智元侧重服务场景,乐聚机器人兼顾两者 [6] - 低速、高频、刚需场景(如药房搬运、零售导引、园区巡检)被视为人形机器人率先落地的方向 [6] 家庭应用挑战 - 家庭场景复杂度高,存在物品摆放、行动轨迹、安全性等不确定性因素,预计至少还需十年才能普及 [8] - 人形机器人目前更适合单一、规模化、半结构化场景,如养老陪伴,但个性化定制能力不足 [8] - 宇树科技王兴兴认为技术成熟前可先发展表演或格斗应用,行业进步可能在2至5年内显现 [8] 工业场景价值 - 人形机器人可填补工厂30%的劳动力缺口,解决机械臂和AGV无法完成的灵活任务 [11] - 工厂环境适配人形机器人,无需改变现有动线和布局,长期成本低于人类员工 [11] - 海克斯康计划2026年商业化人形机器人产品,未来或替代传统工业机器人,但全面替代需等到2030年后 [12] 技术瓶颈 - 人形机器人发展受限于AI发展水平和数据训练,硬件能力已够用,但具身智能模型未达突破临界点 [15] - 数据训练依赖仿真平台,真实场景数据采集成本高,厂商探索"双数据飞轮"模式但标准化尚未实现 [15] - 生态建设不足,产业链成本需优化,消费者可接受价格在10万元以下,目前行业难以达到 [16] 产业支持 - 京东宣布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投入超百亿元资源,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快速发展 [16] - 行业处于关键拐点,找到刚需场景并率先盈利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胜出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