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

搜索文档
丁香国际广场项目招租
搜狐财经· 2025-07-03 14:12
招租流程 - 商业地产招租流程规范 商家需提供经营资质和财务状况证明以确保信誉和后续经营基础 [1] - 租金标准根据市场行情及项目实际情况制定 不同商铺位置和面积会影响租金水平 建议商家咨询时详细了解 [1] 商业综合体优势 - 优越地理位置和丰富配套设施能吸引大量人流 提高商铺曝光率并推动销售额增长 [3] - 项目处于发展潜力巨大区域 周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未来有望吸引更多消费者 [7] 合同条款 - 签订租赁合同时需仔细阅读条款 重点关注租期、租金、押金和维护责任等内容 建议咨询专业人士确保权益 [3] 装修与经营 - 商铺装修需符合项目统一形象要求 商家装修前应与物业管理方沟通了解规定 [5] - 经营方式选择应与项目定位相符 才能更好吸引目标客群 [5] - 适合多种行业经营包括零售、餐饮、娱乐等 商家应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规划经营项目 [5] 物业管理 - 注重物业管理专业性 定期进行设施维护和环境卫生工作 确保商铺正常运营和顾客良好体验 [5] 竞争环境 - 商业综合体内竞争不可避免 但能促使商家提升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 通过差异化产品和优质服务实现商业目标 [5] 信息获取 - 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招租信息 参与项目相关活动和说明会是重要信息获取途径 [7]
终于等到你!深圳西部又一购物大新地标将在本月底亮相!
搜狐财经· 2025-06-14 02:30
项目概况 - 深圳大悦城是中粮集团在深圳的首座大悦城综合体,位于前海宝中商圈中心,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1][2] - 项目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紧邻前海自贸区,是深圳商业发展新引擎和大湾区融合发展关键节点 [2] 招商进展 - 招商率突破99%,引入近400家品牌,首店/定制店占比超50% [3] - 重点品牌包括寰映影城全国最新旗舰店、盒马3.0形象店、PARTYDAY MEGA全国最新旗舰店等 [3] 业态创新 - 打造深圳首个艺术潮流主题街道、首个屋顶城市社交场、首个青年文化娱乐空间 [6] - 屋顶"星厨花园"为云端雨林漫游美馔社交场,"十二心作"复式独栋盒子定位青年夜生活首选地 [10] - LG层"十字街"为策展式城市青年潮流T台,B1层"25青年时区"打造多元潮流地下城 [10] 运营规划 - 未来将引入顶流IP城市首展,打造全城顶流IP打卡地和潮趣风尚地标 [11] - 通过圈层活动构建潮流社区集散地,形成融合圈层文化的精神场域 [11]
上海最大商业综合体背后的利益纷争
36氪· 2025-05-24 09:27
新华红星国际广场经营危机 核心问题概述 - 上海新华红星国际广场(55万㎡超大型商业综合体)因管理不善导致空置率超90%,面临电费拖欠、业主返租违约等严重经营危机[2] - 开发商新华成城及关联方(红星美凯龙、爱琴海商管)被指控挪用公摊收益、违规收取高额服务费,涉及金额达1.3亿元[2][12] - 物业管理方红星品唯拖欠国网电力电费980.43万元,面临中止供电风险[8][10] 电费欠费纠纷 - 红星品唯自2023年9月起持续欠缴电费,截至2024年6月累计欠费980.43万元,供电局原定2024年6月24日中止供电,后暂缓至7月底[8][10] - 物业长期违规收取业主30%-80%水电代缴服务费,多收公共设施电费396.37万元遭市监局处罚[11] - 业主申请"一户一表"自行缴费未获回应,律师指出物业代收电费需按实际用量结算[11] 业主权益侵害事件 - **返租违约**:825户商铺中80%业主未获合同约定的5%-7%年化返租款,涉及金额1.3亿元[12][15] - **面积争议**:外街商铺得房率仅50%-65%(开发商达95%),公摊面积被侵占[13] - **强制收费**:未经协商新增10元/㎡/月空调费,拒缴则断电[15] - **公摊收益挪用**:7年公区收益结余仅15万元,业主估算被挪用金额达1亿元[16][18] 