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
搜索文档
豆粕:震荡,等待USDA供需报告指引,豆一,贸易情绪反复,盘面震荡
国泰君安期货· 2025-11-09 2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上周(11.03 - 11.07)美豆期价涨跌互现,国内豆粕和豆一期价偏强震荡,受贸易情绪反复影响 ;国际大豆市场有美政府停摆、巴西大豆进口成本上升等情况 ;国内豆粕现货成交、提货量下降等,豆一现货价格稳中偏强 ;下周(11.10 - 11.14)预计连豆粕和豆一期价震荡,需关注贸易情绪和等待 USDA 报告 [1][5] 相关内容总结 期货价格表现 - 11月7日当周,美豆主力01月合约周涨幅0.2%,美豆粕主力12月合约周跌幅1.37% [1] - 11月7日当周,豆粕主力m2601合约周涨幅1.22%,豆一主力a2601合约周涨幅0.39% [1] 国际大豆市场基本面情况 - 美国政府停摆持续,出口销售报告暂停发布 [1] - 截至11月6日当周,2026年1月巴西大豆CNF升贴水均值周环比下降、进口成本均值周环比上升,盘面榨利均值周环比下降 [1] - 截至10月30日当周,2025/26年巴西大豆播种进度约47%,前一周36%、去年同期约54%,部分地区降雨多致农机作业受限 [1] - 11月7日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两周(11月8日 - 11月21日),巴西大豆主产区降水和气温基本正常,阿根廷大豆主产区降水偏少、气温“先偏低、随后逐步恢复正常” [1] 国内豆粕现货情况 - 截至11月7日当周,我国主流油厂豆粕日均成交量约9万吨,前一周日均成交约11万吨 [2] - 截至11月7日当周,主要油厂豆粕日均提货量约18万吨,前一周日均提货量约19.6万吨 [2] - 截至11月7日当周,豆粕(张家港)基差周均值约0元/吨,前一周约 - 0.2元/吨,去年同期约88元/吨 [2] - 截至10月31日当周,我国主流油厂豆粕库存约102万吨,周环比增幅8%,同比增幅约16% [2] - 截至11月7日当周,国内大豆周度压榨量约181万吨(前一周225万吨,去年同期186万吨),开机率约50%(前一周62%,去年同期53%);下周(11月8日 - 11月14日)油厂大豆压榨量预计约216万吨(去年同期194万吨),开机率59%(去年同期55%) [3] 国内豆一现货情况 - 东北部分地区大豆净粮收购价格报价区间3940 - 4040元/吨,较前周上涨0 - 60元/吨;关内部分地区大豆净粮收购价格区间4800 - 5040元/吨,较前周上涨100 - 180元/吨;销区东北食用大豆销售价格区间4440 - 4660元/吨,较前周上涨20 - 40元/吨 [4] - 11月3日晚间,中储粮呼伦贝尔储备有限公司自11月4日起开秤收购新季国产大豆,部分蛋白标准收购价略高于市场价 [4] - 周初农户借售心理松动、贸易商观望;周后期部分贸易主体收购心态恢复积极、农户继续惜售 [4] - 北方市场东北大豆走货速度尚可,南方市场终端豆制品需求平淡,下游按需采购,经销商走货偏慢 [4] 下周价格预测 - 预计连豆粕和豆一期价震荡,豆粕关注中方采购美豆进展和等待11月14日的USDA供需报告;豆一现货价格稳中偏强,盘面受贸易情绪影响 [5]
美国大豆滞销背后,是中国20年的绝地反击!
