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暴

搜索文档
地磁暴不是真的“爆”(唠“科”)
人民日报· 2025-06-14 06:01
地磁暴的定义与形成机制 - 地磁暴是太阳高能粒子轰击地球磁场导致的地磁场快速变化现象,并非物理爆炸[1] - 太阳黑子爆发时释放的粒子速度可达每秒数百至上千公里,携带太阳磁场能量冲击地球[1] - 地磁场变化量级为纳特级,强度低于家用磁铁,不会对人体产生直接影响[1] 地磁暴的影响范围 - 改变地球高层大气粒子状态,影响电离层和热层结构[2] - 干扰卫星运行、星地通信及导航定位系统[2] - 产生极光现象,例如2025年6月初在我国多地观测到的极光秀[2] 地磁暴监测与预报技术 - 通过卫星和地面望远镜组成的立体监测网24小时跟踪太阳活动[3] -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在耀斑爆发8分钟内即获取位置和强度数据[3] - 预报需综合太阳物质传输速度、磁场参数及1.5亿公里行星际空间数据[3] - 采用人工经验结合数值模拟技术,2025年6月1-3日地磁暴预报准确[3] 中国空间监测能力建设 - 风云、羲和、夸父系列卫星实现空间太阳观测数据自主可控[4] - 监测体系显著提升空间天气事件(如地磁暴)预报精度[4] - 极光预报需结合地磁暴数据与地理天气条件[4]
不断揭开宇宙神秘面纱(一周科技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10
地磁暴与空间天气监测 - 特大地磁暴事件: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出现持续6小时的特大地磁暴,由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引发[1] - 太阳活动机制: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爆发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直接影响地磁活动[1] - 监测技术发展:当前通过天基(科学卫星)和地基(地面监测站)双重系统监测空间天气,预报手段从传统人工经验分析升级为物理模型结合AI大数据分析[1] 暗物质与天文观测突破 - 暗光子研究:中科院新疆天文台首次发现暗光子在特定引力理论框架下的特殊效应,测定关键参数Barbero—Immirzi(BI),该参数可能影响引力波与暗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2] - 银河磁场测绘:清华大学联合多国团队利用"中国天眼"和南非阵列望远镜完成迄今最全的球状星团磁场梯度测量,绘制高精度银河磁场图谱[2] 深空探测进展 - 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将探测小行星2016HO3并取样返回,后续探测主带彗星311P,任务范围覆盖1.5亿至5亿公里距离,旨在拓展小天体科学认知[3]
“星链”卫星大批坠落焚毁,碎片会砸着人么?
环球网资讯· 2025-06-11 11:19
太阳活动对星链卫星的影响 - 太阳风暴活动日益频繁,正在影响地球卫星,尤其是SpaceX的"星链"卫星接连坠落 [1] - 2020年至2024年期间,共有583颗"星链"卫星坠毁,占同期低地球轨道卫星坠落总数的近一半 [2] - 2024年"星链"卫星坠落数量达到惊人的316颗,远高于前几年的水平(2020年2颗,2021年78颗,2022年99颗,2023年88颗) [2] - 当前太阳周期的强太阳活动已对星链卫星再入产生显著影响,地磁活动越强,卫星坠落速度越快 [3] 星链卫星项目概况 - SpaceX计划将"星链"卫星规模从目前的7000多颗扩大到3万颗 [2] - "星链"卫星是SpaceX旗下的"全球卫星宽带"项目,旨在为全球任何地方提供卫星宽带服务 [3] - SpaceX的猎鹰火箭具备相对低成本和强大运力,可以一次发射几十颗卫星 [3] - "星链"卫星轨道高度较低,平均寿命为5年 [4] 太阳活动周期的影响机制 - 太阳活动遵循11年的周期规律,第25太阳活动周期比此前更为强烈 [3] - 