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
搜索文档
海丰国际(01308.HK):三季度运价符合预期 看好旺季表现
格隆汇· 2025-10-29 03:43
美国关税政策下,产业转移趋势或加快,亚洲区域内货量有望持续增加。受益于产业链转移,中国和东 盟国家之间2025 年1-9月进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9.6%。我们认为在当前美国关税框架下,中国向东南 亚国家的产业转移趋势或加快,并进一步推动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带动亚洲区域内货量保持稳定增 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公司盈利预测基本不变,维持跑赢行业评级不变,当前股价对应7.8/9.4 倍2025/2026 年市盈率,维 持36 港元/股目标价不变,对应2025/2026 年10.0/11.9 倍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27.0%上行空间。 风险 公司公告3Q25 经营数据:公司实现收入7.96 亿美元,同比-1.7%,环比-11.9%,实现集装箱运输量 920,179TEU,同比+8.9%,环比-11.0%,实现平均运费(不包括互换舱位费收入)712 美元/TEU,同 比-12.0%,环比-5.7%。三季度淡季市场及公司运价有所下滑:东南亚航线运价同比大幅下滑,主要因 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日本航线运价同比上涨,3Q25CCF东南亚/日本/韩国航线运价指数分别同 比-30.6%/+20.5%/-8.6%,环比-11.7% ...
中金:维持海丰国际(01308)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36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28 09:29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维持海丰国际(01308)盈利预测基本不变,维持跑赢行业评级不 变,当前股价对应7.8/9.4倍2025/2026年市盈率,维持36港元/股目标价不变,对应2025/2026年10.0/11.9 倍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27.0%上行空间。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公司近况 公司公告3Q25经营数据:公司实现收入7.96亿美元,同比-1.7%,环比-11.9%,实现集装箱运输量 920,179TEU,同比+8.9%,环比-11.0%,实现平均运费(不包括互换舱位费收入)712美元/TEU,同 比-12.0%,环比-5.7%。三季度淡季市场及公司运价有所下滑:东南亚航线运价同比大幅下滑,主要因 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日本航线运价同比上涨,3Q25CCF东南亚/日本/韩国航线运价指数分别同 比-30.6%/+20.5%/-8.6%,环比-11.7%/-2.3%/-4.8%。 亚洲区域内小型集装箱船舶供给紧张有望持续,关注红海复航进展 根据Clarksons,未来三年小型集装箱船年新增供给仅1-2%,当前25岁以上老船占比已达到11.2%。今年 以来小型船供给紧张主要因红海绕行后需要小船做 ...
中金:维持海丰国际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36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28 09:24
美国关税政策下,产业转移趋势或加快,亚洲区域内货量有望持续增加 受益于产业链转移,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2025年1-9月进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9.6%。该行认为在当前美 国关税框架下,中国向东南亚国家的产业转移趋势或加快,并进一步推动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带动亚 洲区域内货量保持稳定增长。 公司公告3Q25经营数据:公司实现收入7.96亿美元,同比-1.7%,环比-11.9%,实现集装箱运输量 920,179TEU,同比+8.9%,环比-11.0%,实现平均运费(不包括互换舱位费收入)712美元/TEU,同 比-12.0%,环比-5.7%。三季度淡季市场及公司运价有所下滑:东南亚航线运价同比大幅下滑,主要因 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日本航线运价同比上涨,3Q25CCF东南亚/日本/韩国航线运价指数分别同 比-30.6%/+20.5%/-8.6%,环比-11.7%/-2.3%/-4.8%。 亚洲区域内小型集装箱船舶供给紧张有望持续,关注红海复航进展 根据Clarksons,未来三年小型集装箱船年新增供给仅1-2%,当前25岁以上老船占比已达到11.2%。今年 以来小型船供给紧张主要因红海绕行后需要小船做支线配套,以及远洋 ...
