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冕物质抛射
icon
搜索文档
超清太阳表面图像揭开“磁帘”秘密
科技日报· 2025-06-26 07:30
太阳表面微观磁场结构研究 - 美国国家太阳天文台团队利用井上太阳望远镜捕获超清晰图像,首次完整呈现太阳表面"条纹结构"的磁条状特征,这将重塑对太阳表面微观尺度磁场动力学的认知 [1] - "条纹结构"被比喻为悬挂于米粒组织边界的"磁帘",是太阳表面磁场的帘状电流片结构,其波动起伏与光线相互作用产生明暗交替的条纹模式,可精确反映底层磁场空间变化规律 [1] - 当"磁帘"区域磁场弱于周边时呈现暗条纹,强于周边时呈现亮条纹,条纹宽度约1000公里(米粒组织直径量级) [1] 观测技术与物理机制 - 突破性观测依赖井上太阳望远镜可见光宽带成像仪(VBI)在G波段的超高分辨率能力,该波段能显著增强磁活动区特征,精准捕捉太阳黑子及精细结构 [1] - 数值模型对比证实,"条纹结构"反映太阳表面强度约100高斯的微弱磁场涨落(相当于冰箱贴磁场),却能引发数公里量级的"威尔逊凹陷"位移效应 [2] 科学意义与应用前景 - 该发现为理解宇宙磁场的普遍行为提供新视角,类似结构在分子云等天体也有观测记录 [2] - 研究成果将提升对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空间天气事件的预测精度,直接影响地球空间环境 [1] - 突破性观测为破解日冕加热、太阳风起源等太阳物理学难题提供新线索 [2]
不断揭开宇宙神秘面纱(一周科技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10
地磁暴与空间天气监测 - 特大地磁暴事件: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出现持续6小时的特大地磁暴,由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引发[1] - 太阳活动机制: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爆发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直接影响地磁活动[1] - 监测技术发展:当前通过天基(科学卫星)和地基(地面监测站)双重系统监测空间天气,预报手段从传统人工经验分析升级为物理模型结合AI大数据分析[1] 暗物质与天文观测突破 - 暗光子研究:中科院新疆天文台首次发现暗光子在特定引力理论框架下的特殊效应,测定关键参数Barbero—Immirzi(BI),该参数可能影响引力波与暗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2] - 银河磁场测绘:清华大学联合多国团队利用"中国天眼"和南非阵列望远镜完成迄今最全的球状星团磁场梯度测量,绘制高精度银河磁场图谱[2] 深空探测进展 - 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将探测小行星2016HO3并取样返回,后续探测主带彗星311P,任务范围覆盖1.5亿至5亿公里距离,旨在拓展小天体科学认知[3]
地磁暴来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6-02 15:01
太阳耀斑与地磁暴事件 - 北京时间5月31日太阳爆发M8 1级中等耀斑强度 软X射线流量在8时05分达到峰值 [1][2] - 伴随耀斑出现日冕物质抛射 形成近似球面的"冲击波"向太阳系传播 因太阳活动区正对地球 可能引发地磁暴 [4] - 预计6月1日至2日若无新耀斑爆发 6月3日可能出现小地磁暴 [4] - 6月2日我国北部地区可能出现明显极光 部分地区或出现红绿复合极光现象 [4][9] 太阳活动周期特征 - 太阳爆发活动呈现约11年周期变化特征 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始于2019年 目前进入峰年阶段 [6] - 2024至2025年为太阳活动高发期 期间可能出现太阳强耀斑 地磁暴等空间天气事件 [6][7] 地磁暴影响范围 - 地磁暴会导致卫星通信 航天器运行受干扰 卫星导航设备定位误差增大 [9] - 对普通人最直观影响为高纬度地区可见极光现象 但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9] - 信鸽活动需避免在地磁暴期间进行 以减少损失 [9]
地球可能连续3天发生地磁暴,我国北部今天或现极光,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2 14:02
太阳耀斑与地磁暴事件 - 5月31日7点45分太阳活动区14100爆发M8 1级中等耀斑 软X射线流量峰值出现在8点05分 伴随日冕物质抛射形成球面"冲击波"向太阳系传播 [3] - 因爆发活动区正对地球 预计1日至3日可能连续发生地磁暴 3日或出现小地磁暴 [3] - 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自2019年进入峰年阶段 2024-2025年为高发期 强耀斑和地磁暴属正常自然现象 [5] 地磁暴影响范围 - 我国北部可能出现明显极光 部分地区或现红绿复合极光 [6] - 地磁暴对通讯 导航 电力 卫星等领域产生干扰 包括手机 汽车 飞机导航精度下降及卫星通信异常 [7] - 一个太阳活动周内弱地磁暴约2000次 中等地磁暴约300次 强地磁暴仅数次 [6] 地磁暴预测与生物影响 - 地磁暴预报分警报(几小时) 短期预报(1-3天) 中期预报(几天至数月) 类似天气预报 [6] - 对生物钟有轻微扰乱 敏感人群可能出现焦虑 失眠 但总体对人体健康直接影响微弱 [7] - 信鸽比赛需避免地磁暴发生期以减少损失 [6]
地磁暴带来哪些影响?卫星导航误差可能增大 北部有机会出现极光
央视新闻· 2025-06-02 11:40
太阳耀斑爆发事件 - 北京时间5月31日7点45分太阳活动区14100爆发耀斑,8点05分达到M8 1级中等强度峰值 [2] - 伴随耀斑出现日冕物质抛射,等离子体形成近似球面的"冲击波"向太阳系传播 [2] 地磁暴影响预测 - 因太阳活动区正对地球,1日到2日若无新耀斑爆发,3日可能出现小地磁暴 [4] - 地磁暴可能导致卫星通信干扰、航天器运行异常及卫星导航定位误差增大 [6] 太阳活动周期特征 - 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自2019年开始,2024-2025年处于峰年阶段,强耀斑和地磁暴事件将频发 [6] 极光观测与生物影响 - 我国北部今日可能出现明显极光,部分地区或现红绿复合极光 [1][6] - 地磁暴对人类健康无影响,但信鸽比赛需暂停以避免损失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