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再生能源消纳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石油”改写能源版图
经济日报· 2025-11-11 08:37
国家政策与产业定位 - 氢能被写入“十五五”规划建议 成为国家支持的新经济增长点 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 国家能源局公示能源领域氢能试点首批名单 拟支持41个项目和9个区域开展试点 旨在推动产业由示范应用向规模化推广过渡 [2] 项目进展与产能规模 - 远景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 并获得全球首张ISCC可再生氨证书 [2] - 全球最大的绿色氢氨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将于11月底在吉林松原投产 构建“风光发电、绿电制氢、绿色合成氨醇”完整产业链 [2] - 截至2025年10月 中国累计规划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超800个 合计规划绿氢产能近900万吨/年 已建成产能超20万吨/年 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3] 应用场景与市场驱动 - 绿色氢氨醇成为主力应用场景和“绿色石油” 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交通、航运等领域 [2] - 绿色氢氨醇产业是连接绿电与终端应用的纽带 可将可再生能源电力转化为氢氨醇 作为工业原料或替代传统能源 是增加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总量的新路径 [4] - 到2035年 中国风电光伏总装机预计达36亿千瓦 还有19亿千瓦新增空间 绿色氢氨醇将成为消纳光伏风电的重要路径 [4] 技术优势与经济性 - 绿氢作为长期储能介质 可在极端条件下为电力系统提供韧性支持 绿氢合成甲烷、甲醇等绿色燃料可与绿氨一起成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 - 电解水制氢成本与2020年相比下降近50% 随着技术进步 在风光资源富集区 绿氢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预计到2030年左右 绿氢每公斤价格可能降至10元左右 在工业领域基本具备经济性 [6] - 绿氢与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对于提升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未来可能实现绿色电力与绿色燃料的东输并行 构建新型西能东输模式 [6] 技术挑战与创新方向 - 绿氢成本是达到可持续目标的关键 需要从目前的21元/公斤降到与灰氢成本相当 绿电制氢和二氧化碳捕集是两大“卡脖子”问题 [7] - 碱性电解槽通过工程化设计能适应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需求 公司以降低平准化氢成本为目标推进产品迭代 已进入海外10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7] - 低碳甲醇被提出作为绿氢的储运载体 1升甲醇的产氢量是1升液氢的2倍 并可利用现有加油站加注以提升经济性 [7] - 需打通大规模储运技术瓶颈以大幅降低氢气成本 未来将建立以液氢为储运介质的新能源电氢体系 [8]
综合施策助力智能微电网破局提速
中国电力报· 2025-11-07 10:36
文章核心观点 - 智能微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从试点探索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但规模化发展仍面临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及商业模式等挑战,需从完善政策标准、创新市场机制和拓宽融资渠道三方面发力以破解难题 [1][2][3][4] 政策支持与进展 - 国家层面政策持续加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建设一批智能微电网项目,国家能源局多项指导意见明确支持智能微电网发展并将其纳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方向 [1] - 政策明确智能微电网属于资源聚合类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等开展建设 [1] 商业化应用与实践 - 江苏、广东、山东等分布式能源集中省份已开展众多试点项目,覆盖居民、商业、工业园区、海岛等多类场景 [2] - 工业园区微电网项目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和高效利用,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海岛微电网项目解决了电力供应不稳定问题 [2] - 随着新能源和储能成本下降,智能微电网经济性显现,市场已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2] 发展面临的挑战 - 政策法规层面对智能微电网的产权归属、运营模式、责任划分缺乏明确界定 [2] - 