从梯度转移到生态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撬动产业"双向价值跃迁"
证券时报· 2025-10-27 06:48
产业转移的战略定位与政策背景 - 产业转移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任务,事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 - 工信部等十部门于2022年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优质企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2] - 2025年已举办六场由工信部牵头的产业转移对接活动,覆盖湖南、四川、内蒙古、江西、广西、海南等多省区,是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重要实践[1][2] 产业转移的新模式与特征 - 产业转移突破“东部研发、西部制造”单一模式,形成特色产业与区域禀赋深度融合的双向奔赴趋势[1][3] - 转移行业高度契合国家重点产业,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绿色低碳、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3] - 产业转移呈现“龙头引领、链条协同”特征,例如海南活动签约110个项目,涉及央企、上市公司及专精特新企业[3] 重点区域承接案例与产业方向 - 海南凭借自贸港政策、产业基础与营商环境优势,在儋州落地10个新材料、新能源及数字经济标志性项目,文昌围绕航天领域签约9个项目总投资额16亿元[3] - 四川依托丰富的钒、钛、锂、稀土矿产资源及风光能源,承接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及绿色低碳产业[3] - 广西通过园区机制打造定制化承接载体,并凭借衔接东盟市场优势,吸引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企业,形成“北上广深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路径[4] 产业转移的宏观效应与市场建设 - 产业转移促进各地区比较优势发挥,形成区域合力分工和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推动西部地区从“被动承接”向“主动转移”转变[4] - 对于承接地区如江西省,通过承接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从农业大省向中部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转型[4] - 产业转移通过完善协作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消除要素流动隐形壁垒,加速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服务市场的形成,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抓手[5]
从梯度转移到生态共建 全国统一大市场撬动产业“双向价值跃迁”
证券时报· 2025-10-27 06:40
产业转移战略与政策背景 - 产业转移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任务,事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 - 2022年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优质企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 [2] - 2025年工信部牵头组织了六场产业转移对接活动,覆盖湖南、四川、内蒙古、江西、广西、海南等多省区,作为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重要实践 [1][2] 产业转移的新模式与特征 - 产业转移突破“东部输出研发、西部承接制造”单一模式,形成特色产业与区域禀赋深度融合的双向奔赴趋势 [1][3] - 产业转移呈现多领域、多层次特征,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绿色低碳、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等国家重点产业 [3] - 转移项目呈现“龙头引领、链条协同”特征,例如海南活动签约110个项目,涵盖央企、上市公司及专精特新企业 [3] 重点区域承接案例与产业方向 - 海南儋州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及数字经济,落地10个标志性项目;文昌依托航天产业优势签约9个项目,总投资额16亿元 [3] - 四川凭借丰富的钒、钛、锂、稀土矿产资源及风光能源,为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和绿色低碳产业提供发展沃土 [4] - 广西通过园区机制打造定制化承接载体,并凭借衔接东盟市场优势,吸引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企业,形成“北上广深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路径 [4] 产业转移的成效与深层影响 - 产业转移促进各地区比较优势发挥,形成区域合力分工和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例如江西实现从农业大省向中部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转型 [5] - 产业转移推动要素流通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通过完善协作机制、优化营商环境逐步消除要素流动的隐形壁垒 [5] - 产业转移促进生产力空间重构和发展动能升级,推动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5]
从梯度转移到生态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撬动产业“双向价值跃迁”
证券时报· 2025-10-27 01:39
特色产业与区域禀赋 当上海远景能源、四川东方电气等在海南儋州打造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集群,当江苏嘉轩智能工业科技在 内蒙古投建永磁电机产业基地,助力当地成为全球永磁技术创新策源地……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 建设的背景下,这样的产业转移逐渐突破了"东部输出研发、西部承接制造"的单一模式,形成特色产业 与区域禀赋深度融合的双向奔赴趋势。 近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海南)在海口举行,这是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 的第六场产业转移对接活动。 在此之前,工信部已联合湖南、四川、内蒙古、江西、广西五省区,相继在长沙、成都、呼和浩特、南 昌、南宁举办了相关活动。这场贯穿全年、覆盖多区域、多领域的产业协作活动,既是对促进制造业有 序转移指导意见的重要实践,也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注入强劲动 能。 产业转移成为 新型工业化"关键落子" 2022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 见》,提出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向中西部劳动力丰富、区位交通便利地区转移,引导有意愿的优 质企业带动关联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有序转移。 在随后的几 ...