招商与空置率问题 - 爱琴海商管通过截流客户、散布业主负面信息等手段阻碍风情街招商,导致空置率超90%[22] - 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原上海虹桥商贸城烂尾后改造,总货值110.3亿元(已售85.3亿元),现935套商铺中825套已售但大面积空置[25] - 远洋集团2021年收购红星地产70%股权后未实际接管物业,管理仍由原团队负责[27] 公司股权结构 - 开发商新华成城由红星美凯龙(车建兴控股)与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国企)合资成立[24] - 爱琴海商管95%股权属新华成城,粤祥资管原为红星美凯龙关联企业,现由远洋集团参股[24] - 物业管理方红星品唯股东多次变更,现服务团队仍为原红星系人员[27]
财经观察|拨开人形机器人人潮,看济南金融街本土商业地标的重塑
齐鲁晚报· 2025-05-14 22:10
人形机器人产业动态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及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举行,推动产业热度升温[1] - 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104.71亿元,2029年750亿元(占全球32.7%),2035年3000亿元[7] - 大连蒂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成立,注册地在泺源大街66号银座商城[5][7] EX未来科技探索中心项目 - 项目占地6000平方米,占用银座商城6-7层,是山东首个未来科技商业综合体[4][7] - 设有14个主题场景和20个互动展馆,包含动态感应、交互技术等前沿展示[7] - 展示内容包括仿生机器人(李清照、辛弃疾等历史人物)、机甲机器人、仿真动物机器人[8][10][13] - 配备表情感知检测系统,能通过对话人表情和语言判断情绪并精准回应[15] - 背后依靠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实时处理交互数据[15] - EX机器人抖音视频获千万曝光,大连生产基地产能已排至明后年[15] 银座商城转型升级 - 采取"一店一策"策略,将超市划分为精致/生活/社区三种门店群组[20] - B1层新增20多个餐饮铺位,一层扩大美妆品牌矩阵,二层珠宝区焕新升级[20] - 结合人形机器人构建复合活力商业生态圈,推动城市商业升级[17][21] - 近30年运营历史,通过科技与艺术新空间重构消费场景[17][20]
深圳K11被指“高奢”零兑现、招商遇冷 消费者:除了看海景,想花钱没地去
南方都市报· 2025-05-12 07:12
项目概况 - K11 ECOAST是K11集团内地首个旗舰项目,定位为"大湾区文化零售新地标",斥资百亿历时七年打造,于4月28日开始试运营[10] - 项目分为南北两馆,南馆采用高饱和度艳色设计,北馆延续香港K11经典木植元素风格[11] - 二期工程计划于2026年陆续呈现[14][22] 运营现状 - 试运营期间日均客流达10万人次,5月1日单日客流突破30万[10][22] - 当前商户入驻率约50%,主力店包括无印良品、费大厨等大众品牌,北馆一楼多为临时快闪店[13] - 餐饮业态集中在B1层及6-7层,部分餐厅需排队等号[16] - 顶层天台已入驻云顶马术俱乐部,成为热门打卡点[15] 存在问题 - 动线设计混乱,南北馆间缺乏清晰指引,电子导航屏存在空白页面且触控不灵敏[11][12][17] - 基础设施存在赶工痕迹,如马桶盖尺寸不匹配、卫生间维修提示等[11][15] - 招商进度滞后,早年宣传的"重奢矩阵"未兑现,消费者反映可逛性不足[13][19] 改进措施 - 已整改卫生/灯光/洗手间设施等问题,会员优惠信息展板移至B1层显眼位置[15] - 未来数月将持续推进首期品牌入驻,每月更新业态布局[10][14] - 通过K11 HACC展馆定期举办艺术展览及海滨剧场活动强化文化体验[14] 行业背景 - K11集团去年完成架构调整,郑志刚以2.09亿港元私有化K11管理公司[18] -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下品牌商更倾向保守策略,新开区域面临招商挑战[20] - 项目区位交通便利性不及深圳其他城市级购物中心,需长期培育客流[19] 发展潜力 - 项目填补深圳商业版图文化/精神板块空缺,通过艺术内容差异化竞争[21] - 临海建筑与滨海公园融合形成独特景观优势,具备网红打卡属性[3][15][19] - 试运营高客流印证市场关注度,后续需提升业态创新与消费转化能力[19][22]
