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单产调整

搜索文档
NASS vs. FSA —— 再论8月USDA报告
对冲研投· 2025-08-15 20:39
8月USDA报告分析 - 8月USDA报告将未知单产前景与理论已知种植面积进行置换,为后续天气扰动出现时对单产调整预留空间 [4] - 除北达科他州与内布拉斯加州外,其余主产州单产均上调,部分主产州单产预估创历史新高 [5] - 7月主产州累计降雨位于历史同期较高分位(约100-200毫米),多数产区平均最高气温位于历史中位水平(约27℃-32℃) [5] 单产调整与天气风险 - 过去20年间8月单产预估与最终单产之间无明显高估或低估倾向,调整可能发生在9月、11月等月份 [7] - 8月上半月(0801-0814)产区降雨普遍较少,持续干燥天气消耗土壤墒情,平原地区近两周持续干热天气 [10] - 当前53.6蒲/英亩的高单产为后续天气风险下修单产预留空间,美豆平衡表可能进一步缩紧,CBOT大豆易涨难跌 [14] 种植面积预估差异 - 8月FSA报告大豆种植面积约7976万英亩,与NASS的8090万英亩预估差异仅100万英亩左右 [15] - NASS整合生产者调查、卫星遥感等数据形成统计性估计,FSA基于生产者申报的行政口径"认证面积",覆盖率非100% [16] - FSA将面积数据细分为Planted、Failed、Prevented-planting三类,NASS则分为播种面积(Planted)和收获面积(Harvested) [17][19] NASS与FSA面积推算 - 历年1月FSA最终种植面积与NASS最终种植面积比值基本在98%以上 [23] - 预计NASS口径下2025年大豆最终种植面积在8065-8479万英亩,均值8188万英亩,较6月面积报告下调约150万英亩 [27] 豆粕行情展望 - 豆粕定价路径取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关税削减达成将回归CBOT大豆定价体系,否则转向供需缺口逻辑 [28] - 若中美达成贸易协议,美豆大量进口将推升CBOT大豆与北美CNF报价,成本端定价主导利好豆粕期价上行 [28] - 若中美贸易关系未改善,国内依赖南美高价旧作大豆供应,年末至明年2月南美新豆上市前可能面临供应紧缺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