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压缩空气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
国家能源局· 2025-08-01 15:33
点击 t 国家能源局 关注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 2025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 ◎编著 电 力 规 划 设 计 总 院 人民日斯出版社 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 编制单位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支持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汽车与储能分会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前 言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 关键一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储能发展,作出重大决策部 署。《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发展新型储能"。《中华人民共和国 能源法》指出"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 中的调节作用"。国家能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推动新型储能技术 创新和产业发展,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双碳"战略实施。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组织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中 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研究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形势,全面 梳理 202 ...
云南能投(002053) - 2025年7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9 19:46
盐业相关 - 公司全资子公司云南盐业制盐装置目前实际产能可达180万吨/年 [2] - 60万吨/年制盐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增加20余万吨制盐产能 [2] 业务转型相关 - 公司传统业务为盐业,2015年后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成为控股股东,在其支持下新能源业务迅速发展 [3] 新赛道研究相关 - 公司积极推进昆明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等新赛道发展 [3] 储能技术指标相关 - 空气压缩储能转换效率在70%左右 [3] 成本控制相关 - 公司新能源集控中心已实现硬件与数据双落地,未来将加强已投运项目精细化运营管理和成本控制 [3] 战略规划相关 - 公司锚定绿色能源发展战略,已启动“十五五”战略规划编制工作 [3] 项目建设相关 - 2025年全力推进67万千瓦风电扩建项目及会泽8.5万千瓦光伏项目等增量新能源项目建设,马龙竹园5万千瓦光伏项目已于4月30日全容量并网发电 [4] - 积极推进富源县南冲风电场等31.25万千瓦风电项目及马龙区色甲2万千瓦光伏项目等新获取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加大资源排查,争取项目资源 [4]
无惧“烤”验筑防线 中国华能多向发力保供电
中国能源网· 2025-07-17 17:09
电力保供措施 - 华能山东公司56台燃煤机组全力运行,日发电量达3亿千瓦时,在山东省电力保供中发挥主力军作用[1] - 华能滨州85万千瓦光伏项目单日最高发电量622万千瓦时,单月最高1.25亿千瓦时,通过无人机巡检保障设备稳定运行[1] - 华能甘肃公司11家火电企业28台机组全容量并网,清洁能源通过智慧运维平台实现多能互补,库存煤可满足30天以上需求[2] - 华能北方公司7月上半月累计发电量41.9亿千瓦时,通过专项排查强化高温防控[3] - 华能蒙东公司下属伊敏煤电增加铁路巡检频次,海拉尔热电厂建立气象联动机制并开展极端天气演练[4] 新型储能技术应用 - 华能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用电高峰时段调整至每日两充一放模式,响应电网集中调度需求[6] 区域电力负荷数据 - 山东电网负荷多次刷新历史纪录,华能山东公司承担主力保供角色[1] - 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1.52亿千瓦,创年内第三次历史新高[6] 设备管理优化 -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实施机组可利用率提升计划,通过精细化运行和设备改造保障供电[2] - 华能甘肃新能源公司构建风光水储氢设备健康数据库,西固热电公司严格监控关键部位温度并优化负荷分配[2] - 华能珞璜电厂优化煤场管理及接卸调度,加强码头巡视和水位监测[4]
云南集中共享储能技术路线较为单一,下一步以全钒液流、压缩空气储能等为主
