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废弃盐穴变身“超级充电宝”!这一产业,迎来投资热潮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1:01
行业技术与发展阶段 -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通过用电低谷压缩空气储存、用电高峰释放空气发电实现电力削峰填谷和可再生能源消纳 [1] - 该技术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 具有储能容量大 储能周期长 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及使用寿命长的核心优势 [4] - 行业正迎来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 进入发展新阶段和黄金发展期 [1][5] - 中国300MW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技术已日臻成熟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关键设备国产化率已突破90% [6][7] 项目规模与经济效益 - 中国电建肥城2×300MW(一期)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达36.4亿元 设计充电时长8小时 连续满功率发电时长6小时为国内最长 [2] - 项目预计年平均上网电量11.88亿度 可满足6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 每年节约标准煤约31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约60万吨 [2] - 压缩空气储能全寿命周期成本与电化学储能相比已具竞争优势 单位投资成本在6000元至7000元/千瓦且仍有下降空间 [1][7] - 预计到2027年单位投资强度将较当前水平再下降15%以上 投资回报周期有望缩短至8-10年 [8] 项目进展与产能建设 - 山东肥城项目为当前行业单井口径最大 运行压力最高的示范项目 占地221亩 利用地下1300米深处总容量90万立方米的盐穴 [2] - 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具备机组倒送电条件 2026年6月实现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3] - 全球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山东泰安350兆瓦盐穴储能项目已于2025年4月2日正式投运 [5]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4237万千瓦 累计装机突破7376万千瓦 压缩空气储能市场占比持续提升 [5] 资源条件与地理优势 - 肥城市为国内最大井矿盐生产基地 岩盐储量达52.2亿吨 形成46对盐穴 地下腔体总面积超2000万立方米 且每年新增盐穴约300万立方米 [3] - 盐岩具有良好的蠕变性 能在高压下自动密封微小裂缝 170个大气压的承压能力与超50万立方米的单穴储气容量满足大规模储能需求 [3] - 除盐穴外 压缩空气储能主流形式还包括地下洞穴 矿洞储能与地上储罐储能 [5] 政策支持与商业模式 - 国家和地方政策大力支持长时储能发展 超过20个省份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山东 甘肃 内蒙古等推出电力现货交易和电网辅助服务等政策 [8] - 山东省规定连续发电4小时及以上的盐穴储能容量补偿标准为锂电池储能的2倍 支持项目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赚取峰谷价差 [8] - 商业模式包括通过共享储能租赁 容量补偿 调峰容量市场形成容量型收益 以及参与现货市场或中长期市场赚取电价差形成电量型收益 [7]
废弃盐穴变身“超级充电宝” 压缩空气储能迎来投资热潮
证券时报· 2025-09-30 02:19
行业技术优势与定位 -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大规模长时物理储能技术,具有储能容量大、周期长、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及使用寿命长的核心优势 [4] - 该技术被认为是除抽水蓄能外最适宜GW级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储能技术路线 [4] - 全寿命周期成本与电化学储能相比已具有竞争优势,成本下降非常快 [1] 项目进展与规模 - 中国电建肥城2×300MW(一期)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达36.4亿元,是当前行业单井口径最大、运行压力最高的示范项目 [2] - 项目设计充电时长8小时、连续满功率发电时长6小时为国内最长,预计年平均上网电量11.88亿度,可满足6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 [2] - 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具备机组倒送电条件,2026年6月实现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3] - 全球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山东泰安350兆瓦盐穴储能项目已于2025年4月2日正式投运 [4] 资源条件与选址 - 肥城市是国内最大井矿盐生产基地,探明岩盐储量52.2亿吨,形成46对盐穴,地下腔体总面积超2000万立方米,且每年新增盐穴约300万立方米 [3] - 盐岩具有良好的蠕变性,能在高压下自动密封微小裂缝,170个大气压的承压能力与超50万立方米的单穴储气容量满足大规模储能需求 [3] 市场发展与投资热度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4237万千瓦,累计装机突破7376万千瓦,其中压缩空气储能市场占比持续提升 [5] - 行业进入"GW级"发展阶段,内蒙古乌兰察布1050MW/630MWh项目、甘肃酒泉百兆瓦级项目集群等重大工程相继落地 [5] - 关键设备国产化率已突破90%,极大降低了系统建设成本并缩短了交付周期 [5] 成本与经济性 - 目前压缩空气储能单位投资成本在6000元至7000元/千瓦,随着核心设备国产化率提升,成本仍具下降空间 [6]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单位投资成本将随规模化效应和技术成熟度提升而持续下降 [6] - 预计到2027年,单位投资强度将较当前水平再下降15%以上,投资回报周期有望缩短至8—10年 [7] 政策支持与商业模式 - 根据《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突破1.8亿千瓦,压缩空气储能将获政策和资金双重倾斜 [6] - 山东省规定连续发电4小时及以上的盐穴储能容量补偿标准为锂电池储能的2倍 [7] - 主要收益模式包括共享储能租赁、容量补偿、调峰容量市场等容量型收益,以及参与电力市场赚取电价差的电量型收益和辅助服务收入 [6] - 已有超过20个省份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山东、甘肃、内蒙古等推出了电力现货交易、电网辅助服务等多元化政策支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