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分析模型

搜索文档
本期震荡偏弱,但下行风险或有限
国投证券· 2025-05-25 11:01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周期分析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分析市场周期波动判断反弹或调整阶段[7]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基于历史价格数据识别周期性高低点,结合时间窗口分析趋势延续性,通过MACD等指标确认趋势衰竭信号[9] 2 模型名称:缠论分析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利用缠论技术分析判断大盘震荡箱体位置[7]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通过笔、线段划分识别中枢结构,结合分型理论确定箱体上下沿,计算当前价格在箱体中的相对位置[10] 3 模型名称:周期温度计 模型构建思路:量化市场波动状态的高频指标[7]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标准化后的价格波动率百分位,划分三档阈值区间(下1/3为偏低水平)[7] 4 模型名称:四轮驱动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多维度行业轮动信号生成系统[16]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信号类型1(交易风险):综合波动率与量价背离指标 - 信号类型2(赚钱效应异动):RS6指标结合Mam/TendS参数 $$ RS6 = \frac{近6日收益率}{波动率} $$ - 信号类型3(强势上涨中继):10日涨幅阈值与动量延续判断[16]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美债收益率相关性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分析美债收益率与A股风格指数的历史关联性[13]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美债收益率变动与红利指数、微盘股指数的滚动120日相关系数[13]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周期分析模型: - 趋势延续识别准确率68%[9] - 调整区间预测误差±3%[7] 2 四轮驱动模型: - 行业信号胜率62%[16] - 交易风险信号提前1-2交易日预警[16] - 强势中继信号平均持有期收益4.2%[16]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美债收益率相关性因子: - 与红利指数120日相关系数0.18[13] - 与微盘股指数120日相关系数-0.12[13]
金融工程定期报告:本期或仅是整理,蓄势以待机
国投证券· 2025-05-18 15:33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全天候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技术面信号识别市场风险,预测震荡整理期[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未披露具体公式,但基于多维度技术指标(如趋势线、波动率等)综合判断市场状态[7] - **模型评价**:对短期市场调整的预警效果较好,历史回测符合预期[7] 2. **模型名称:周期分析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监控不同级别趋势(如周线、日线)以区分短期调整与中长期趋势[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未披露具体公式,但通过分解价格序列的周期成分(如傅里叶变换或小波分析)判断趋势持续性[7][8] - **模型评价**:有效区分短期波动与趋势反转,辅助判断市场蓄势阶段[7] 3. **模型名称:四轮驱动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行业动量、拥挤度、止损信号等动态筛选优势行业[7][1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信号类型**:包括“强势上涨中继”“赚钱效应异动”等,触发条件未公开[16] - **止损规则**:基于顶背驰、死叉等技术信号动态出局[16] - **排序逻辑**:综合过去1年Sharpe比率、拥挤度等指标排序行业[16] - **模型评价**:多因子复合框架,兼顾进攻与防御性[16]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全天候模型**:未披露具体指标值[7] 2. **周期分析模型**:未披露具体指标值[7][8] 3. **四轮驱动行业轮动模型**: - **行业推荐结果**:军工(Sharpe排序10)、家电(-12)、农林牧渔(28)等[16]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行业动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行业短期赚钱效应异动信号[1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未披露公式,但涉及价格突破、成交量配合等条件[16] 2. **因子名称:拥挤度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监测行业交易过热风险(如0表示未拥挤)[1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可能基于换手率、资金流入等标准化指标[16] 3. **因子名称:Sharpe比率排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按过去1年风险调整收益(Sharpe)排名行业[1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Sharpe = \frac{E[R_p - R_f]}{\sigma_p}$$ 其中 \(R_p\) 为行业收益,\(R_f\) 为无风险利率,\(\sigma_p\) 为收益波动率[16]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行业动量因子**:未披露独立指标值[16] 2. **拥挤度因子**:家电、农林牧渔等拥挤度为0[16] 3. **Sharpe比率排序因子**:军工(10)、电子(3)、传媒(无数据)等[16] --- 注:未提及的模型/因子细节(如公式、指标口径)均因原文未披露而省略[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