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独资车企

搜索文档
两个中国狠人,拯救7万亿特斯拉
创业邦· 2025-07-12 08:53
特斯拉中国市场突破 - 2018年前特斯拉在中国面临产能危机和销售困境,进口Model 3起步价高达49.9万元导致销量低迷[5][6][7] - 任宇翔2015年加入特斯拉后推动独资建厂模式,提出"技术独立性"和"产业链带动效应"理论说服中国政府[9][13][14] - 上海超级工厂获得三大优惠条款:土地价格1折(9.8亿元)、160亿元低息贷款(利率3.9%)、半年快速审批[18] 上海超级工厂建设 - 工厂从签约到投产仅用10个月,2年后贡献特斯拉全球50%产能并降低65%成本[20] - 朱晓彤负责具体建设和运营,创造3天立项选址、5个月完成审批的速度记录[35] - 2022年上海封控期间朱晓彤驻厂2个月,推动工厂单月交付10万辆,全年产量达75万辆[38] 特斯拉全球运营调整 - 2025年朱晓彤晋升为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接管全球制造业务,获34万股股票奖励[40][41] - 同期特斯拉市值跌破1万亿美元,主要因欧洲市场销量同比下滑37%[27][46] - 马斯克亲自接管欧美销售业务,但市场对其销售能力持怀疑态度[47][49] 特斯拉技术发展方向 - 公司启动Robotaxi研究,Neuralink实现瘫痪患者通过意念控制计算机[51] - 市场期待朱晓彤解决销售端问题,复制上海工厂的成功经验[52][55] - 当前主要矛盾从生产前端转向市场销售后端,面临中国新势力(如小米)和欧洲市场下滑的双重挑战[43][53]
两个中国狠人,拯救7万亿特斯拉
36氪· 2025-07-10 22:58
特斯拉中国战略与关键人物 - 2018年特斯拉面临产能危机和低良品率,中国市场月销量仅120辆,主要因进口Model 3起步价高达49.9万元[6][7][8] - 马斯克坚持独资建厂,通过任宇翔推动政策突破,2018年4月中国取消新能源车外资股比限制[9][16][19] - 任宇翔促成上海超级工厂落地,获得土地1折优惠(9.8亿元/86万平方米)、160亿元3.9%低息贷款及快速审批[19] - 上海工厂10个月建成投产,2年后贡献全球50%产能,成本降低65%,推动特斯拉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20][21][22] 任宇翔的贡献 - 作为特斯拉亚太区副总裁,利用上海人身份和政府关系能力推动高层会晤,提出"技术带动产业链升级"理论[14][15][16] - 主导上海工厂方案设计,在马斯克质疑时坚定推进项目[17][18] - 代表特斯拉签署上海工厂协议,打破外资车企合资模式[19] 朱晓彤的运营能力 - 2014年加入特斯拉,2018年负责上海工厂建设运营,创造3天立项、5个月审批、10个月投产的纪录[29][30][32] - 工作风格高效,每日工作18小时,封控期间驻厂2个月实现单月交付10万辆,2022年上海工厂产量达75万辆[33][34] - 2022年底调任美国提升弗里蒙特/得州工厂产能,2023年晋升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获34万股奖励[35][36][37] 特斯拉当前挑战 - 2025年Q2交付量预计38.94万辆,同比降12%,连续两年销量下滑(2024年179万辆降1.1%)[26][27] - 欧洲市场前5个月注册量暴跌37%,马斯克接管欧美销售业务引发市场质疑[41][42][43] -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小米等新势力冲击市场,朱晓彤推动Model 3/Y进入"新能源车下乡"目录[39][40] 未来发展方向 - 马斯克聚焦Robotaxi和Neuralink脑机接口等技术领域[45] - 朱晓彤全面接管全球制造业务,需解决销售端疲软问题[24][28][46] - 特斯拉市值跌破1万亿美元,市场期待朱晓彤复制上海工厂成功经验[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