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之问
搜索文档
时代提出新考题,中国如何回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1 08:19
中国式现代化战略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提供纲领性文件[2] - 全会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推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的重要论断[2] - 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和战略任务,科学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之问[2] 高水平对外开放 - 国际形势复杂性严峻性显著上升,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逆全球化从局部摩擦蔓延至系统性裂变[3] - 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多重挑战,信任赤字增加,发展共识碎片化,国际秩序进入深度调整与重构关键时期[3] - 全会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贡献中国理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3] 民生发展重点 - 十四五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呈现更加具体、多元、高质量的特征,如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后如何防止规模性返贫,后疫情时代如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4] - 全会要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必须遵循的原则[4] - 全会针对民生领域新情况新需求,以组合拳新举措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细落实,科学回答满足什么样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怎样满足的人民之问[4] 科技创新驱动 -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重塑全球竞争格局,人工智能呈现爆发式发展态势,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导致传统规模红利边际效应显著递减[5][6] - 全会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6] - 全会更强调抢占制高点,对创新发展的要求已由追赶转向领先,推动中国发展从规模红利向创新红利跃升[6]
进一步科学回答“四个之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0 07:07
中国之问 - 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和战略任务,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2] - 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提供纲领性文件 [2] - 科学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性问题 [2] 世界之问 - 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 [3] -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逆全球化”从局部摩擦蔓延至系统性裂变 [3] - 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多重挑战,“信任赤字”增加,国际秩序进入深度调整与重构的关键时期 [3] 人民之问 - 聚焦民生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推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4] -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必须遵循的原则 [4] - 针对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后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后疫情”时代促进人民高质量充分就业等新需求作出部署 [4] 时代之问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中国发展由“规模红利”向“创新红利”跃升 [5][6] -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重塑全球竞争格局,人工智能呈现“爆发式”发展态势 [5][6] - 对创新发展的要求由“追赶”转向“领先”,强调“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