云南省储能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底 云南省投产并网新型储能498 7万千瓦 技术路线全部为磷酸铁锂 [1] - 集中共享储能项目24个 装机455 5万千瓦 占已投产总量的91 3% [1] - 在建集中共享储能项目11个 装机230万千瓦 技术路线仍以磷酸铁锂为主 [1] 储能技术路线调整方向 - 当前技术路线单一 下一步将推动集中共享储能多元化发展 [1] - 鼓励采用全钒液流 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 实现短时与长时储能结合 [1] 行业动态关联信息 - 云南已实现600MW/1 2GWh单体规模最大集中式共享储能项目并网 [1] - 省内首家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显示商业模式创新 [1] - 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拟优先调用储能资源 [1] 产业服务平台 - 联盟官微提供政策 项目 企业及市场活动信息 [2] - 联盟官方渠道支持入会 产业交流及活动对接服务 [3]
【圆满落幕】多元储能技术构建新生态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
势银能链· 2025-07-16 11:44
大会概况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于7月15日在银川立达深杭国际酒店举办,主题为"构建长时储能'新'生态",旨在搭建高端交流平台,汇聚产业链各方探讨发展方向与战略布局[4] - 大会由银川市兴庆区政府、银川市科学技术协会、苏银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指导,势银与上海电气储能科技联合主办,新氢动力、宁夏氢能等企业冠名支持[4] - 会议设置【压缩空气/熔盐/氢储能专场】和【液流电池专场】两大技术论坛[4][26]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 技术发展方向:功率从300MW迈向660MW等级,采用压缩机+发电机/电动机+透平同轴布置,耦合光热/补热等综合应用场景,探索退役火电厂改造[10] - 产业化进展:2021-2024年项目规模显著增长,单机300MW示范电站并网,但面临系统性能提升、标准体系完善、成本下降等挑战[12] - 新型技术路径:与熔盐、导热油结合的压缩空气储能可实现热/汽/电三联供,提升能量转化效率[14] 熔盐储能技术 - 应用场景:覆盖光热发电、零碳园区、火电灵活性改造、钢铁行业负荷调节等领域,是实现"3060"目标的重要手段[14] - 具体价值:光热电站中可简化设备、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清洁供热领域可储存弃风弃光电能;工业领域可回收余热实现节能降耗[16] 氢储能技术 - 现状分析:电-氢-电转换效率约35%,适合大规模长时储能,但当前新能源渗透率不足制约其经济性[18] - 国内外案例:美国建成兆瓦级氢燃料电池数据中心,国内累计30KW以上示范项目超40个,最大装机200MW[20] 液流电池技术 - 全钒液流电池痛点:电解液价格昂贵、溶解度低;离子交换膜阻钒性能差;电极催化性能需优化[28] - 硫铁液流电池优势:原料成本可控、全液态电解质无相变风险、高温稳定性好,长时储能场景优势显著[30] - 关键材料进展:科润集团储能用质子膜NEPEM®-212性能超进口膜且价格低于50%,氢能用AEM膜已实现均质化[34] 液流电池系统挑战 - PCS技术瓶颈:现有IGBT变换器效率较低(单级98%/两级97%),电堆串联导致漏电流大、不均衡性加剧[38] - 行业共识:液流电池是唯一满足长时储能全部要求的技术路线,需重点突破高性能、低成本、长寿命目标[36] 圆桌讨论议题 - 多元储能技术融合:探讨未来5-10年细分路线发展潜力及规模化面临的机遇挑战[24] - 液流电池产业困境:分析政策影响、成本降低路径与能量密度提升方案[43] 研究成果发布 - 大会期间发布《势银长时储能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包含40页行业深度分析[8]
专家学者齐聚银川 共谋新能源转型发展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04:42
行业动态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在银川开幕,聚焦长时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发展路径及银川应用场景 [1] - 大会主题为"构建长时储能'新'生态",旨在搭建技术交流与产业对接平台,推动商业化应用难题解决 [2] -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强调高安全、长时储能技术是新能源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关键 [2] - 会上发布《势银长时储能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分析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等新型技术 [2] 技术发展 - 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现状被系统解析,提出安全性能强化与储能效率优化的关键技术路径 [2] - 蓝皮书结合2024-2025年前沿技术动态,从发展概况、政策分析和产业链趋势等方面提供行业参考 [2] 区域产业布局 - 银川将长时储能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突破口,打造"三都五基地"发展格局 [3] - 苏银产业园聚焦"两新一算"主导产业,已启动宝丰100GWh电池及储能集装系统示范项目,完成投资46亿元 [3] - 锦洋绿储100MW/200MWh储能电站已并网,新氢动力氢能装备项目加快建设 [3] - 银川着力构建新能源产业集群,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
