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运营效率提升
搜索文档
公募REITs 有望修复!
中国基金报· 2025-11-16 21:53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募REITs已从金融创新工具成长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财务结构、提升运营效率方面作用显著[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累计推荐上百个REITs项目,覆盖十大行业,预计可带动新项目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2] - 市场经历回调后部分公募REITs配置价值凸显,长期资金入市有望推动市场流动性提升和高质量发展[7][19][25] 公募REITs的战略作用 - 核心作用在于盘活海量存量资产,打通投融资循环,为新增万亿元投资提供可持续路径[3] - 构建“投资-运营-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引导资本流向国家重大战略领域,为“十五五”规划强基增效创造良好投融资基础[3] - “盘活存量-回收资金-再投资”模式有效降低杠杆率,为万亿级新投资提供可持续路径[3] 优化财务与普惠金融作用 - 能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缓解原始权益人债务融资压力[4] - 作为权益类工具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通过扩募提升资产分散性,降低集中性风险[4] - 政策层面积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发行REITs,简化扩募申报流程,各方参与积极性显著提升[4] 提升运营效率机制 - 通过严格信息披露和市场检验倒逼运营机构提升效率[4] - 二级市场持续交易形成公开透明的“资产价格锚”,促进项目提升现金流、降低运维成本[5] - 扩募可打造专业化运营平台,实现规模效应和数字化升级,促使原始权益人形成“以终为始”投资经营思路[6] - “价值与资产运营效益挂钩”机制驱动基础设施领域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型[6] 市场未来发展与扩容预期 - “十五五”期间可进一步扩容底层资产,助力金融强国建设[7] - 资产类型将更为丰富,经营稳定可控、分红收益预期稳定的资产更易受青睐[7] - 财政部将公募REITs纳入社保基金投资范围,期待社保资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入市[7] - 建议逐步放开投资机构作为原始权益人,优化扩募审核程序,明确税收支持政策[8] - 预计未来2年发行数量和规模将稳定增长,多层次REITs市场将逐步建立[8] 当前市场配置价值 - 从宏观流动性、政策端、资产端和资金端观察,部分公募REITs已具备较高配置价值[12] - 现金流逐步恢复为产品提供坚实支撑,当前价格相对内在价值可能存在低估,具有估值向上修复潜力[13] - 市场经历回调后部分项目估值泡沫被挤出,净现金流分派率已有较大幅度提升,部分项目具备3~5年的较高分红回报与估值修复潜力[13] - 价值回归需落实在宏观经济恢复预期及基础设施资产现金流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上[14] 投资者关注重点与资产类型 - 建议重点关注三类REITs资产:与民生需求高度相关、现金流稳定的稳健防御型;受益于政策支持的新基建型;运营效率持续改善、估值具备修复空间的传统基础设施型[15] - 核心思路从“博市场反弹”转向“重资产内在价值”,关键在甄别资产质量、估值合理性和运营方能力[15] - 可重点关注分红稳定、杠杆低、资产负债表整合良好的资产,如消费基础设施、保障性租赁房、市政环保等防御型板块,以及受益于数字化转型的数据中心[16] - 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目标与风险偏好,对于追求稳健分红的投资者,具备防御属性的行业板块更值得关注[16] 近期市场表现与调整原因 - 下半年公募REITs二级市场持续震荡下行,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相比年中1124.91点的高点下跌6.62%至1050.45点[19][20] - 部分产品回调幅度显著,华泰南京建邺REIT、易方达广开产园REIT自高点回调超过20%,另有23只产品回调超过10%[20] - 调整原因包括投资者止盈退出、部分产品二级分派率不足3%导致配置吸引力下降、A股上涨导致资金流出[20] - 市场供给端快速扩容时增量资金未能同步跟进,部分投资者短期博弈行为产生阶段性流动性压力[21] 市场情绪修复与资金流入预期 - REITs打新收益下滑或破发表明市场进入价值回归理性阶段[23] - 政策推动是情绪回暖重要条件,市场走势逆转关键在宏观经济持续恢复与底层资产经营实质性改善[23] - 在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公募REITs产品拥有4%至6%甚至更高的现金分派率,对保险资金有较大吸引力[25] - 2025年以来险资在REITs发行中的平均配售份额占比达到7.13%,较2024年的4.06%提升3个百分点,部分新产品险资配售比例超过15%[26] - 随着估值与流动性逐步修复,保险、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和民间资本有望入场,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