太阳极大期会导致地磁风暴,加热地球大气层并增加卫星飞行阻力,使卫星脱轨坠落 [4] - 在太阳极大期,卫星寿命最多可能缩短10天,轨道高度低于300公里的卫星再入时间从15天以上缩短至5天左右 [4] - 70%的卫星并非在强磁暴期间坠落,而是在持续时间更长的中等和弱磁暴期间坠落 [4] 卫星坠落的影响与应对 - 卫星再入大气层时可能无法完全燃烧,残骸可能坠落至地面,2024年8月在加拿大发现了一块2.5公斤重的"星链"卫星碎片 [6]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预测,到2035年星链计划可能产生2.8万块冲破大气层的残骸,平均每两年造成一人伤亡 [6] - 国内商业卫星使用寿命比SpaceX卫星长2-3年,但未来仍需面对卫星脱轨问题 [7] - 卫星大批坠落会增加太空垃圾、威胁其他航天器安全,并影响服务稳定性 [6] 行业现状与评估 - 目前"星链"卫星折损率处于正常范围,已发射超过7300颗卫星,坠落数量不到总数的1/10 [5] - 低轨微小卫星寿命一般为5年,早期发射的卫星已达到寿命年限,主动离轨坠落属于正常现象 [5] - 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项目竞争日益激烈,众多类似项目涌现 [6]
马斯克“星链”危机:5年坠毁583颗卫星!太阳风暴致卫星寿命缩短2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08:02
太阳活动对星链卫星的影响 - 当前太阳活动加剧导致星链卫星比预期更快坠入大气层 2020至2024年共有1190颗低地球轨道卫星坠落 其中583颗为星链卫星 2024年单年有316颗星链卫星烧毁 [1][2][3] - 太阳活动与卫星坠落存在明确关联 太阳风暴使卫星寿命减少20% 轨道高度500公里的卫星理论寿命5-6年 实际因太阳活动缩短至3-4年 [7][10] - 70%卫星在中等或弱磁暴期间坠落 因弱磁暴持续时间更长 缓慢侵蚀轨道 [7] 星链卫星轨道特性与寿命 - 星链最低轨道高度约300多公里 受大气拖曳力影响显著 低于300公里时轨道衰减呈断崖式 可能1-2个月内即坠入大气层 [12] - 对比中国星网卫星轨道高度1000公里以上 轨道衰减影响较小 [12] - 星链卫星设计使用寿命约5年 需定期更换 截至2025年5月30日有7578颗在轨运行 其中7556颗处于工作状态 [16] 星链卫星的财务与运营挑战 - 星链计划由4.2万颗卫星组成 按V2 Mini卫星单颗成本80万美元计算 全部更换需耗资超330亿美元 [16] - SpaceX预计2024年收入达155亿美元 公司估值达3500亿美元 较2015年增长28倍 但财务状况对外高度保密 [17][18] - 传统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寿命15-20年 而低轨星座需持续补充 引发对星链财务可持续性的讨论 [16][17] 技术应对措施 - 采用抗辐射设计 增强姿态控制和轨道维持能力 地面控制中心实时调整轨道以应对空间环境影响 [12] - 中国建立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如子午工程) 可对太阳活动和地磁暴进行实时监测 [12] - 现代科技已能预测电磁暴 类似天气预报机制 [11]
地磁暴来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6-02 15:01
太阳耀斑与地磁暴事件 - 北京时间5月31日太阳爆发M8 1级中等耀斑强度 软X射线流量在8时05分达到峰值 [1][2] - 伴随耀斑出现日冕物质抛射 形成近似球面的"冲击波"向太阳系传播 因太阳活动区正对地球 可能引发地磁暴 [4] - 预计6月1日至2日若无新耀斑爆发 6月3日可能出现小地磁暴 [4] - 6月2日我国北部地区可能出现明显极光 部分地区或出现红绿复合极光现象 [4][9] 太阳活动周期特征 - 太阳爆发活动呈现约11年周期变化特征 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始于2019年 目前进入峰年阶段 [6] - 2024至2025年为太阳活动高发期 期间可能出现太阳强耀斑 地磁暴等空间天气事件 [6][7] 地磁暴影响范围 - 地磁暴会导致卫星通信 航天器运行受干扰 卫星导航设备定位误差增大 [9] - 对普通人最直观影响为高纬度地区可见极光现象 但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9] - 信鸽活动需避免在地磁暴期间进行 以减少损失 [9]
