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标授权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你买的“伟哥”还是伟哥吗?一场针对中国男性的消费暗战
经济观察网· 2025-10-28 09:48
市场概况与规模 - ED类药物在中国年销售量突破上亿片,市场规模接近100亿元人民币,消费者正以每分钟200片的速度购买[2] - 2015年至2023年间,中国ED类药物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20%,市场规模从不足30亿元迅速增长到接近100亿元[4] 市场历史与演变 - "伟哥"名称起源于1998年美国FDA批准西地那非上市,中文媒体音译为"伟哥"并使其成为ED治疗药物的代名词[3] - 1998年6月有国内企业注册了"伟哥"商标,导致2000年Viagra进入中国市场时无法使用该名称,转而注册"万艾可"[4] - 2014年西地那非专利保护到期,中国ED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期[4] 市场竞争格局与乱象 - 市场上出现数百个ED药物选项,价格从每片3元到30元不等,包装均印有"伟哥"标识并宣称"进口"、"27年大品牌"等信息[1] - 部分企业采用商标授权模式,将"伟哥"商标授权给多家生产企业使用,形成完整产业链[5] - 市场上涌现出数十种都与"伟哥"相关但生产厂家、质量标准各不相同的ED类药物产品[5] 产品质量与消费者权益问题 - 多家企业共用同一商标却执行不同的质量标准,营销环节存在系统性误导行为[6] - 电商平台存在打着"Viagra"、"27年原研品质"名号却非原研公司生产的产品,甚至有企业销售假冒伪劣产品[6] - 有消费者购买到标题为进口伟哥但实际为压片糖果的产品,服用后无效果,且退货维权困难[6] 行业认知与消费者行为 - 消费者对ED药物的认知存在严重偏差,往往只认"伟哥"商标而忽视生产厂家、成分含量等关键信息[7] - 不良商家充分利用消费者的认知漏洞,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工艺、纯度、辅料等方面存在差异[7]
莫干山母公司云峰新材退档A股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4-22 18:58
IPO进程终止 - 公司及其保荐人东兴证券于2024年4月21日撤回上市申请文件,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对其主板上市的审核 [1] - 公司于2021年10月预披露招股书,并在2023年3月全面注册制实施后平移递交招股书,原计划募资12.49亿元 [3] - 公司曾在2023年6月进入问询状态,但未就第一轮问询进行公开回复,期间多次因财务资料过期而被中止审核 [3] 公司业务与品牌 - 公司主要从事室内装饰材料及定制家居成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旗下核心品牌为“莫干山” [3] - 公司业务板块包括莫干山全屋定制、莫干山板材(人造板)、莫干山地板(木地板)和莫干山科技木 [5] - 木地板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其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55.09%持续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62.65% [6] - 公司的科技木和定制家居主要为自主生产,而人造板和木地板主要采用OEM模式(品牌授权生产) [6]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1年的23.6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4.29亿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16.34亿元 [5] - 公司净利润从2021年的2.2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20亿元,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49亿元 [5]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21年末的10.50亿元增长至2024年6月末的24.69亿元 [6] - 公司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从2021年末的12.55%显著上升至2024年6月末的55.90% [6] 公司治理与股权 - 公司于2024年8月进行董事会换届,周鑫林接替退休的顾水祥出任董事长,姜全建出任副总经理兼董事 [7] - 公司实际控制人夏士林通过升华控股合计控制公司63.50%的股份,但未在公司担任要职 [8] - 公司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进行了多次现金分红,总额达3.83亿元,但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未进行分红 [8] 募资用途与商业模式 - 公司原计划将IPO募资用于智能化全屋定制家居建设、研发中心及信息化改造、品牌渠道建设等项目 [8] - 在OEM模式下,公司作为品牌方授权供应商使用“莫干山”品牌生产,并收取商标授权费,不与供应商发生产品购销业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