海南产经新观察:兴产业,儋州打造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0:47
产业投资与项目签约 - 儋州今年以来签约产业项目102个,固定资产投资约383亿元[1] - 在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海南专场活动中,儋州有10个标志性项目现场签约[1] 石化新材料产业 - 以产业链“链主”海南炼化为依托,承接一批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洋浦化工园区[3] - 成功落地项目包括山东京博年加工200万吨沥青项目及10万吨/年POE新材料标杆项目、湖南石化17万吨/年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项目、奥克化学20万吨/年环氧衍生绿色能源新材料项目、河南省济源鸿辛橡胶15万吨/年绿色低碳湿法混炼纳米复合橡胶项目[3] - 通过项目精准落地,实现石化新材料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提升产业链完整性、协同性与核心竞争力[3] 新能源产业 - 以“海上风场资源禀赋+装备制造+国际市场”为发展思路,打造海上风电及其装备制造全产业链[4] - 利用洋浦港口优势支撑面向东南亚的新能源产业市场[4] - 已落地四川东方电气、上海远景能源、上海电气、江苏亨通海缆等多家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4] 数字经济产业 - 打造全国首个数字加工贸易区,数据跨境场景应用持续落地[5] - 落地润泽国际信息港智算中心等重大项目,吸引桉菏数产等链主企业入驻开展“来数加工”业务[5] - 桉菏数产建立数字贸易一体化集栈,33家数字贸易企业注册落地儋州[5] 健康食品产业 - 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双15%”所得税等核心政策[5] - 引进黑龙江大庄园牛羊肉、北京东颐食品、江西煌上煌、马来西亚闵和粮油、京粮、河南锅圈、山东龙大等一批健康食品企业[5] 生物医药产业 - 紧密衔接海南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制定《儋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研究布局医药原辅料核心基地[5] - 已吸引青岛海智源IPE、万特制药洋浦制药基地、合肥特菲创新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等项目落地[5] 未来发展方向 - 儋州将以产业转移发展活动为契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持续引进优质项目[6]
贺州市金融支持黄金珠宝产业政银企对接活动圆满成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3 11:09
行业政策与基础设施 - 上海黄金交易所工行贺州分行指定仓库正式启用,为广西第二家、贺州市首家获认证的专业仓储机构 [1] - 仓库按国家一类库房标准建设,实现黄金“当日入库、当日交割”的高效运作,解决企业异地交割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等痛点 [1] - 工商银行贺州分行成为贺州区域唯一一家交割库,标志着产业在仓储物流、交易配套上实现质的提升 [2] 产业发展与战略定位 - 黄金珠宝产业是贺州重点打造的“7+N”产业链之一,已集聚设计、加工、交易、物流等全产业链企业,形成“原料—加工—销售”一体化体系 [2] - 贺州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优势,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加快培育壮大黄金珠宝等新兴产业 [2] - 活动吸引了30家黄金企业代表及全市10家金融机构参与,多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预计融资金额超2000万元 [3] 金融服务与合作 - 工商银行贺州分行与平桂区人民政府签订广西黄金珠宝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承诺提供涵盖配套融资、租赁、结算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3] - 活动期间顺利完成首单黄金交割仪式,直观展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与安全,为后续银企合作树立标杆 [3]
