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加速主义

搜索文档
西方左翼告诉我们,念经念不死资本主义
虎嗅· 2025-08-22 08:06
马克费舍与《资本主义现实主义》 - 英国左翼作家马克费舍的著作《资本主义现实主义》中译本在深圳发布 核心观点总结资本主义已成为唯一可能的现实 想象世界末日比资本主义末日更容易 [1][20] - 马克费舍于2017年自杀 原因包括青少年时期遭受侵犯导致的抑郁症困扰 药物滥用问题 以及英国政治运动不顺利的影响 [4][5][6] - 马克费舍曾撰写《逃出吸血鬼城堡》批评英国左翼圈子内斗问题 导致与许多左翼人士关系恶化 [7] 左翼加速主义与机会主义 - 左翼加速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内部不稳定因素(如特朗普上台)可破坏系统 为左翼创造机会 齐泽克等曾相信特朗普当选有利于左翼 [15][16] - 这种观点本质是机会主义 幻想完美革命时机快速实现革命 但历史表明这种时机往往不存在 [17][18] - 九年后齐泽克改变对特朗普的看法 批评特朗普并呼吁欧盟联合中国对抗美国 [19] 欧洲文化批判的局限性 - 西方左翼过度执着于文化批判(上层建筑研究) 但脱离经济基础分析难以解决现实问题 [22][23] - 欧洲虽是文化批判理论生产中心 但本土工业生产已衰落 理论距离现实越来越远 [26][27] - 欧洲激进理论在工业生产发达时代最繁荣 与当前欧洲现状不匹配 [26] 理论套用与文化批判的错位 - 欧洲文化批判范式被机械套用于亚洲文艺作品 导致分析与原作脱节 降低批判价值 [31] - 部分知识分子因世界过于复杂而选择简单文化批判选项 但解决现实问题需结合经济基础 [31][32] - 中国作为世界生产中心 却过度推崇欧洲进口理论 放大欧洲中心主义傲慢 [28] 左翼政治现实与悲观情绪 - 英国左翼政治运动未达预期 斯塔默执政与右翼无本质区别 科尔宾自立门户 极右翼支持率上升 [21] - 资本主义系统被动摇但左翼未获胜 马克费舍若在世可能因现状加重抑郁症 [21] - 左翼加速主义者本质悲观 因资本主义文化渗透无处不在 但忽视其依赖物质基础的脆弱性 [25] 深圳观察与文化批判 - 英国左翼评论员欧文哈瑟利对深圳进行西方左翼惯常文化批判 认为深圳存在社会平等问题但文化复杂 [29] - 欧文思考马克费舍理论对中国的意义 费舍承认其理论仅针对英国观察 [30]
能否终结数百年产业转移史,这是人工智能的一场“大考”
观察者网· 2025-04-28 09:19
全球产业转移历史 - 全球生产中心转移与海权变动密切相关,东亚曾是全球产业核心,宋元明时期尤为突出 [2] - 欧洲通过大航海时代建立新贸易生产中心,先后由葡萄牙、荷兰、英国主导,19世纪末转移到美国东海岸,二战前转移到西海岸 [2] - 二战后生产中心向日本转移,后扩散至亚洲四小龙,1992年后中国吸引产业中心至长三角和珠三角 [3]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 - 人工智能可能终结因要素价格上涨导致的产业转移历史,中国通过"黑灯工厂"等自动化技术减少对人工依赖 [4] - 2012年起部分制造业向越南、印度转移,主要由苹果、亚马逊等跨国产业链及台资、韩资推动 [4] -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可打破"升级+转移"模式,维持中国制造业核心地位 [5] 人工智能与意识形态竞争 - 语言大模型底层是价值观,图形大模型底层是审美,视频大模型底层是叙事和话语权 [9][11] - 掌控大模型主导权等于掌握全球意识形态主导权,中美竞争涉及政治意识形态主导权 [12] - TikTok算法独立性打破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特朗普借助其对抗民主党叙事 [13] 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 - 大数据与AI可简化反腐流程,通过实名制数据筛选高风险人员 [13] - 政务大模型推动政府治理扁平化,加速领导意图贯彻基层 [14] 科技意识形态分野 - 美国"右翼加速主义"以精英为中心,主张通过AI和脑机接口创造"超人"统治阶层 [17] - 中国"中左翼加速主义"强调科技向善、资本兼顾伦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科技 [18][19] - 全球三大意识形态竞争:衰落的新自由主义、右翼加速主义、中国民本主义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