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历贬值
icon
搜索文档
不出3年,国内贬值最快的不是现金,而是这3样东西
搜狐财经· 2025-08-30 22:03
宏观经济与货币环境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30.29万亿元 同比增长8.3% [1] - M2规模为GDP的2倍 但7月CPI指数环比上涨0.4% 同比持平 显示物价走势平稳 [1] - 大量超发货币在金融体系空转 未大规模流向商品市场 市场投资和消费信心不足 [3] 房地产行业趋势 - 全国平均房价较2022年下跌超过30% 环京三四线城市如涿州廊坊跌幅超50% [5] - 国内房屋存量达6亿栋 足够容纳30亿人口 每年还有上千万套新建商品房入市 [5] - 老龄化加剧导致刚需购房减少 叠加居民收入下降 购房行为趋于理性 [5][6] 就业与教育行业 - 2025年应届大学毕业人数达1222万 70%以上年轻人可进入高校导致学历快速贬值 [8] - 大学教学与实际专业脱节 用人单位更倾向有经验者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持续 [8] 汽车行业动态 - 2025年数十家汽车品牌发起价格战 中档国产品牌降价2-3万元 进口品牌降价近10万元 [10] - 二手车贬值加速 某国产轿车一年内从24万跌至16-18万 [10] - 新能源汽车涌入导致市场过剩 科技企业跨界加剧价格竞争 中产购车需求萎缩 [10]
学历贬值又如何,民办大学赚疯了
36氪· 2025-08-20 21:51
学费通胀与民办大学盈利模式 - 国内大学学费普涨,民办大学部分专业年学费突破4万元,进入"万元时代"[5][6] - 民办大学净利率高达30%-32%,盈利能力堪比奢侈品爱马仕[8][21][22] - 学费涨幅分化明显:公办大学年涨500-2000元,民办大学涨幅常以万元为单位[24] 民办大学商业模式分析 - 商业模式本质为"扩招+高价+低成本"的升级版连锁零售,毛利率普遍超40%[9][38][41] - 通过并购加速扩张:中教控股2016-2024年持有高校从3家增至10家,融资成本从1500万飙至4.7亿[39] - 成本控制手段包括降低教师工资和设备投入,教育投入与毛利率呈反比[10][44] 行业历史与政策背景 - 1998年高校扩招政策催生民办高教集团,22家港股上市集团覆盖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17][19] - 公立大学财政压力加剧:2025年教育部高教拨款1143亿元,同比降4.7%[26] - 公立大学学费20年未涨导致实际培养成本缺口,倒逼学费调整[25] 市场现状与挑战 - 招生困境显现:20余所民办高校出现超100人缺额,部分学校缺额达数千人[48] - 学历贬值加剧:2022-2025年高校毕业生从1076万增至1222万,14%增幅导致就业竞争恶化[51] - 教育性价比下降:本科毕业生月薪6050元,57.8%低于6000元,而四年教育支出超10万元[52][53] 行业发展趋势 - 民办大学与职校生源分流:高教学历溢价消失推动学生转向就业导向的职校[54] - 资本市场看衰:中教控股近一年股价跌30%,新高教集团跌超25%[47] - 低质高价模式不可持续,多所民办大学已面临停办危机[49][54]
学历贬值又如何,民办大学赚疯了
36氪· 2025-08-14 10:44
学费通胀现状 - 大学学费普遍上涨 民办大学部分专业年学费突破4万元 足以掏空二三线城市普通家庭全年工资[1][2] - 民办大学学费涨幅以万元为单位 上海中侨艺术类本科学费达4.3万元/年 南京传媒学院播音专业总费用逼近5万元[10] - 公立大学涨幅相对温和 基本在500-2000元范围 但2025年教育部高教拨款1143亿元 较2024年预算执行额下降4.7%[10][11] 民办教育盈利能力 - 中教控股2025年上半年财年净利率达30% 宇华教育2024年净利率达32% 盈利能力堪比全球顶奢品牌爱马仕[3][8][9] - 民办大学毛利率普遍维持在40%以上 部分高校一度达到70%[3][20] - 行业采用"扩招+高价+低成本"商业模式 中教控股2016-2024年融资成本从1500万增至4.7亿元 旗下高校从3家扩张至10家[18][19] 商业模式本质 - 民办大学通过规模效应获利 与打造品牌效应的私立中学形成鲜明对比[14][16] - 教育产品相比标准化实物商品能获得更高溢价 成本控制主要通过降低教师工资和压缩设备支出实现[19][21][22] - 2018年高校并购政策放开后 行业通过收购实现扩张 但教育质量与毛利率呈反比关系[18][21] 行业发展困境 - 民办高校出现显著招生缺口 至少20所院校缺额超100人 部分学校缺额达数千人 覆盖广东/山东/湖南等多个省份[24] - 多所民办大学面临停办困境 包括南京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等疑似被强制停办[24] - 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 从2022年1076万人增至2025年1222万人 增幅超14%[25] 就业市场冲击 - 应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薪为6050元 其中57.8%月收入低于6000元[26] - 大学四年直接支出突破10万元 天价学费结合学历贬值使民办大学教育成为"亏本买卖"[5][25][26] - 资本市场表现低迷 近一年中教控股股价下跌30% 新高教集团跌超25%[23]