技术层面存在顶层设计、统一接口规范和技术标准空白,影响设备兼容性和系统互联互通 [2] - 商业模式不成熟,缺乏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参与电力市场的实施细则缺失,收益来源单一,内部交易规则不清晰抑制市场活跃度 [2] 未来发展路径建议 - 完善政策法规,制定明确的备案核准管理办法,加快建立健全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统一设备接口、通信协议等技术标准,促进设备标准化和模块化 [3] - 创新商业模式,鼓励智能微电网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获取调频、调峰等收益,完善需求响应市场机制,明确参与电力市场的交易规则和价格形成机制 [4] - 加大政策支持,设立专项补贴如投资补贴、运营补贴以降低投资成本,完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以增强投资者信心 [4]
瀚蓝龙净三季报卓越,新增非电可再生能源考核利好生物燃料、绿色氢氨醇
东吴证券· 2025-10-20 17:31
好的,这是根据您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整理的总结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政策端新增可再生能源非电消费考核 利好生物燃料 绿色氢氨醇 绿色供热等领域[4][9][11] - 固废板块资本开支下降 自由现金流改善 分红提升 同时通过供热 IDC合作等方式提质增效促ROE提升[12][13][14][15] - 水务运营板块处于现金流拐点 市场化改革有望重塑成长与估值 被视为下一个垃圾焚烧板块[16][17] - 环卫装备新能源化渗透率加速 锂电回收等细分领域盈利能力改善[19][30][31] 政策跟踪总结 - 国家发改委发布征求意见稿 明确重点用能行业和省级行政区域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 分为电力和非电两类 非电类包含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 可再生能源制氢氨醇 生物燃料等 政策自2026年起实施[9] - 政策影响包括生物燃料 绿色氢氨醇 垃圾焚烧供热等非电利用领域受益 以及为垃圾焚烧发电 风电 光伏等绿电运营商提供"托底需求"[11] 重点公司跟踪总结 - **瀚蓝环境**:25Q1-3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 同比增长16% 剔除上年同期一次性收益后同比增长28% 其中粤丰环保并表贡献显著 25年6-9月贡献归母净利润2.4亿元[4] - **龙净环保**:25Q1-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53% 其中绿电业务贡献净利润近1.7亿元 成为最主要增量 储能业务1-9月累计交付电芯5.9GWh 新签订单76亿元[4] 固废板块观点总结 - 25H1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 毛利率提升2.9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下降0.6个百分点[4] - 25H1板块经营现金流净额69亿元(同比增长9%)资本开支38亿元(同比下降19%)简易自由现金流32亿元(24H1为17亿元)[4] - 25H1垃圾焚烧公司平均吨发(还原供热后)同比提升1.8% 吨上网同比提升1.2% 供热业务加速发展[4] - 多家公司分红比例显著提升 如绿色动力A+H分红比例达71.45% 军信股份分红比例达94.59%[13] 水务运营观点总结 - 水务板块24年分红比例为34% 参照垃圾焚烧板块自由现金流转正后分红比例提升路径 核心公司如兴蓉环境(24年分红比例28%)提升空间较大[17] - 水价改革推进 广州 深圳等核心城市自来水提价落实 有望保障合理投入回报 重塑成长与估值[17] 环卫装备行业跟踪总结 - 2025年1-8月环卫车总销量49577辆 同比增长3.20% 其中新能源环卫车销量8284辆 同比增长69.34% 渗透率达16.71% 同比提升6.53个百分点[19] - 重点公司市占率:盈峰环境新能源环卫车市占率29.16% 宇通重工市占率15.07% 福龙马市占率7.50%[23][27][28] 细分领域市场数据总结 - **生物柴油**:2025/10/10-2025/10/16 生物柴油均价8400元/吨 地沟油均价6713元/吨 考虑一个月库存周期测算单吨盈利为-100元/吨 周环比减亏26.7%[29] - **锂电回收**:截至2025/10/17 碳酸锂价格7.34万元/吨(周环比-0.2%)金属钴价格39.60万元/吨(周环比+10.3%)硫酸钴价格8.65万元/吨(周环比+22.7%) 测算单吨废料毛利为-0.004万元/吨 周环比改善0.342万元/吨[30][31][33]
20cm速递|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涨超2.8%,特高压与储能景气度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6:33
