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费上涨

搜索文档
大学学费,涨了
虎嗅· 2025-09-18 07:23
上大学,放在过去,毫无疑问意味着稳定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众多中国家庭都愿意把钱花在高等教育上,因为这是最可靠的一次 人生投资。 今天,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众所周知,本科生早已不再具有稀缺性,研究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张,招聘市场甚至出现了"学历倒挂"。 同时,学费却在上涨。部分专硕学费高达20多万元,远超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 教育的账本正在被重新计算。对一些中产家庭来说,它依旧是一项长期投资;但对低收入家庭而言,可能意味着债务与负担。 学费上涨的现实 自2023年起,全国高校迎来了一轮罕见的集中涨价。上海、吉林、四川等地相继发布公告,从当年秋季起调整公办高校新生学费。 上海是这股风潮的缩影。2023年,华东理工大学把部分理工科和体育类专业的新生学费提高到每年7700元,涨幅超过五成。上海电力大学的理工科调到 7000元,经济学、文学类也升到6500元。 到了2025年的夏天,这一趋势扩散到更多地区,已有二十多个省份陆续跟进,超百所高校学费集体上涨,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 有人说,"5000元的大学时代"就此落幕,新的收费标准正在逼近"万元门槛"。 比如: 太原理工大学工科专业学费从6000元 ...
新信号出现,大学学费“集体涨价”
36氪· 2025-07-28 08:14
高校学费上涨趋势 - 2025年超几十所大学学费上涨,涨幅在500-20000元/年不等 [1] - 民办院校涨幅较高,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从50000元/年涨至68000元/年(+18000元),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从85000元/年涨至105000元/年(+20000元) [2] - 公办院校涨幅相对平缓,如云南师范大学部分专业年涨500-800元,太原理工大学从6000元/年涨至8970元/年(+2970元) [2][3] 学费上涨历史背景 - 2023年已有高校调价,如华东理工部分专业学费涨幅达54%,上海电力大学理工科类学费上涨40% [5] - 吉林省规定部属高校学费上浮不超过15%,国家级一流专业学费上浮不超过10% [5] - 2006年国家发布限涨令但效果有限,2014年起全国学费标准全面提高 [8][9][10] 高校经费结构 - 高校经费三大来源为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社会捐赠,公立高校超六成经费依赖政府拨款 [11] - 学费收入长期未调整,远低于实际培养成本,大学生数量增长加剧经费压力 [11] 学费上涨影响 - 学费每涨1000元,农村入学率下降1.2个百分点 [5]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49302元,乡镇居民为19605元,学费涨幅可能掏空普通家庭年收入 [5][8] 应对策略 - 申请国家助学贷款(2025年额度提升至1.6万元/年)及奖助学金(公办高校困难生覆盖率超20%) [13] - 优先选择公办高校及就业率高专业(如计算机、电子信息类),规避民办艺术类及中外合办高学费专业 [13][14] 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变化 - 2020年18岁人群高等教育入学率达59%,研究生比例达6.72%,学历溢价从1982年的150%降至2022年的30% [16][17][18] - 就业市场更看重实际技能(如媒体创作、营销销售、体制内协调能力),而非学历本身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