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战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的强盛是世界和平的保证”
人民日报· 2025-10-10 06:22
日籍八路军后代组织概况 - 日本八路军新四军战友会(又称“椰子会”)由小林宽澄、小林清、前田光繁等日籍八路军于1970年创建 [6] - 该组织目前拥有成员50余人,旨在通过成员亲身经历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宣扬反战精神,推动日中友好 [6] - 组织现任副会长兼事务局长为小林阳吉,新任会长为小林宪明,前田哲夫也已加入日中友好协会 [2][6][7] 组织活动与出版物 - 多年来,“椰子会”通过举行集会、发表演讲、撰写文章等方式进行活动,并出版了多部回忆录与专著,如《在华日人反战运动纪实》、《八路军内日本兵》、《反战士兵手记》等 [6] - 2024年该组织出版了日语版漫画册《宝塔山的奇迹》,讲述前田光繁在延安日本工农学校的经历 [6] - 为回应读者期待,组织计划在2025年推出中文版漫画《日本八路小林宽澄》以及关于小林清事迹的《生是日本人,死为中国魂》漫画册 [6] 历史传承与当前使命 - 日籍八路军后代承担起继承父辈遗志的责任,致力于守护历史真相、传播和平理念、推动中日友好 [1][7] - 小林阳吉和前田哲夫作为后代代表,于2025年9月3日在北京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及相关活动 [3][4] - 后代们表示将通过记录老一辈的反战故事,让日中两国青少年共同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并计划进一步扩大队伍,吸收更多热爱中国、关注中国的日本朋友加入 [6][7]
《铭记和平——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韩国光复80周年中韩书画展》在首尔开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9 17:03
活动背景与意义 -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和韩国光复80周年 [1][2] - 中韩共同抵御法西斯侵略的历史见证两国人民深厚情谊 [1] - 活动旨在表达对和平永恒的热爱追求并推动两国艺术交流与友好合作 [2] 活动参与方 - 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公参兼总领事钟洪糯等中方代表出席开幕式 [1] - 韩国艺术文化团体总联合会会长赵康勋等韩方代表及近百位在韩侨界、中资机构、艺术界人士参与 [1][2] - 韩国国会议员安泰俊、闵洪喆等为开幕式发来贺信 [1] 活动内容与形式 - 展出中韩两国21位著名艺术家的40余幅精品力作 [2] - 以"反战、和平、友谊"为主题,通过笔墨传递对和平正义的礼赞 [1][2] - 搭建两国人民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的沟通桥梁 [1] 活动目标与影响 - 弘扬和平价值并推动韩中艺术文化交流与友谊互信 [2] - 增进两国人民对历史经验的共识并代代相传和平信念 [1] - 通过艺术疗愈伤痕、跨越国界并连结心灵 [2]
反战片《海》获以色列电影学院奖,引发以政府高层震怒
环球时报· 2025-09-19 06:47
电影获奖与内容 - 反战题材电影《海》荣膺以色列电影学院奖(奥菲尔奖)多项大奖,并将代表以色列参与奥斯卡奖角逐[1] - 影片讲述一名12岁巴勒斯坦少年为前往特拉维夫看海,因许可证无效遭以军士兵阻挠遣返,后独自潜入以色列却音讯全无,其父冒险寻子的故事[3] - 影片将巴勒斯坦人的生活困窘和以军士兵的霸道粗暴刻画得入木三分,足以令观影者深受感触[3] 政府与行业反应 - 以色列文化部长米基·佐哈尔痛斥该影片"打了以色列人的脸",并称颁奖典礼"令人尴尬、脱离现实",诋毁了士兵[3] - 文化部长表示政府自2026年起将不再为奥菲尔奖及其颁奖典礼拨款[3] - 以色列电影与电视学院回应称影片主旨是对人性的关怀,并指出以色列电影文化产业正面临政府攻击和国际同行施压[3]
“为什么没能阻止那场战争”石破茂有意发表战后80年见解
日经中文网· 2025-08-15 11:01