特高压与电网建设 - 特高压规划持续扩容,“青桂”直流工程转入可研阶段,采用±800千伏技术,建成后年输送电量约36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近七成,将显著提升西北新能源外送能力 [1] 储能行业景气度 - 国内储能行业维持高景气,9月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同比+205%/+171%,环比+8.45%/+11.97%,前三季度累计装机同比+19.3%/28.41% [1] 锂电材料价格 - 锂电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六氟磷酸锂国产/出口报价环比+13.67%/+14.67%,反映供需趋紧 [1] 可再生能源政策 - 可再生能源消纳政策将非电消费纳入考核体系,拓宽风电、光伏应用场景 [1] 新能源指数与ETF -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跟踪创新能源指数(399266),最大涨跌幅达20% [1] - 创新能源指数从市场中选取涉及清洁能源生产、存储及应用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重点关注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企业 [1] - 指数行业配置以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及相关设备制造为主,以反映新能源及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可再生能源消纳政策出台,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回调蓄势,中煤能源领涨
搜狐财经· 2025-10-16 13:59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及ETF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6日13:40,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下跌0.33%,成分股中中煤能源领涨5.49%,中国核建领跌7.27% [3] - 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下跌0.25%,报价1.21元,近1周累计上涨4.39% [3] - 该ETF盘中换手率为3.54%,成交158.42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额为616.84万元 [3]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政策 - 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3] - 方案计划提供超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倍增长 [3] 可再生能源消费政策动向 - 国家发改委发布征求意见稿,首次将可再生能源非电消费纳入强制性考核体系,允许可再生能源制氢氨醇等作为合规路径 [4] - 该政策标志着能源管理重心向电、热、氢、醇等多能协同转变,提升了绿色氢氨醇行业发展的确定性 [4] - 政策涵盖二氧化碳、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通过强化绿电直连与绿证交易职能,有望推动减排进程并释放非电绿电需求 [4] 稀土行业技术出口管制 - 中国商务部于2025年10月9日实施稀土相关技术出口管制,覆盖开采、冶炼分离、磁材制造等全产业链环节 [4] - 此举标志着管控从"资源"向"技术+供应链"双维度升级,强化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4] 央企现代能源ETF指数构成 -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选取50只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现代能源产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长江电力、国电南瑞、中国核电等,合计权重为47.72% [5]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1016
国信证券· 2025-10-16 09:56
重点推荐:社会服务行业(连锁餐饮) - 2025年9月餐饮品牌股价表现分化,呷哺呷哺(+33%)、百胜餐饮(+4%)、海伦司(+2%)涨幅居前,多数品牌下跌 [7] - 2025年上半年重点跟踪的连锁餐饮龙头收入同比增长16%,高于社零餐饮大盘增速(+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 [7] - 分赛道看,咖啡茶饮赛道表现最优,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33%,利润增长58%;西式餐饮收入增长9%,利润增长3%;大众餐饮收入增长3%,利润增长15%;火锅及食材收入下降2%,利润增长13% [7] - 2025年9月,咖啡(+2.3%)、包子(+2.0%)、湘菜(+0.8%)门店规模环比增长,酸菜鱼(-1.5%)、火锅(-1.3%)、麻辣烫(-1.3%)门店规模环比下降 [8] - 前10大品牌集中度(CR10)提升最快的赛道为披萨(31.3%,+1.4个百分点)、咖啡(26.4%,+1.3个百分点)、奶茶饮品(26.3%,+1.0个百分点) [8] - 2025年9月,西餐品牌塔斯汀、麦当劳、必胜客等门店净增数居前;茶饮咖啡赛道蜜雪冰城、库迪月度门店净增数超2000家 [8] - 