重磅!陈海生等40余位专家盘点: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储能技术综述 - 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领域在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 - 中国保持世界储能技术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领域最活跃国家地位,SCI论文数、WIPO国际发明专利数、新增集成示范和产业化项目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 [2] - 新型储能装机功率首次超过抽水蓄能,标志着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2] 抽水蓄能技术 - 2024年抽水蓄能行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技术进入规模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新阶段 [6] - 基础研究重点包括水泵水轮机流动特性、机组设备与控制技术、系统调度和优化等方向 [6] - 关键技术突破包括大型电站工程建设技术、机组设计制造技术和系统集成及智能化运行技术 [7] 压缩空气储能 - 2024年中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实现100MW到300MW跨越式发展 [17] - 山东肥城国际首套300MW/1800MWh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实现并网发电,单机功率、系统效率和储能容量创国际纪录 [27] - 2024年新增拟建/在建/并网压缩气体储能项目共计37个,规模累计达11.78GW [27] 锂离子电池 - 2024年锂电池储能技术以大容量、高安全、低成本为主线发展 [51] - 磷酸铁锂电池是主流技术路线,500Ah以上大储能电芯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51] - 固态锂电池储能研究与应用取得显著进展,正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应用 [51] 钠离子电池 - 2024年是钠离子电池基础研究和示范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65] - 中科海钠推出能量密度165Wh/kg、循环寿命突破8000次的大容量钠离子电池 [69] - 大唐湖北100MWh钠离子新型储能电站建成投运,成为全球投产规模最大的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 [70] 液流电池 - 2024年中国成功交付/投运液流电池储能项目35个,总装机规模超过0.62GW/2.50GWh [64] - 全钒液流电池项目占比约86.1%,吉林松原乾安中卉玉字共享储能电站成为严寒地区首套100MW/400MWh项目 [64] - 非氟膜产业化取得显著进展,成本较全氟膜降低约50% [63]
参会指南,建议收藏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LDESIC 2025)
势银能链· 2025-06-25 11:32
会议概况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将于7月2日-3日在银川立达深杭国际酒店举办,由银川市兴庆区政府、苏银产业园指导,势银(TrendBank)联合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2] - 大会面向全行业开放免费参会,并免费发布《2025势银长时储能产业发展蓝皮书》 [2][5] - 会议包含开幕式、压缩空气/熔盐/氢储能专场、液流电池专场及闭幕式晚宴,议程涵盖技术研讨、圆桌论坛及产品发布 [4][5][6] 会议议程 - **开幕式**(7月2日下午):包括政府及企业致辞、主题演讲(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长时储能价值体现等)、蓝皮书发布及固态氢储能产品发布仪式 [5] - **技术专场**(7月3日): - 上午:压缩空气储能、熔盐储热、氢储能技术专题演讲及圆桌论坛 [6] - 下午:液流电池产业链发展、关键材料(离子交换膜、碳电极)及商业化路径探讨 [6] - 闭幕式晚宴将发布长时储能产业奖项 [6] 参会信息 - 签到需通过势银活动小程序完成实名认证,使用本人手机号获取二维码 [7][8][13] - 会议用餐需支付500元/人(含餐券),或选择不含餐券的免费门票 [7] - 协议酒店(银川立达深杭国际酒店)提供350元/间夜的大床房/双床房(含双早) [20] 行业参与方 - **企业代表**: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新氢动力科技、国鸿氢能、氢璞创能、中和储能等 [5][6] - **学术机构**:香港科技大学赵天寿教授、沈阳建筑大学李强教授等参与技术分享 [5][6] - **联合发布方**:杭州储能行业协会与势银共同发布产业蓝皮书 [5] 技术焦点 - **氢储能**:固态金属储氢系统、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开发 [5][6] - **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电堆技术、硫铁液流电池安全性优化 [6] - **多元储能融合**:压缩空气与熔盐储热耦合技术、多能耦合供能方案 [6] 其他信息 - 会议期间银川天气以多云为主,气温24~39℃ [25] - 周边住宿推荐润泽华洋酒店、沙美假日酒店(无协议价,需自行预订) [23][24]