学历通胀的时代:大专开局,如何翻身
虎嗅· 2025-08-03 20:48
学历贬值与就业现状 - 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222万历史峰值,较2016年增长超60% [1] - 2024年16~24岁青年城镇调查失业率一度超过21% [1] - 清北毕业生应聘街道办、硕士竞争高校宿管等"大材小用"现象普遍化 [2] 销售岗位价值重估 - 销售岗CIER指数长期低于1.5,远低于互联网/金融行业(5-10)的竞争烈度 [8] - 贝壳平台顶尖10%房产经纪人年收入超30万,显著高于普通白领 [8] - Netflix纪录片显示多数白手起家企业家早期从事过销售工作 [10] 销售行业转型趋势 - 2015-2023年销售岗位要求"行业专业知识"的比例从32%升至67% [14] - 特斯拉销售需掌握新能源政策、充电网络等专业领域知识 [14] - 装修行业案例显示客户决策关键从"热情度"转向"专业增量"提供能力 [15] 销售职业核心能力 - 专业型销售需具备产品/行业/客户需求三重洞察力 [9] - 布尔迪厄理论指出"文化资本"形成的专业溢价是成交关键 [16][17] - 沟通力、判断力、抗压能力等软技能难以被AI替代 [18] 销售职业发展优势 - 销售行业遵循"一万小时定律",能力具备跨行业迁移价值 [21] - 一线销售出身的创业者更易精准捕捉市场需求 [22] - 直接交易属性使收入与个人努力呈明确正相关 [8][20] 行业选择策略 - toC销售领域存在低门槛翻身机会,toB销售需依赖资源壁垒 [32] - 信息平权时代传统"忽悠式"销售模式已失效 [12] - 汽车/医疗/教育/家装等高决策成本领域更需专业型销售 [14]
新信号出现,大学学费“集体涨价”
36氪· 2025-07-28 08:14
高校学费上涨趋势 - 2025年超几十所大学学费上涨,涨幅在500-20000元/年不等 [1] - 民办院校涨幅较高,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从50000元/年涨至68000元/年(+18000元),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从85000元/年涨至105000元/年(+20000元) [2] - 公办院校涨幅相对平缓,如云南师范大学部分专业年涨500-800元,太原理工大学从6000元/年涨至8970元/年(+2970元) [2][3] 学费上涨历史背景 - 2023年已有高校调价,如华东理工部分专业学费涨幅达54%,上海电力大学理工科类学费上涨40% [5] - 吉林省规定部属高校学费上浮不超过15%,国家级一流专业学费上浮不超过10% [5] - 2006年国家发布限涨令但效果有限,2014年起全国学费标准全面提高 [8][9][10] 高校经费结构 - 高校经费三大来源为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社会捐赠,公立高校超六成经费依赖政府拨款 [11] - 学费收入长期未调整,远低于实际培养成本,大学生数量增长加剧经费压力 [11] 学费上涨影响 - 学费每涨1000元,农村入学率下降1.2个百分点 [5]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49302元,乡镇居民为19605元,学费涨幅可能掏空普通家庭年收入 [5][8] 应对策略 - 申请国家助学贷款(2025年额度提升至1.6万元/年)及奖助学金(公办高校困难生覆盖率超20%) [13] - 优先选择公办高校及就业率高专业(如计算机、电子信息类),规避民办艺术类及中外合办高学费专业 [13][14] 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变化 - 2020年18岁人群高等教育入学率达59%,研究生比例达6.72%,学历溢价从1982年的150%降至2022年的30% [16][17][18] - 就业市场更看重实际技能(如媒体创作、营销销售、体制内协调能力),而非学历本身 [22]
“本升专”,揭露了未来饭碗真相
36氪· 2025-07-21 07:46
职业教育趋势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面向本科毕业生招生的规模从2022年的30人增长至2025年的135人,增幅达350% [1][6] - 该校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三个专业明确标注"只招本科生",每个专业招收45人 [2][3]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年累计招收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超150人,青岛市技师学院"大学生技师班"已开办15届,生源包括985/211高校毕业生 [9] 市场需求变化 - 高职院校就业率持续高于普通高校平均值,头部职业院校与大型国企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 [14] - 技术岗位供需失衡,平均1.5个技术岗位对应1名求职者,复合型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15][16] - 