核心品牌动态包括蜜雪集团3亿元收购福鹿家53%股权入局鲜啤赛道、幸运咖门店数突破8600家、古茗推出万店狂欢咖啡促销活动、小菜园2025年10月计划新开门店14家 [9] -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小菜园、古茗、蜜雪集团,中线优选美团-W、海底捞、百胜中国等 [9] 重点推荐:建筑行业(洁净室工程) - 洁净室工程是晶圆制造、芯片封装、服务器组装等AI算力全产业链扩产的刚需环节,厂务工程及洁净室投资通常占总投资的10-20% [11] - 全球成熟制程芯片扩产由供应链安全(中美脱钩)驱动,先进制程芯片扩产由AI算力需求驱动,台积电掌握全球90%的先进制程产能 [11] - 台积电2025年3月宣布在美国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规划总投资上升至1650亿美元,估算剩余工程总投资将达到350亿美元 [11] - 北美是未来洁净室工程潜力最大的市场,由于投资强度陡然上升,主力供应商工作负荷趋于饱和,新工程师培养周期长,订单溢出将成为必然趋势 [11] - 重点推荐圣晖集成,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增长70%,在手订单较上年末增长63%,营业收入增长39%,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2/2.06/3.05亿元 [12] - 重点推荐亚翔集成,受益于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重构,连续中标海外重大晶圆厂项目,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77/8.16/7.13亿元 [12] 常规内容:宏观与策略 - 2025年9月中国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8.3%,进口增长7.4%,贸易顺差904.5亿美元;1-8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6.1% [13] - 2025年9月中国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PPI同比下降2.3%,环比连续两个月为0 [13] 常规内容: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 - 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将可再生能源非电消费(如绿色氢氨醇)纳入强制性考核体系 [14] - 政策为绿色氢氨醇行业提供了制度性市场需求,建议关注金风科技、运达股份、三一重能等产业链相关标的 [14][15] 常规内容:化工行业(农化) - 钾肥供需紧平衡,截至2025年9月底国内氯化钾港口库存为172.92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35.60万吨,降幅为43.95% [16] - 2025年9月底国内氯化钾市场均价为3237元/吨,同比涨幅34.82%;巴西1-8月氯化钾进口量达1010万公吨,创历史新高 [16] - 磷矿石资源稀缺性凸显,湖北市场30%品位磷矿石船板含税价1040元/吨,高价区间运行时间已超2年 [17] - 磷肥国内外价差保持高位,2025年9月30日磷酸一铵海内外价差约1370元/吨,磷酸二铵价差约1409元/吨 [18] - 农药行业下行周期见底,草甘膦价格持续上涨,2025年10月14日华东市场参考价2.77万元/吨,较4月初上涨4500元/吨,涨幅19.40% [19] - 投资建议钾肥重点推荐亚钾国际,磷化工重点推荐云天化、兴发集团,农药重点推荐扬农化工 [19][20] 常规内容:公司研究(小商品城) - 小商品城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3.48亿元,同比增长39.02%,归母净利润17.66亿元,同比增长100.52% [21] - 公司三季度毛利率45.41%,同比提升15.3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96.05亿元,同比大幅增加2021.98% [22] - 业绩增长受益于全球数贸中心招商带来的入场资格费收入以及义支付跨境支付业务发展,前三季度跨境支付交易额突破2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35% [21][22] 常规内容:公司研究(京东集团) - 预计京东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2939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京东零售收入预计增长11%,新业务(外卖)收入预计增长230% [23] - 预计三季度GMV增速15%左右,用户购频保持强劲增长,今年3-4月获取的首批外卖新用户中,截至7月已有40%转化为主站用户 [23][24] - 预计三季度Non-GAAP净利率1.4%,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但外卖业务单位经济效益(UE)持续改善 [24] - 调整2025-2027年公司收入预测至13348/14197/14882亿元,经调净利预测至298/408/567亿元 [25] 市场数据 - 2025年10月15日A股主要指数全线上涨,上证综指涨1.21%至3912.20点,深证成指涨1.73%至13118.75点,创业板指涨2.06%至3776.30点 [2] - 当日A股市场成交金额合计,沪市9615.52亿元,深市11113.06亿元 [2] - 2025年10月16日全球主要市场指数,恒生指数涨1.84%,道琼斯指数持平,纳斯达克指数跌0.48% [4] - 商品期货市场,黄金涨2.10%至962.24,白银涨4.14%至12200.00,ICE布伦特原油跌1.46%至62.39 [26]