高奢零兑现、招商爆冷?实探被网友吐槽“失望”的深圳K11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20:48
项目概况 - 深圳K11 ECOAST是K11集团内地首个旗舰项目 号称斥资百亿 历时七年打造 定位为"大湾区文化零售新地标" [1] - 项目总建筑面积超22万平方米 由新世界联手招商蛇口开发 位于深圳太子湾片区 紧邻蛇口邮轮母港和海上世界 [22][24] - 自4月28日试营业以来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 远超预期 [26][27] 运营现状 - 目前处于分阶段试运营状态 首期入驻商户率不足一半 二期计划2026年陆续呈现 [6][20][27] - 主力店包括无印良品、费大厨等大众品牌 北馆一楼多为临时快闪店 此前宣传的"重奢矩阵"尚未兑现 [20][21] - 餐饮业态选择有限 五一期间出现大排长龙现象 麦当劳等店铺尚未开业 [21] 消费者反馈 - 普遍反映体验落差较大 存在"期待越大失望越大"的情绪 [6] - 主要投诉包括动线设计混乱 场馆间缺乏清晰指引 电子导航屏点击不灵敏且内容空白 [7][11][13][15] - 部分基础设施存在赶工痕迹 如马桶垫尺寸不匹配等问题 [9] - 消费者评价"适合打卡拍照但想消费没去处" 实际可逛性和选择面不足 [16][18][21] 特色与优势 - 项目与滨海生态公园融为一体 拥有无敌海景和独栋文化艺术中心 [16][18] - 设计风格鲜明 南馆采用高饱和度艳色 北馆保留香港K11经典木植元素 [11] - 通过艺术展、音乐节等特色活动提升体验感 已举办多场文化活动 [16][20] 未来规划 - 公司表示已对卫生、灯光、洗手间等投诉问题完成整改 [6][26] - 未来几个月将持续推进首期品牌店铺开业 部分装修进度较慢的商家将加快进度 [27] - 计划通过持续活动吸引人流 改善太子湾片区"端头位置"带来的招商困难 [26][27]
「店王」SKP的惊人流水为何换不来资本信心?
36氪· 2025-05-08 17:49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未来消费 ,作者贺哲馨 36氪未来消费 . 在这里看到消费的未来。36氪旗下官方账号。 年入265亿,奢侈顶流也要被卖了。 文 | 贺哲馨 编辑 | 乔芊 来源| 36氪未来消费(ID:lslb168)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京城贵妇"最爱逛的商场正式易主。 日前,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称,博裕五期美元基金(下称博裕基金)通过其关联方拟收购北京SKP部分股权,目前尚未公布交易金额。交易之前, 北京SKP由北京华联和Radiance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分别持股40%和60%,交易后,博裕基金关联方通过财务投资间接取得北京SKP 42%-45% 的股权。 据彭博社3月的报道,当时上述双方已就北京SKP的管理和运营业务接近达成协议,该业务整体价值在40亿至50亿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290亿到364亿。 据联商网报道,2024年北京SKP营收下滑明显,叠加全球奢侈市场遇冷的背景,这一交易也被理所应当地解读为华联在"甩包袱"。但资本市场却给出了不 同的反应——华联股份曾在4月7日盘中跌停,下跌9.82%,证明投资者对于此次交易的预期感到不安。SKP虽然独 ...
SKP的惊人流水为何换不来资本信心?