护理专业年学费5520元,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年学费4830元,显示市场对铁路、医疗等领域技术人才的定价标准 [3] 教育结构转型 - 传统"白领优于蓝领"观念被打破,职业教育成为部分本科生主动选择的第二学历路径 [5][14] - 学生选择动机包括兴趣觉醒(如转行烹饪/心理咨询)和行业趋势预判(如智慧健康养老专业) [12] - 教育体系正从学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强调培养"理论+实操"的复合型人才 [17][21] 学历价值重构 - 学历价值取决于社会稀缺性而非绝对数量,当前本科学历供给过剩导致边际效用递减 [19] - 部分传统热门专业(如仅适合考公的专业)市场需求疲软,而职业技术类专业呈现刚性需求 [19] - 技能竞赛获奖案例显示,职业路径可实现与传统学历路径同等的价值回报 [21]
“万元”学费时代,要来了吗?
36氪· 2025-07-16 21:11
全国高校学费上涨趋势 - 全国高校学费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公办院校涨幅多在500-2000元,民办高校部分专业单次上调万元[1][2] - 云南师范大学文科类专业今年普涨800元,新疆大学设计学专业涨幅达30%至7800元/生·学年[1]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艺术类本科年学费突破4.3万元,较去年上涨23%;南京传媒学院播音专业涨价1万元[1] 公办高校学费调整详情 - 云南省启动"基准学费+浮动机制"新政,平均学费标准提高500元,平均调整幅度约10.5%[4][6] -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文学、历史学基准学费由3400元涨至4200元,涨幅23.5%;体育学涨幅达32.4%[5][6] - 新疆大学设计学类专业从6000元涨至7800元;石河子大学艺术类专业从6000元涨至7800元[8][9] 民办高校及中外合办学费 - 华东理工大学中外合办专业学费拟从21000元/学年调整至40000元/学年,涨幅接近50%[10] -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中外合办专业学费从8万元、8.5万元飙升至10万元、10.5万元[10] - 昆山杜克大学学费涨至19万/年,四年总花费超百万元[11][12] 研究生学费上涨情况 - 东华大学金融专硕学费从8.4万元/年涨至10.9万元/年,2年学费高达21.8万元[14]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学费从21.80万元/全部涨至25.80万元/全部[15] - 多数名校专硕不提供校内住宿,北京租房2年花费约7.2万元[16] 学费上涨背景及影响 - 各地调整主因是办学成本提高,上海10所高校生均教育培养成本年均约6.4万元[21] - 教育部高等教育财政拨款逐年递减,2025年比2024年减少56538.73万元[28] - 高校面临生源减少压力,2023年撤销本科专业布点1670个,2024年撤销1428个[28] 学历价值与就业市场 - 2024年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历史峰值,预计2038年将达1445万人[33] - 大专应届生offer获取率56.6%,高于本科生的45.4%和硕博生的44.4%[33] - 上海铁路局校招专科生录取人数约3300人,是本科生(约1200人)的近三倍[34]
看到那个跑外卖的北师大硕士,我终于知道考研人数为什么又降了
洞见· 2025-07-14 18:55
教育观念转变 - 高学历不再等同于高收入,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2025年总报名人数仅388万人,创近十年新低[11] - 传统教育路径"读书好→上名校→拿铁饭碗"已不再适用,需转向培养综合能力和一技之长[76][77] - 学历是敲门砖但非发展保障,职场更看重学历外的实际能力如项目策划、沟通与自我推销[21][22][31] 职场能力需求 - 企业更关注将所学转化为实际产出能力,而非单纯学历背景[43][44] - 案例显示985硕士因仅专注考试而就业困难,缺乏项目策划、自媒体运营等实操技能[15][19][20] - 低学历者通过持续学习(如专业阅读、跨领域知识拓展)可实现职业晋升,反超名校背景同事[58][59][60][61] 成功案例对比 - "天才AI少女"罗福莉因实战能力突出(发表8篇ACL论文、参与阿里达摩院核心项目)获千万年薪offer,学历反成次要因素[35][36][37][38]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通过创业实践(自主设计、运营、抗风险能力)突破学历限制,打造商业成功案例[45][46][47][48][49] - 自媒体博主通过持续学习转型,从业余时间学习到拥有30万粉丝并拓展副业收入[66][67][68][69] 终身学习趋势 - 职业发展需每3-5年系统学习新领域以应对行业变化,停滞者易被淘汰[63][64] - 持续迭代能力比学历证书更能决定职业道路长度与广度[71][72] - 学习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包括知识应用、问题解决及适应变化的综合能力[53][73]
名校毕业生,「疯抢」保洁饭碗?