中信证券:绿色氢氨醇拟纳入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08:23
政策核心内容 - 发改委提出建立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与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 [1] - 政策明确将绿色氢氨醇消费计入非电消纳比重考核 [1] - 该项制度是首个将非电领域系统纳入可再生能源消费目标的政策 [1] 政策影响与行业前景 - 政策将有效推动高耗能行业绿色转型 特别是钢铁 化工等工业领域绿氢替代路径的落地 [1] - 随着绿氢氨醇需求端政策拐点的到来 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1] 投资关注方向 - 建议关注电解槽等绿氢核心装备供应商 [1] - 建议关注在绿色甲醇项目投资与工艺创新方面具备领先优势的企业 [1]
废弃盐穴变身“超级充电宝”!这一产业,迎来投资热潮
证券时报· 2025-09-30 15:56
压缩空气储能行业概述 -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通过用电低谷压缩空气储存、用电高峰释放空气发电的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 [1] - 行业正迎来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 并成为能源领域的研究和投资热点 [1] - 近两年成本下降非常快 全寿命周期成本与电化学储能相比已具有竞争优势 [1] 山东肥城示范项目详情 - 项目总投资达36.4亿元 是当前行业单井口径最大、运行压力最高的示范项目 [4] - 设计充电时长8小时、连续满功率发电时长6小时 预计年平均上网电量11.88亿度 可满足6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 [4] - 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1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约60万吨 [4] - 项目占地221亩 利用地下1300米深处两个总容量90万立方米的盐穴作为储气库 电网低谷时每小时可消纳77万度电 [4] - 根据计划 项目将于2025年底具备机组倒送电条件 预计2026年6月份实现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5] 资源禀赋与地理优势 - 肥城市是国内最大的井矿盐生产基地 已探明岩盐储量达52.2亿吨 长期采矿形成46对盐穴 地下腔体总面积超2000万立方米 且每年新增盐穴约300万立方米 [5] - 盐岩具有良好的蠕变性 能在高压下自动密封微小裂缝 其170个大气压的承压能力与超50万立方米的单穴储气容量满足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需求 [5] - 废弃盐穴凭借独特地质优势成为压缩空气储能的理想载体 [5] 行业发展与投资建设 - 压缩空气储能核心优势在于储能容量大、储能周期长、投资成本相对较低以及使用寿命长 被认为是最适宜GW级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储能技术路线之一 [7] - 2021年9月国际首套1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在肥城成功并网发电 为国内首个压缩空气储能商业电站 [7] - 2025年4月2日全球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山东泰安350兆瓦盐穴储能项目正式投运 [7]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4237万千瓦 累计装机突破7376万千瓦 其中压缩空气储能市场占比持续提升 [8] - 中国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关键设备国产化率已突破90% [8] 经济性与成本趋势 - 目前压缩空气储能单位投资成本在6000元至7000元/千瓦 随着核心设备国产化率提升成本仍具下降空间 [10] - 2025年至2027年单位投资成本预计将随着规模化效应和技术成熟度提升而持续下降 [10] - 预计到2027年压缩空气储能的单位投资强度将较当前水平再下降15%以上 投资回报周期有望缩短至8—10年 [11] 政策支持与商业模式 - 根据《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规划 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突破1.8亿千瓦 压缩空气储能将获得政策和资金双重倾斜 [10] - 山东省出台政策明确支持储能项目参与电力现货市场 并规定连续发电4小时及以上的盐穴储能容量补偿标准为锂电池储能的2倍 [11] - 已有超过20个省份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 山东、甘肃、内蒙古等推出了电力现货交易、电网辅助服务等多元化政策支持 [11] - 商业模式主要包括容量型、电量型以及电力辅助服务 通过共享储能租赁、容量补偿、调峰容量市场以及参与现货市场赚取电价差等方式形成收益 [10]
