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奶自信

搜索文档
核心指标优于欧盟标准!中国奶业演绎“中国速度”
华夏时报· 2025-07-14 14:21
行业整体发展 - 中国奶业用二十年左右时间跨越了与奶业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差距,核心指标(蛋白质、脂肪、体细胞、菌落总数)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实现世界级品质 [1][3][9] - 行业从"喝不到"到"有得喝"再到"喝得好",从全球"落后者"到"追赶者"再到"领先者",站上新起点 [1][11] - 规模牧场单产从2000年2605公斤/头(仅为美国31.56%)提升至2024年与美国齐平(普遍达10吨/年以上),进入全球第一方阵 [5][6][8] 品质与技术突破 - 规模化牧场生鲜乳乳蛋白达3.3%、乳脂肪达3.8%,菌落总数和体细胞数优于欧盟标准 [6][9] - 伊利菌落总数连续两年(2023-2024)平均值远低于1万CFU/mL(欧盟标准为≤10万CFU/mL),实现划时代突破 [9][10][15] - 监管体系完善,连续17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全覆盖,乳品质量达历史最好水平 [9] 消费与市场趋势 - 人均奶类消费量从1949年0.4公斤增至2024年40.5公斤,75年增长100倍 [12] - 消费结构多元化,液态奶向奶粉、奶酪、黄油等干乳制品延伸,"喝奶"向"吃奶"转变 [12] - "国奶自信"逐渐形成,消费者认可"中国牛奶不比别人差"的观念 [11][12][13] 龙头企业贡献 - 伊利作为行业龙头,原奶菌落总数远优于欧盟标准,推动产业从追赶到超越 [1][10][13] - 企业通过牧场管理、养殖技术、卫生防控等创新投入实现品质突破 [10][13] - 行业示范效应显著,龙头企业引领规模化、标准化、数智化发展 [3][5][15]
伊利股份:牛奶核心指标优于欧盟标准 中国奶业从追赶到超越
证券时报网· 2025-07-13 22:26
中国奶业发展成就 - 中国规模化牧场生鲜乳的核心指标(蛋白质、脂肪、体细胞、菌落总数)总体水平达到并优于欧盟标准 其中伊利原奶菌落总数连续两年平均值远低于1万CFU/mL 不到欧盟限值的十分之一[1] - 中国奶业用二十年左右时间跨越了与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差距 牛奶品质达到世界级水平[1] - 中国奶牛养殖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数智化、集约化水平已全球领先 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占比从2005年的11.2%升至2024年的78%[3] 行业技术升级 - 自动挤奶、密闭管道、瞬时冷却、冷链直送成为行业标配 实现"从牧场到餐桌"全链条升级[3] - 中国已连续17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并实现抽检全覆盖 乳品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3] - 中国奶牛年单产从2000年的2605公斤(仅为美国同年水平的31.56%)提升至2024年与美国水平相当 进入全球第一方阵[5] 龙头企业表现 - 伊利在管理和技术双轮驱动下 产品品质和管理成熟度领先行业 其牧场原奶菌落总数连续两年平均值远低于1万CFU/mL(欧盟标准≤10万CFU/mL)[4] - 伊利牛奶中脂肪、蛋白质等核心指标全面达到欧盟标准 菌落总数、体细胞等关键指标远优于欧盟标准[4] - 伊利每年生产近千万吨高品质原奶 为乳制品加工提供优质原料 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4] 消费与健康影响 - 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从1949年的0.4公斤增至2024年的40.5公斤 75年增长100倍[5] - 牛奶被《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列为重点发展的优质蛋白来源之一[5] - 中国奶业实现"从追赶到超越"的历史性转折 奶源建设全球领先 单产水平跻身全球第一梯队[6]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将继续在产品品质、成本效率、绿色低碳、细分品类创新上精进 将当前优势转化为常态化表现[6] - 龙头企业需将硬核数据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稳定品质 巩固"国奶自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