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LP断供

搜索文档
最近,有LP开始“断供”了
搜狐财经· 2025-04-28 09:55
国资LP出资困境 - 部分基金出现LP"断供"现象 华南地区某VC机构三支基金遭遇国资LP未按时分期出资 需寻找S基金接盘 [1] - call款机制从分期改为按项目出资 对GP投资效率造成负面影响 北京地区投资人反馈出资条件更为苛刻 [1] - 华东地区国资母基金证实LP现金流紧张 即便完成签约流程 仍存在财政压力导致的实缴失败案例 [1] 国资投资部门收缩 - 部分国企因项目退出困难导致投资部门裁撤或名存实亡 某国资投资人反映部门全年零出手 仅处理存量项目投后问题 [2] - 投资岗位人员转岗现象普遍 有VC机构将投资岗转为后台运营岗 市场化机构转国资平台者面临决策逻辑差异 [2] - 国资平台虽资金压力较小 但实际投资难度增加 早期基金投资人指出流程与市场化机构存在显著差异 [2] 国资机构管理机制变化 - 实施末位淘汰制度 连续三次考评不合格即辞退 薪酬追缴现象在多家国资基金中发生 [3][4] - 2022年财政部限薪令要求绩效薪酬40%以上延期支付不少于3年 高管基本薪酬占比不超35% [3][4] - 建立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 覆盖离职退休人员 与风险损失挂钩的已发薪酬需追回 [4] 一级市场预期调整 - 投资人回报预期断崖式下降 从追求数十倍回报转为接受1-2倍收益 对年终奖和carry分配预期降低 [4] - 深圳VC投资老兵指出硬科技投资周期长 回报倍数回归理性 需适应非互联网时代的估值逻辑 [5] - 行业共识认为需保持生存能力 低谷期留在牌桌的机构将获得长期优势 [5]
有国资LP“断供”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4-21 17:01
基金出资困境 - 部分基金遭遇LP断供现象,华南地区某VC机构有三支基金因国资LP未按时出资而被迫寻找S基金接盘[2] - 北京地区投资人指出当前call款机制转向"按项目call款",导致GP出资效率降低[2] - 华东地区国资母基金人士透露LP因财政压力、现金流紧张无法完成实缴,部分国企投资部门收缩或名存实亡[2] 国资LP现状 - 部分国企因项目退出困难导致投资部门裁撤或全年零出手,某国资投资人被裁后半年未找到工作[2] - 国资机构实施末位淘汰制,连续三次考评不合格即辞退,并执行限薪令追缴薪酬[3] - 2022年财政部限薪令要求国有金融企业高管绩效薪酬40%以上延期支付不少于3年,已离职人员也适用追回条款[3] 行业预期变化 - 一级市场投资人回报预期断崖式下降,从追求几十倍回报转为接受1-2倍收益,更关注岗位稳定性[3] - 深圳VC投资人认为硬科技投资需长期耐心,回报周期长且倍数低于互联网时代[3] 母基金行业动态 - 中国母基金行业向精细化管理转型,2024年全景报告梳理了机构LP全名单及发展趋势[4][5] - 首届中阿投资峰会吸引12家中东LP参与,同时发布2024全球最佳投资机构榜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