石破茂的历史观与政治立场 - 核心观点为必须明确承认日本“战败”而非使用“终战”的模糊表述,认为这关乎对战争本质的正确认识 [2][5] - 其历史观深受父亲石破二朗影响,其父在战时作为官僚曾坚持将官方文书中的“终战”改为“战败” [2][4] - 将验证日本为何未能避免鲁莽发动战争视为毕生工作,并认为在战后80周年的2025年进行彻底验证至关重要 [5] 对安保政策与战争反思的执着 - 进入政界后成为对安保政策和防卫预算有影响力的“国防族”议员,抱有彻底弄清文官治军的想法 [5] - 强调必须弄清“为什么政府和议会没能阻止战争”,否则将重蹈覆辙,并指出当前民粹主义政治氛围与战时举国一致的政治有相似之处 [6] - 重视历任首相谈话的积累,不打算改写安倍晋三的战后70年谈话,但计划亲自听取学者意见汇总个人见解 [6][7] 发表战后80年见解面临的政治压力与策略 - 在自民党参议院选举大败导致“倒石破”的局势下,仍执着于发表对战争的见解 [2] - 遭到支持安倍的自民党议员及党内团体的强烈反对,被批评为“极其不合适”并面临辞职压力 [6] - 放弃将见解定位为需要内阁决议的正式谈话,而是作为个人见解,并放弃在8月15日前后发布,将寻找更合适时机以避免被中国利用或给俄罗斯占据北方四岛提供借口 [7][8] - 最终将在休假期后观察国内外形势,对见解的形式、发表时间及利弊做出最终判断 [8]
二战期间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东极岛》展现渔民义举
第一财经· 2025-08-13 23:51
电影《东极岛》票房与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3日13时累计票房突破2.5亿元 [5] - AI预测总票房为6.19亿元 [5] - 8月14日起将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美国等多国上映 [5] 电影创作背景与主题 - 取材自1942年舟山渔民营救384名英军战俘的真实历史事件 [3] - 剧情片通过艺术加工突出渔民义举与人性光辉 [5][7] - 核心主题围绕"家"的概念展开,延伸至跨国界的人道主义精神 [8] 影片制作技术亮点 - 水下场景全部实拍,演员完成高难度潜水动作 [14] - 亚洲最大恒温水景棚(9000平方米)模拟200种海浪 [14] - 1:1还原"里斯本丸"沉船及虹吸旋涡特效 [14] 角色塑造与叙事手法 - 朱一龙、吴磊饰演的渔民兄弟展现从"顾小家"到"行大义"的转变 [10] - 通过扔枪械入海等细节传递反战理念 [10] - 纪实短片穿插亲历者后人访谈增强真实感 [15] 历史还原与场景搭建 - 在东极岛原址实景搭建1940年代渔村 [14] - 采用非遗传统技艺制作十余艘可下海木船 [14] - 导演管虎强调技术突破带来沉浸式视听体验 [5][12]
二战期间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东极岛》展现渔民义举
第一财经· 2025-08-13 20:02
电影内容与主题 - 影片《东极岛》基于二战真实历史事件创作,讲述1942年舟山渔民冒险营救日本武装运输船“里斯本丸”上384名英军战俘的故事 [1][3] - 电影通过朱一龙和吴磊饰演的渔民兄弟视角展开叙事,核心主题包括“家”的概念延伸、平民英雄主义的转变以及反战思想 [4][5][7] - 影片试图回答普通渔民为何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营救素不相识落难者的问题,并将家的概念延展至全球 [3][5] 艺术创作与技术特点 - 导演管虎强调剧情片需要在取材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包括塑造人物、营造矛盾冲突,旨在提供沉浸式临场体验 [3] - 影片为真实再现历史环境,在东极岛原址实景搭建上世纪40年代渔村,并按照传统木船制造技艺造出十余艘可下海的渔船 [10] - 所有水下场景均为实拍,使用了亚洲最大的恒温水景棚(占地9000平方米),并一比一还原了“里斯本丸”运输船,模拟船体断裂沉没的惊心场面 [8][10] 市场表现与上映信息 - 截至8月13日13时,影片累计票房突破2.5亿元,AI预测其总票房将达到6.19亿元 [3] - 影片自8月14日起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 [3] 历史背景与社会反响 - 事件亲历者后人及战俘后代在影片纪实短片中出现,英军战俘后代代表384个被救家庭致谢,强调此举成为跨越国界的善意与勇气的见证 [10] - 渔民后代表达了对其先辈义举的自豪,称所有能摇的船都出动了进行营救 [10]
“停止中东战争” 美民众集会抗议政府空袭伊朗核设施
快讯· 2025-06-23 12:32
事件概述 - 美国民众在白宫前举行集会抗议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 [1] - 集会民众手持标语并高喊口号表达反战诉求 [1] 抗议诉求 - 呼吁美国政府不要插手中东地区事务 [1] - 抗议者认为美国政府做法违反宪法且未获国会授权 [1] - 抗议者指出美国政府行为违反国际法 [1] 抗议标语内容 - 标语内容包含"记住伊拉克 不要再有基于谎言的战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