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端开放世界
icon
搜索文档
过去几年,厂商押注“开放世界”是陷阱吗?
钛媒体APP· 2025-11-10 13:08
开放世界游戏的市场认知转变 - 开放世界游戏从备受追捧的“小甜甜”转变为需要谨慎对待的“牛夫人”,行业热度显著降温 [1] - 研发侧,许多因《原神》成功而跟风的厂商在遭遇挫折后认识到自身能力不足 [2] - 需求侧,开放世界被证明并非必胜法宝,轻量化、碎片化娱乐占据更多用户时长,高品质沉浸感游戏吸引力相对下降 [2] 开放世界的核心魅力与高门槛 - 开放世界的核心魅力在于“动态无缝连接”带来的沉浸感,例如GTA和《荒野大镖客:救赎2》中无加载打断的虚拟世界体验 [3] - 沉浸感来源多样,开放世界只是其中一种,且门槛极高,对技术、素材、美术、优化要求远超线性游戏 [3] - “多端开放世界”将技术门槛提升了一个量级,涉及手机、PC、主机数据互通与适配,开发难度巨大 [4] 《原神》的成功路径与行业影响 - 《原神》的成功受《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影响,并创新性地选择了“多端互通的开放世界”这一无人敢碰的领域 [4] - 为实现多端互通,米哈游攻克了大量技术难关,包括手机端适配、云游戏延迟与画质优化等 [4][5] - 《原神》2020年10月上线后,于2021年迎来爆发,年销量达到几百亿级别,营收一度逼近甚至可能反超网易头部游戏 [5] - 其成功直接冲击行业格局,促使丁磊回归一线,并给腾讯带来压力 [5] 行业跟风尝试与失败案例 - 《原神》成功后,行业普遍将其成功归因于“开放世界+多端+二次元”组合,并试图复制 [6] - 然而除《原神》外,尚无大厂能做出成熟完整的多端开放世界产品 [6] - 完美世界《幻塔》被视为“半吊子”,与《原神》在无缝体验、内容打磨和营收上存在差距 [6] - 库洛游戏《鸣潮》营收约为《原神》的1/4到1/5,远未达到同等量级 [6] - 网易《无限大》核心团队来自米哈游已取消的PJSH项目,其最终成功与否仍存疑问 [7] 开放世界的战略定位与跟风陷阱 - 对于头部大厂,开放世界是“不容错过的未来方向”和“必选项”,而非“可选项”,是必须争夺的战略品类 [2][7] - 真正的陷阱在于行业严重低估了多端开放世界的难度,以及跟风厂商的浮躁心态,缺乏技术积累与长期打磨产品的耐心 [7][8] - 米哈游的成功是奇迹,结合了创始人的审美、长期技术积累、啃硬骨头的决心和耐心,这些是跟风者所欠缺的 [7] 厂商内部实践面临的挑战 - 许多厂商基于公司3到5年战略进行“防御性立项”,担心错过市场机会 [10][11] - 开发过程中面临缺乏经验、人才储备不足、管线工具与传统工作流程冲突、人员培训后流失、制作成本激增等多重内部管理挑战 [12] - 最终产品往往因技术沉淀不足、时间紧迫而妥协,沦为低配版游戏,测试数据不佳后被迫改回熟悉的MMO模式,但仍难逃失败命运 [13] 开放世界游戏的设计反思 - 若游戏仅有“开放世界”和“角色扮演”作为宣传点,而缺乏核心玩法支撑,则开放世界可能成为减分项 [14] - 常见设计问题包括:玩家赶路耗时过长、世界增大但玩法重复单一、角色升级方式设计失败导致无聊循环 [14] - 开放世界应是“锦上添花”,在已有优秀剧情或玩法基础上增强沉浸感,而非本身作为核心卖点 [15] - 开放世界被视为一个“容器”,若为填充垃圾内容而选择它则是“生产力陷阱”,若因内容过多需要承载则是“版本答案”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