36氪· 2025-07-14 09:18
又到一年毕业季。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和企业用工难的矛盾,是每年七八月固定不变的热门话题。 不过,今年的互联网,话题发生了某种转变: "我一个大学生,你让我种地/养羊/进厂?狗都不干。" "干,狗不干我干。" 〓@小璇不悬 孔乙己的长衫说脱就脱,大学生的"尊严"说放就放。 事实上,2023年夏季毕业的大学生中,加入制造业岗位的比例已超过半数。近几年的实际就业数据显示: 大学毕业生,正在批量做蓝领。 随着时代发展,蓝领行业创造的新岗位也在不断增加。蓝领的薪资和职位晋升空间正在超越我们的认知。 对蓝领工作了解越多就越容易发现,大学毕业生投身蓝领行业带来的反差感, 其实源于我们过时的择业观,以及落后的想象力。 大学毕业生,正在批量做蓝领 当人们对大学生的刻板印象还停留在小镇做题家的时候,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经迭代到2.0版本了: 闯入一切可以闯入的职场。 干一切可以赚钱的工作。 〓@四字罐头. 如果说还有什么可以呼应开头"堂堂研究生"的身份,那就只能是结尾高呼"现在埋汰的我你爱答不理,明天卖羊的我你高攀不起"的宣言。 "狗不干我干"系列,有诸多赛道。 有进厂的。 毕业之前,抱着"我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能找不到好工作" ...
中国中产的坑,美国二十年前已经踩过一遍了(三)
虎嗅· 2025-07-12 22:00
美国中产家庭经济困境分析 双收入家庭的失业风险 - 双收入中产家庭比单收入家庭更容易陷入经济困境 因双方均暴露于失业风险下 1970年代单收入家庭年失业概率2.5% 而双收入家庭至少一人失业概率达4.9% [1][2] - 2000年代双收入家庭年失业概率升至6.3% 较1970年代单收入家庭高2.5倍 职场母亲增加导致家庭安全网消失 [3][6][7] - 2000年代美国劳动者非自愿失业概率增加28% 年轻父母因经验不足更易失业 [4] 家庭照护负担加重 - 85岁以上老人数量增速是65岁以下人口的6倍 出生率下降使年轻人平均赡养责任加重 [9][10] - 离婚率增长导致独居老人依赖子女 医院"早出院"政策使33%出院患者需家庭照护 约1200万家庭需承担此责任 [11][12][14] - 双收入家庭因照护家人失业后 破产概率是单收入家庭的2倍 [15] 中产女性经济地位变化 - 1970-2018年美国大学女性占比从41%升至57% 女性在律师、教授等传统男性主导行业取得突破 [16][17] - 1960年以来女性工资增速为男性10倍 但1990年代职场女性离婚率比全职母亲高40% [17][18] - 1981-2003年单亲母亲破产人数从3.1万增至20万 中产单亲母亲破产概率比低收入女性高60% [19][21] 多重风险叠加效应 - 失业、重大疾病和离婚三事件中 近50%破产家庭经历至少两种 风险事件可能同时发生 [22][23] - 信用卡债务从1968年不足100亿美元(经通胀调整)暴增至2000年超6000亿美元 增长60倍 [28] - 银行更倾向向财务困境家庭放贷 逾期还款者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滞纳金等隐性收费加剧债务负担 [31][33][36] 未来趋势挑战 - AI崛起加剧职业不稳定性 终身学习需求导致教育成本上升 学历贬值压力显现 [38][39] - 老龄化推高医疗成本 慢性病管理支出持续增长 离婚对财务冲击超出预期 [40][41] - 低利率环境下债务增加带来负向现金流 高息负债风险需警惕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