盐穴里藏着“超级充电宝”! 中国能建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重塑绿色发电新格局
环球网· 2025-06-21 20:59
项目概况 - 中国能建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电站是世界在建的最大单机功率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也是公司首个商业化压气储能项目,年发电量高达4.6亿度,相当于20多万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 [1] - 项目利用地下废弃盐穴作为储气库,通过压缩空气和储热技术实现电网"削峰填谷",显著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3] - 项目计划2025年内实现首次并网暨全容量发电目标,建成后将提高区域电网供电可靠性,助推山东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 [5] 技术突破 - 项目攻克了一系列核心技术难题,实现关键设备100%国产化,在系统集成、关键工艺、装备装置、储气技术、智能运维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 [3] - 采用"非补燃"先进技术路线,是全球首个实现该技术工程化落地的项目,技术体系在全国乃至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3][5] - 核心技术包括利用盐穴储气、地面储热罐储存压缩热量,通过高压空气驱动透平发电机组实现能量转换 [3] 市场前景 - 压气储能技术在能源清洁化、低碳化浪潮下市场前景广阔,已吸引美国、荷兰、南非等国投资方或能源主管部门关注 [4] - 公司计划以技术为核心向全球输出包含上下游产业链的整体方案,打造中国绿色能源名片 [5] - 项目对推动我国新型储能产业的商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可应用于全球其他国家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3][5]
正略管理咨询:能源行业“十五五”发展的四大趋势
能源行业"十五五"规划核心观点 - 能源"十五五"规划是碳达峰攻坚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关键期的战略导向,需统筹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及全国统一能源市场体系 [1] - 规划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对建设能源强国至关重要,聚焦四大发展趋势:绿色低碳转型、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能源互联网成型、能源安全与国际竞合 [1][7] 趋势一:绿色低碳转型 - 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深化:煤炭减量替代与CCUS技术为重点,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自给率保持50%以上 [2] - 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提升:风电、光伏装机将突破12亿千瓦,氢能/储能规模化应用加速电力系统向"源网荷储"一体化转型 [2] - 可再生能源技术突破:钙钛矿电池商业化应用,深远海风电成新热点,水电调峰/储能效能提升,生物质能多元化发展 [2] 氢能与储能发展 - 绿氢制取技术取得关键进展,电解水制氢成本降低,氢燃料电池汽车续航提升且成本下降 [3] - 储能技术多样化:锂电池性能提升成本降低,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商业化,长时储能技术突破 [3] 趋势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 新能源消纳压力增大:年新增装机近3亿千瓦,需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 [4] - 系统构建重点:优化电网主网架与配网结构,提升调节灵活性,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突破构网型/长时储能等核心技术 [4] 趋势三:能源互联网与数字化 - 能源互联网成型:电力/天然气/热力网络互联互通,能源路由器/智能电表等设备普及实现精准调控 [5] - 多能互补深化:电力-天然气/热力系统协同优化,分布式能源整合,用户参与能源交易 [5][6] - 技术驱动升级:新型储能成本下降,绿氢制备平价化,智能电网/虚拟电厂普及,区块链/AI赋能能源交易 [6] 趋势四:能源安全与国际竞合 - 国内安全升级:页岩气产量突破500亿立方米,致密油占比提至15%,电网抗灾标准强化,氢能管道/LNG应急体系建成 [7] - 国际竞争转向全产业链:主导绿氢/储能国际标准,推动"一带一路"新能源基地落地,布局非洲锂矿权益产能超3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