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容积率指标交易机制

搜索文档
中金: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政策再思考
中金点睛· 2025-05-12 07:45
中国房地产政策框架与市场动态 - 中国房地产政策自2022年以来持续调整,未来需在外部经济不确定性、行业内部压力及区域分化的背景下动态应对,以推动市场止跌回稳[1] - 2024年四季度市场成交量回暖,价格下行缓和,但2025年行业仍处于"去库存、去杠杆"阶段,企稳态势需政策进一步巩固[8] - 当前政策框架以需求侧为主,包括四限放松、房贷利率下调、城市更新等,供给侧政策如房企融资支持、土地收储等相对较少[9] 市场修复的核心路径 - 流动性恢复是市场企稳的前置条件,需通过资产盘活和资债结构稳定实现,供需再平衡是中长期结果[3][10] - 企业端流动性改善比需求侧刺激更具针对性,尤其在去杠杆初期阶段[3] - 国际经验显示,资产端(如收储)与负债端(如注资)同步修复是关键,但中国市场对负债端处理仍需探索[14] 供给侧政策建议 - 发展困境资产处置生态,借鉴海外债券市场创新模式,调动民企参与资产盘活[5] - 推进多层次REITs市场,纳入商业、办公资产,并引入海外资金参与[5][6] - 支持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促进行业有序出清和转型[6] - 建立区域间土地容积率指标交易机制,解决"人地错配",实现土地异地退出[16][17]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轻重资产分离加速,部分房企将转型轻资产服务商[21] - 资产管理业务成为共识,商业模式需逐步构建[21] - 专业深化与赛道细化趋势明显,行业场景将更多元化[21] - 直接融资(如REITs)和科技赋能可能重塑行业金融模式[22] 市场企稳的观察指标 - 企业融资拐点(如股债融资、REITs发行)反映行业活跃度[18] - 资债结构改善(债务重组、现金流企稳)标志产能修复[19] - 去化周期拐点(2025年库存去化月数下降)预示供需平衡[19] - 拿地投资回升和资产价格企稳是最终修复结果[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