36氪· 2025-05-08 09:56
交易概况 - 博裕基金通过关联方收购北京SKP 42%-45%股权 交易金额未披露 此前北京华联和Radiance Investment分别持股40%和60% [1] - 交易标的整体估值40-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0亿-364亿) [1] - 华联股份股价在交易消息公布后单日下跌9 82% 反映资本市场对交易预期不安 [1] 北京SKP经营表现 - 2023年销售额达265亿元创历史新高 连续十年蝉联全国单体商场业绩第一 [3] - 2024年营收预计下滑17%至220亿元 可能被南京德基广场(245亿元)超越 [10] - 商场租金水平全国最高 沿街店铺达100-200元/平米/天 远超行业20-30元平均水平 [5] 商业模式演变 - 2014年从传统收租模式转型买手制 引入SKP SELECT集合店 涵盖JW Anderson等小众品牌 [2][3] - 2017年拓展家居品类 2018年增设SKP RENDEZ-VOUS艺术空间 2019年开设SKP-S体验中心 [3][5] - 实际收入仍主要依赖租金和销售额扣点(奢侈品牌扣点6-8%) 买手制更多是营销手段 [5][6] 行业趋势 - 奢侈品牌收缩中国市场 路易威登延迟开店 GUCCI关闭上海两家门店 雅诗兰黛转向轻资产运营 [7] - 高端消费呈现本地化趋势 德基广场通过会员增值服务(如国际学校咨询)提升粘性 [10] - 百货业态向体验式商业转型 奢侈品牌延伸至餐饮、SPA等场景增强客户体验 [11] 交易方战略考量 - 华联集团2023年营业总收入13 98亿元 归母净利润2033万元(同比降26 28%) 资产负债率升至45 56% [8] - 2024年剥离DT51社区零售业务(单店年营收2 4亿元) 体现聚焦主业战略 [8][9] - 博裕资本意图构建消费全链路 已投资小红书、SHEIN等 此次收购补齐高端实体零售环节 [10]
「店王」SKP的惊人流水为何换不来资本信心?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07 17:32
交易概况 - 博裕基金关联方拟收购北京SKP 42%-45%股权 交易金额未披露 业务整体估值约40-50亿美元(290-364亿人民币) [3] - 交易前股权结构为北京华联40%和Radiance Investment 60% [3] - 2024年北京SKP营收下滑明显 华联股份股价在交易消息公布后单日下跌9.82% [3] 历史沿革与商业模式 - 前身为2007年开业的新光天地 由台湾新光三越与华联合资 初期引入GUCCI等700+奢侈品牌 [5] - 2014年更名华联SKP后转型为买手制精品百货 通过SKP SELECT引入JW Anderson等小众设计师品牌 [7] - 2017年单日销售额达10.1亿元 2023年全年销售额创新高达265亿元 [7] - 实际收入主要来自租金(一楼店铺达100-200元/平米/天)和销售额扣点(蓝血品牌仅6-8%) [9] 行业趋势与战略调整 - 奢侈品牌收缩中国市场布局 转向"一城一店一网"策略 SKP近年激进拓展7个三四线城市项目 [12] - 华联集团2023年营收13.98亿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26.28% 资产负债率增至45.56% [13] - 2024年剥离DT51社区零售业务(2023年单店营收2.4亿元) 聚焦主业优化资产 [13][14] 收购方动机与未来挑战 - 博裕资本已投资小红书、SHEIN等 收购SKP旨在构建"高端消费生态矩阵" [15][16] - 2024年北京SKP营收预计下滑17%至220亿元 可能失去全国店王地位 [17] - 竞争对手德基广场通过本地化服务(如会员子女教育咨询)实现245亿元营收 [17]
又来了!港龙城第三次上架法拍平台,4年身价缩水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28 23:3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淑竞 位于杭州城东新城的商业综合体港龙城,称得上命运多舛。、两次上架法拍两次撤回、,好不容易开业了,才过了2年,最近,港龙城又又又一次出现在阿 里法拍平台上。 根据法拍页面的公示,此次拍卖标的物位于港龙城1区1002室等,建筑面积20097.1㎡,分布于商场第1层及第2层。标的物分为东西两区,西区现已开业,作 为餐饮、教培等经营;东区现有超市及美发店,其余商铺处于空置状态。标的物评估价5.5422亿元,起拍价约3.88亿元,即将于5月份拍卖。 对比之前两次上架拍卖的数据可以看出,三次拍卖的标的物建筑面积都是一样的,但是评估价却变了——前两次拍卖(原定拍卖时间分别是2020年10月和 2021年5月)的评估价都是6.5012亿元,起拍价是4.5509亿元。也就是说,港龙城的身价比前几年大幅缩水了将近1亿元。 地段不错的港龙城走到今天这一步,有点让人唏嘘。 港龙城是地铁1号线与4号线的换乘站彭埠站的上盖项目,曾经是城东新城板块翘首以待的大型商业综合体。2013年5月,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9.67亿元 底价摘得建筑面积近15万㎡的彭埠单元地块,成交楼面价6501元/㎡。2015年港龙城开盘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