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科创企业资产评估

搜索文档
没有参照物?国资科创企业资产评估酿变
经济观察报· 2025-07-19 17:55
政策动态 - 国资委正在完善资产评估管理制度 拟对科创投资领域资产评估和估值管理作出针对性规定 [1][11][38] - 国资委新规《关于优化中央企业资产评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对原创性技术、"卡脖子"核心技术采用估值替代传统评估 [3][19] - 财政部指导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建立33项资产评估准则 涵盖科创企业评估要求 [39][40] 技术专利估值挑战 - 深海探测专利技术估值争议:科创团队预测5年市场渗透率30%(衍生收入18亿元) 评估机构认为15%更合理(差额7.4亿元) [5][6][17][18] - 评估机构引用国际案例:美国同类技术因成本高商业化失败 挪威技术实际渗透率仅11% [20] - 最终采用区间估值法:下限15%渗透率(5.1亿元) 上限30%(7.4亿元) 差额2.3亿元列为或有资产 [24] - 引入动态参数校准:每半年按12%技术衰减率调整价值 并设置对赌条款(3年渗透率达25%补足差额) [25][26] 数据资产估值困境 - 央企地质勘探公司800TB地质数据(含4500米深岩层扫描、127台设备10亿小时工况记录等)仅被成本法估值为98万元(硬件+运维费) [28][29] - 国际企业曾出价千万元购买技术失效库用于AI训练 但因缺乏公开交易凭证无法作为估值依据 [31] - 新规允许数据资产"分层估值" 但实操中仍受限于"无市场参照物"问题 [28] 行业痛点 - 科创企业普遍缺乏完善评估方法体系 传统方法存在使用局限性 [35] - 国资创投评估流程耗时2-3个月 与科创企业融资进度不匹配 [36] - 国有资产评估程序与科创企业早周期、高风险特性适配性不足 [37] 解决方案探索 - 尝试利用新政"快速通道"通过挂牌交易定价 但需评估前置导致死循环 [9] - 德勤合伙人建议传统收益法需考虑技术迭代率(如量子传感18个月革新一代) [24] - 有关部门拟推动估值管理立法 健全统一监管体系并扩大政策覆盖面 [38]
没有参照物?国资科创企业资产评估酿变
经济观察网· 2025-07-19 17:33
政策与评估体系 - 国资委新规允许对原创性技术和"卡脖子"核心技术采用估值替代传统评估 [2] - 政策落地后实操中仍存在传统评估无法进行而新通道又需评估前置的死循环 [4] - 国资委正在修订资产评估管理制度以针对科创投资领域作出专门规定 [5][20] 技术专利估值案例 - 某深海探测专利技术采用收益法估值时因市场渗透率假设分歧导致预期收益相差7.4亿元(30%渗透率预测18亿元 vs 15%渗透率预测10.6亿元) [3][9][10] - 评估机构引用国际案例质疑商业化可行性(美国同类技术破产案例、挪威技术实际渗透率仅11%) [10][11] - 最终采用区间估值法:下限5.1亿元(15%渗透率)、上限7.4亿元(30%渗透率),并引入动态技术衰减系数(参考中石油物探数据12%衰减率模型) [13] 数据资产估值困境 - 800TB地质探测数据在成本法下仅估值98万元(服务器采购费62万+运维费36万) [15][17] - 数据资产包含高价值内容(4500米深地岩层扫描数据、127台设备10亿小时工况记录、368次事故毫秒级故障溯源)但缺乏公开交易凭证 [16][17] - 国际企业曾出价千万元购买技术失效库但因涉密未成交导致无法作为估值依据 [17] 行业痛点与改革方向 - 科创企业普遍面临评估方法体系不完善问题,传统评估方法存在局限性 [20] - 国资创投流程效率低下(仅评估程序需2-3个月)影响投资决策时效 [20] - 财政部指导中评协建立33项资产评估准则,包括专门针对科创企业的第14号专家指引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