废弃盐穴变身“超级充电宝” 压缩空气储能迎来投资热潮
证券时报· 2025-09-30 02:19
行业技术优势与定位 -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大规模长时物理储能技术,具有储能容量大、周期长、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及使用寿命长的核心优势 [4] - 该技术被认为是除抽水蓄能外最适宜GW级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储能技术路线 [4] - 全寿命周期成本与电化学储能相比已具有竞争优势,成本下降非常快 [1] 项目进展与规模 - 中国电建肥城2×300MW(一期)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达36.4亿元,是当前行业单井口径最大、运行压力最高的示范项目 [2] - 项目设计充电时长8小时、连续满功率发电时长6小时为国内最长,预计年平均上网电量11.88亿度,可满足6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 [2] - 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具备机组倒送电条件,2026年6月实现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3] - 全球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山东泰安350兆瓦盐穴储能项目已于2025年4月2日正式投运 [4] 资源条件与选址 - 肥城市是国内最大井矿盐生产基地,探明岩盐储量52.2亿吨,形成46对盐穴,地下腔体总面积超2000万立方米,且每年新增盐穴约300万立方米 [3] - 盐岩具有良好的蠕变性,能在高压下自动密封微小裂缝,170个大气压的承压能力与超50万立方米的单穴储气容量满足大规模储能需求 [3] 市场发展与投资热度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4237万千瓦,累计装机突破7376万千瓦,其中压缩空气储能市场占比持续提升 [5] - 行业进入"GW级"发展阶段,内蒙古乌兰察布1050MW/630MWh项目、甘肃酒泉百兆瓦级项目集群等重大工程相继落地 [5] - 关键设备国产化率已突破90%,极大降低了系统建设成本并缩短了交付周期 [5] 成本与经济性 - 目前压缩空气储能单位投资成本在6000元至7000元/千瓦,随着核心设备国产化率提升,成本仍具下降空间 [6]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单位投资成本将随规模化效应和技术成熟度提升而持续下降 [6] - 预计到2027年,单位投资强度将较当前水平再下降15%以上,投资回报周期有望缩短至8—10年 [7] 政策支持与商业模式 - 根据《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突破1.8亿千瓦,压缩空气储能将获政策和资金双重倾斜 [6] - 山东省规定连续发电4小时及以上的盐穴储能容量补偿标准为锂电池储能的2倍 [7] - 主要收益模式包括共享储能租赁、容量补偿、调峰容量市场等容量型收益,以及参与电力市场赚取电价差的电量型收益和辅助服务收入 [6] - 已有超过20个省份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山东、甘肃、内蒙古等推出了电力现货交易、电网辅助服务等多元化政策支持 [7]
机构:国内储能市场有望进入价格拐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8:51
行业核心矛盾与价格趋势 - 储能行业基本面的核心矛盾在于储能系统端价格能否传导材料涨价并趋势持续 [1] - 2025年二季度澳洲东欧等地户储需求推动50/100Ah小电芯涨价3至5分/Wh 三季度280/314Ah大电芯陆续涨价1至2分/Wh [1] - 头部厂家国内储能系统价格近期开始见底回升 国内储能市场有望进入价格拐点 [1] 行业需求与景气度 - 头部电池厂2025年上半年订单饱满产能紧缺 部分厂家2026年储能电池订单已接近排满 [1] - 国内外储能需求超预期 行业景气持续 [1] - 全球风光装机容量将增长14倍 带动储能需求达到4000GW以上 [2] 产业链价值分配与盈利前景 - 电池厂及头部系统集成商将率先获得增量收益 [1] - 2025年国内储能业务有望逐渐摆脱不赚钱局面 盈利进入修复通道 [1] 储能功能与市场前景 - 储能功能多元化 是解决电力供需时空矛盾的利器 [2] - 电化学储能在碳中和背景下前景广阔 最重要下游应用场景之一是光伏配储 [2] - 储能分为户储工商储大储三类场景 实现功能有所差异 [2] 市场格局与增长动力 - 中美欧市场主导全球储能市场发展 新兴市场发展潜力大 [2] - 储能需求增长是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提升传统能源系统重构区域能源安全博弈共同作用的结果 [2] - 中国工商储及出海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AI+储能成为新增长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