喀什地区在穗举办招商推介活动,邀湾区企业共拓发展新局
南方农村报· 2025-10-22 21:05
本次活动由喀什 地区行政公署、 广东省对口支援 新疆工作前方指 挥部、广东省商 务厅指导,喀什 地区商务局、喀 什地区招商局主 办,是继今年7 月举办"喀交 会"走进大湾区 投资推介会后, 喀什地区再次走 进粤港澳大湾区 举办的专场推介 活动。 政企汇聚,热度 十足 喀什,这座丝绸 之路上的千年古 城,如今正 以"五口通八 国、一路连欧 喀什地区在穗举 办招商推介活 动,邀湾区企业 共拓发展新局_ 南方+_南方plus "欢迎更多大湾 区企业来喀什投 资兴业!"10月 22日,恰逢第 138届中国进出 口商品交易会火 热召开之际,喀 什地区商贸物流 产业暨外贸招商 专题推介活动在 广州举办,将借 助"广交会"的辐 射力与影响力, 全方位展示喀什 地区在商贸物流 领域的独特优 势、取得成就与 发展潜力,进一 步深化粤喀两地 经贸交流与产业 协作。 广东省对口支援 新疆工作前方指 挥部副总指挥周 锦林指出,随着 中国—中亚合作 机制的不断深化 以及"一带一 路"建设的全面 推进,喀什地区 的区位优势、政 策优势和开放优 势愈发显著。广 东对口支援新疆 工作持续向纵深 推进,在产业援 疆领域精准发 力,将全力支持 ...
一个闽商,如何在美国的飞地上“称王”?
36氪· 2025-10-22 15:42
公司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联泰集团创始人陈守仁在塞班岛及关岛地区拥有广泛业务布局,被称为"塞班王",其影响力被类比为韩国三星财团[6] - 陈氏控股有限公司掌控密克罗尼西亚地区经济生活,业务覆盖渔业、医疗保健、亚太航空、酒店、旅游及媒体等[6] - 集团旗下海天地悦旅2019年在港交所上市募资约2.7亿元,专注关岛和塞班旅游酒店业务,2017年在塞班岛市场份额达20%-30%[3][6] - 联泰渔业板块拥有超过100艘延绳钓渔船,是太平洋最大绳钓船队及地区最大远洋渔业运营商之一[25] - 房地产业务遍及北上苏杭和深圳、东莞等城市,开发联泰第一城、国泰观邸等多个项目[26] - 零售板块与斯凯奇合资成立斯凯奇中国有限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中国区营收占斯凯奇全球超15%[27][29] 历史发展机遇与战略转型 - 1965年陈守仁在香港创办联泰船务贸易公司,1972年移居关岛经营船务、贸易、房地产和影片发行业务[7][8] - 80年代抓住全球纺织业转移机遇,利用塞班岛免配额优势建立岛上第一家制衣厂,年产服装200多万打[16][17] - 90年代塞班服装行业全盛时期岛上约有100多家代工企业,年产值最高超10亿美元,提供3万多个就业岗位[19] - 2005年WTO取消纺织品配额后,集团重心从塞班转回香港,1984年已在福建泉州开办联泰制衣厂响应改革开放[20][21][24] - 2007年与斯凯奇成立合资公司开拓中国市场,2023年上半年斯凯奇全球销售额44亿美元,目标2026年冲击100亿美元[27][29] 区域经济与产业背景 - 塞班岛面积不到120平方公里,仅为上海浦东面积的1/10,现人口约4-5万人[4] - 二战后塞班岛由美国管理,在劳工法规和移民政策方面拥有自主权,为产业转移提供重要机会[11] - 1960年代美国纺织品行业就业人数从约300万骤降至150万,年均破产数量超500家[13][14] - 1974-1994年《全球纺织品协议》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实施配额限制,塞班岛因免配额优势成为服装代工中心[15] -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全球服装制造中心转向珠三角和江浙地区,塞班岛最后11家工厂在2008-2019年间全部关闭[2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