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技术普惠化

搜索文档
外骨骼机器人转向消费级市场 探路高端养老机构落地
中国经营报· 2025-08-07 23:49
市场趋势 - 外骨骼机器人市场最明显的变化是从工业级转向消费级市场,工业级产品价格在十几万至几十万元,消费级产品价格已降至六七千元[1] - 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市场在2025年有望成为"消费场景应用爆发元年",呈现产品性价比提升、租赁模式兴起、企业融资加速等特点[5] 公司动态 - 傲鲨智能成立于2018年,参与过《流浪地球2》拍摄及杭州亚运会物流保障,2023年5月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2] - 公司产品线覆盖上肢、腰部、下肢、全身外骨骼,此前主打工业级市场,2023年7月推出首款消费级产品VIATRIX,正式进入民用市场[2] - 公司与大家保险集团合作,在北京阜成城心社区落地多款外骨骼产品,目标群体包括护工和老年群体[1][3] 产品应用 - 消费级产品VIATRIX采用AI步态算法,在走路、跑步、登山等场景提供腿部助力,用户反馈设备轻便且助力效果明显[3] - 工业级产品应用于能源矿业、物流仓储等领域,辅助工人完成弯腰、屈膝、负重等作业[2] - 公司计划拓展文旅领域市场,并在产品外观设计上提供多色选择以吸引年轻用户[4] 行业前景 - 外骨骼机器人从医疗康复B端市场拓展至辅助行走C端市场,受益于AI技术成熟和碳纤维材料推广[5] - 公司认为行业爆发点将从C端开启,通过与养老机构合作打造标杆案例并复制推广模式[3][4] - 按照中国"9037"养老规划,90%老年人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外骨骼在"享老"领域有重要应用场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