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icon
搜索文档
规划27条过江通道 形成7个机场航空总体布局
南京日报· 2025-10-11 10:41
过江通道规划 - 提出"27+1"过江通道规划,其中27条为已建成、在建和未来将开建的通道,1条为远景预控通道 [1][2] - 当前已建成过江通道12处14条,在建通道包括新生圩长江大桥、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地铁4号线二期等5处 [2] - 其余规划通道包括七乡河过江通道公铁桥、汉中西路过江通道及轨道交通14号线、13号线、17号线、18号线等 [2] - 规划3条夹江通道,1条已建成,九里埂夹江通道位于八卦洲岛北部,江心洲中部夹江通道计划明年上半年开工,路线全长1.5公里 [2] 航空与机场布局 - 规划形成"一主一辅、五个通用机场"航空总体布局,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主要机场,马鞍机场为辅助机场 [4] - 规划高淳定埠、溧水和凤、栖霞龙潭、浦口老山、六合龙袍等5处通用机场 [4] - 目标至2035年实现旅客年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年吞吐量140万吨 [4] 铁路网络规划 - 规划形成"两环十八线,四处跨江通道"铁路网布局,新增宁淮高速铁路、沪渝蓉高速铁路、宁蚌高速铁路等 [5] - 远景预控常芜铁路、北沿江铁路包括超高速铁路建设空间 [5] - 规划"三主七辅客运站、两个编组站、四个物流基地"特大型客货枢纽格局,客运形成南京南站、南京北站、南京站三主与仙林、禄口国际机场、六合西等七辅格局 [5] 港口与水运体系 - 高效利用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提升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势能,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 [4] - 重点强化近洋航线始发港地位,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中西部地区江海转运门户枢纽 [4] - 建成以长江航运为主干,芜太运河、秦淮河、滁河等内河航运为补充的水运体系 [4] 交通出行目标 - 打造"123"交通出行圈,即1小时通达南京都市圈各中心城市,2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 [6] - 2035年实现"4155"时空目标,包括市域15分钟通达国省干道,中心城区15分钟通达高快速路,中心城区小汽车出行比例力争不高于15% [6] - 构建15分钟居民生活圈,居民步行5分钟公交站点可达,5分钟换乘可达,公交车到达及离开延误率小于5%,构建5分钟老幼生活圈 [6] 规划总体目标 - 规划目标为2035年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1][4] - 规划旨在满足国家和区域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等跨江联网通达,支撑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和双主城拥江发展 [3]
杭州加速迈向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杭州日报· 2025-05-28 11:00
杭州二绕建设进展 - 柯诸高速主线23座桥梁、7座隧道及路基工程主体基本完成,3个沥青摊铺班组正全力推进路面施工 [2] - 苏台高速(二期)项目3标全线完工,桐乡服务区进入建设阶段,目标年内通车 [2] - 柯诸高速全长39.3公里,北接杭绍台高速,南接诸永高速,通车后绍兴柯桥至诸暨车程缩短至半小时 [4] - 苏台高速(二期)主线长度24.5公里,联络线19.5公里,连接申嘉湖高速与钱江通道北接线 [4] - 两项目计划2025年内通车,届时杭州二绕将形成272公里闭环 [4] 杭州二绕组成部分 - 杭州二绕由7个路段组成,包括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149.2公里)、杭绍台高速、钱江通道等 [4] - 诸永高速2010年通车,钱江通道2014年开通,杭州绕城西复线2020年开通形成"西半环"和"北半环" [4] - 杭绍台高速2022年通车衔接钱江通道,目前仅剩柯诸高速和苏台高速(二期)未贯通 [4] 杭州二绕分流效应与经济影响 - 杭州绕城高速日均车速仅57.3公里/小时,9个互通54个方向饱和度为0.72 [5] - 杭州绕城西复线开通后日均车流量3万辆(货车占比44%),缓解绕城高速拥堵 [5] - 二绕成环后将进一步分流过境车辆,提升运输效率 [5] - 串联德清、柯桥、诸暨、桐乡等节点,促进珍珠、纺织、生物医药等产业联动 [5] - 柯诸高速通车后柯桥轻纺城/诸暨珍珠小镇15分钟可上高速 [5] 杭州中环规划与建设 - 杭州中环规划全长264公里(杭州段214.1公里),定位为"开放式、立体化、不收费"快速环线 [6] - 途经杭州5区及绍兴柯桥、嘉兴海宁/桐乡,计划2027年基本建成 [6] - 东段104国道河庄至衙前段全面开工,西段320国道进入桩基施工阶段 [6][7] - 建成后富阳与余杭可实现15分钟免费通行 [7] - 配合《方案》目标:2027年实现都市区1小时通勤,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