地球可能连续3天发生地磁暴,我国北部今天或现极光,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2 14:02
太阳耀斑与地磁暴事件 - 5月31日7点45分太阳活动区14100爆发M8 1级中等耀斑 软X射线流量峰值出现在8点05分 伴随日冕物质抛射形成球面"冲击波"向太阳系传播 [3] - 因爆发活动区正对地球 预计1日至3日可能连续发生地磁暴 3日或出现小地磁暴 [3] - 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自2019年进入峰年阶段 2024-2025年为高发期 强耀斑和地磁暴属正常自然现象 [5] 地磁暴影响范围 - 我国北部可能出现明显极光 部分地区或现红绿复合极光 [6] - 地磁暴对通讯 导航 电力 卫星等领域产生干扰 包括手机 汽车 飞机导航精度下降及卫星通信异常 [7] - 一个太阳活动周内弱地磁暴约2000次 中等地磁暴约300次 强地磁暴仅数次 [6] 地磁暴预测与生物影响 - 地磁暴预报分警报(几小时) 短期预报(1-3天) 中期预报(几天至数月) 类似天气预报 [6] - 对生物钟有轻微扰乱 敏感人群可能出现焦虑 失眠 但总体对人体健康直接影响微弱 [7] - 信鸽比赛需避免地磁暴发生期以减少损失 [6]
地磁暴带来哪些影响?卫星导航误差可能增大 北部有机会出现极光
央视新闻· 2025-06-02 11:40
太阳耀斑爆发事件 - 北京时间5月31日7点45分太阳活动区14100爆发耀斑,8点05分达到M8 1级中等强度峰值 [2] - 伴随耀斑出现日冕物质抛射,等离子体形成近似球面的"冲击波"向太阳系传播 [2] 地磁暴影响预测 - 因太阳活动区正对地球,1日到2日若无新耀斑爆发,3日可能出现小地磁暴 [4] - 地磁暴可能导致卫星通信干扰、航天器运行异常及卫星导航定位误差增大 [6] 太阳活动周期特征 - 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自2019年开始,2024-2025年处于峰年阶段,强耀斑和地磁暴事件将频发 [6] 极光观测与生物影响 - 我国北部今日可能出现明显极光,部分地区或现红绿复合极光 [1][6] - 地磁暴对人类健康无影响,但信鸽比赛需暂停以避免损失 [6]
早安南京 | 今天起,请保持安静!
搜狐财经· 2025-06-02 09:03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2025年前5个月消费品以旧换新5大品类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消费者补贴1.75亿份 [1] -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家电产品销量7761.8万台(4986.3万名消费者),数码产品销量5662.9万件(5352.9万名消费者) [1]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50万辆,家装厨卫焕新订单5762.6万单 [1] 新能源与基建投资 - 浦口区上线综合能源示范站,集成光伏发电(117kWp)、储能系统(215kWh)、V2G充放电等7大功能,日均可服务150台次新能源车,充放电量3000度 [17] - 南京江北区发放第二批旧房装修补贴,40户居民获59.6万元,单户最高补贴3万元 [17][18] 企业动态 - 蔚来法务部澄清关于总裁秦力洪持股变动的谣言,确认持股未变动,已对涉事证券平台采取法律行动 [5] 文旅消费促进措施 - 南京扩大"演出+旅游"优惠范围,通过"票根经济"推动商超、文博场所客流增长 [14] - "金陵乐韵·长江雅集"活动将文学经典改编为民乐作品,融合长江文化元素拉动文旅消费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