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积分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赵冬昶:从双积分到碳积分,中国汽车行业低碳转型路径探索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6 16:34
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行业正面临从"双积分"政策向"碳积分"管理体系转型的关键节点,这一转型是顺应"双碳"国家战略的必然趋势 [1][2] - 碳积分将作为统一评价标尺覆盖多元技术路线(如BEV/PHEV/HEV/XEV),并撬动全产业链减碳,覆盖制造、能源补给、使用三大环节 [3] - 碳积分管理边界远超传统双积分,需核算生产环节碳排放与产品能效水平的总和,并向上游供应链延伸 [4][5] - 转型需解决四大关键问题:核算机制调整、引导机制设立、管理边界拓展、积分交易保留 [6][7] 从双积分到碳积分的转型逻辑 - 双积分政策2017年实施后成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扩张,但当前政策重心已从"能源安全"转向"双碳"目标 [2] - 国家战略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清洁能源消耗将获更大政策空间,驱动政策工具进化 [2] - 碳积分能更精准匹配"碳双控"要求,成为覆盖全产业链减碳的核心抓手 [3] 碳积分概念定义 - 倾向于将油耗积分升级为碳积分,保留管理创新基因但需驱动真实减碳行为 [4] - 管理范围从实验室油耗测试扩展至生产工艺、用能结构、能源品类等全流程碳排放 [4] - 车企责任包含生产环节碳排放与产品能效水平两大维度,需建立全生命周期核算体系 [5] 机制设计关键问题 - 核算机制需保留企业平均制,同步建立乘用车及动力电池碳足迹权威标准 [6] - 引导机制需审慎处理新能源积分存废问题,发挥政策兜底作用并更新技术指标 [6] - 管理边界应逐步拓展至商用车及上游供应链(电池/钢材/铝材),串联责任链条 [7] - 积分交易机制必须保留并探索与地方/全国碳市场互融互通,提升政策效率 [7] 行业影响 - 转型将重塑汽车技术路线评价体系,XEV(电/氢/甲醇等)技术路线竞争格局更趋多元化 [3] - 整车厂需构建覆盖"生产-使用-供应链"的碳管理体系,倒逼生产工艺与能源结构升级 [4][5] - 政策复杂度远超双积分,需行业5-10年持续投入才能建立成熟机制 [7]
【行业政策】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12日-5月18日)
乘联分会· 2025-05-19 16:34
关于开展2024年度双积分数据核算审查工作的通知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通知,开展2024年度乘用车企业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审查核算工作 [3] - 参与核算的企业主体包括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和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 [3] - 装备中心将通过积分管理系统对企业双积分数据进行核算并下发结果 [4] - 企业对核算结果确认无误需在5月23日前在线填写确认函并邮寄原件 [6] - 企业对核算结果有异议需在5月16日前在线提交复核申请 [7] - 装备中心将依据企业提交材料开展审查并汇总上报装备工业一司 [8] 关于征求GB/T 25982—2024《客车车内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第1号修改单)意见的函 -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客车分会就GB/T 25982—2024《客车车内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第1号修改单)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13日 [9] - 修改背景涉及附录C中公式符号表述不精准、与国际标准存在差异、参数计算依据引用不完整等问题 [10] - 修订旨在提高标准执行效率,保障噪声测量方法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增强测试数据可比性和科学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