搜狐财经· 2025-11-09 19:44
说起大豆的事,总觉得像是一场拉锯战,表面上看是粮食买卖,其实却是产业链的较量。回想二十年前,中国大豆产业还处在被动挨打的阶段,那时候进口 量年年攀升,美国稳坐钓鱼台,出口大头全冲着中国来。 可如今,风水轮流转,美国中西部那些金黄豆田堆积如山,农民愁眉不展,中国这边却稳稳当当,进口来源多元化,自给率节节高升。这不是运气好,而是 实打实的二十年布局,步步为营,从依赖到自立,一点没含糊。 二十年前,中国大豆加工链条基本被国外卡脖子,那时候原料全靠进口,种子技术专利多在美国公司手里,国内榨油厂里,外资股份占大头,决策权也跟着 水涨船高。 可这依赖不是天生的,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贸易摩擦一上来,2018年中美关税战打响,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进口成本直线上升,美国货顿时没 了价格优势。那时候,美国出口商还觉得中国离不开他们,库存小幅波动而已,谁知这只是开始。 中国没坐以待毙,转头就把采购重心挪到南美去。巴西那边土地广,产量猛,2018年下半年,中国从巴西进口量就冲到5800万吨,甩开美国一大截。阿根 廷、俄罗斯也跟上,俄罗斯远东地区耐寒品种开发得不错,非洲一些国家开始小批量供应。 结果,2023到2024营销年 ...
关注南美天气情况,豆菜粕短期或宽幅震荡
华联期货· 2025-11-09 18: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国内大豆供应充足以及进口大豆榨利较差的情况下,预计豆菜粕短期或宽幅震荡为主 [3] - 单边建议豆粕2601支撑位参考2900 - 3000,套利暂观望,需关注南美豆产区天气、进口大豆到港、国内豆粕需求、中加和中美贸易关系等情况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面观点 - 美豆进口关税13%高于南美豆3%,市场预期美豆购买局限于国企油厂,流入压榨量有限,中国承诺本季购买1200万吨美豆,未来三年每年购买2500万吨,部分或进国储 [4] - 巴西中西部未来两周降雨良好利于大豆播种,拉尼娜现象可能持续至明年2月,需关注天气对南美大豆产量的影响 [4] - 国内进口大豆榨利普遍亏损,油厂挺价意愿增强,对豆粕价格形成支撑 [4] 期现市场 - 上周豆粕期货震荡偏强,因进口大豆榨利较差及中国进口美豆部分进国储;9月USDA报告中性略偏空,美农下调2025/26大豆单产预估,上调种植面积、压榨量,下调出口量,期末库存上调 [14] - 豆菜粕价差宽幅震荡,目前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建议暂观望 [20] - 豆粕1 - 5价差震荡偏弱,建议暂观望 [22] 供给端 - 截止到2025年9月18日当周,美国市场年度大豆净销售量72.4459万吨 [30]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压榨利润为2.15美元/蒲式耳,环比减幅7.73%,同比减幅33.02% [36] - 中国2025年9月大豆进口1286.9万吨,环比增加59万吨,同比增加149.8万吨,增幅13.17%;1 - 9月累计进口8618万吨,同比增433.1万吨,增幅5.29% [39] 需求端 - 报告展示了中国商品猪出栏均价、猪粮比、生猪自养利润、生猪外购利润、白羽肉鸡养殖利润、蛋鸡养殖利润等数据图表,但未作具体分析 [54][58][63] 库存 - 截至10月31日,全国港口大豆库存710.79万吨,较上周减少40.50万吨,减幅5.39%,同比增加160.05万吨,增幅29.06%;国内油厂豆粕库存115.3万吨,较上周增加9.84万吨,增幅9.33%,同比增加16.89万吨,增幅17.16% [69] - 截止到2025年11月7日,国内饲料企业豆粕库存天数为7.75天,较10月31日减少0.26天,降幅3.39%,较去年同期减少6.69% [72] - 截至10月31日,沿海地区主要油厂菜籽库存0万吨,环比减少0.6万吨;菜粕库存0.71万吨,环比持平;未执行合同为0.71万吨,环比减少0.3万吨 [74]
重新购买美国大豆!美国发现时代变了,中国已是平起平坐的对手
搜狐财经· 2025-11-09 14:18
中国决定恢复三家美国大豆企业向中国出口的资格,这意味着美国的大豆将重新进入我们的采购范围。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南海问题上频频挑起事端,推行"以台制华"政策,主动挑起贸易战,这些都是美国在遏制中国崛起的表现。美国也许在某些极端情况 下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但我们要知道,美国的"纸老虎"本性永远无法改变。 美国低估了我们如今的反制能力。美国加征关税,我们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反击;而且,我们还停止了购买美国的大豆,这使得美国的相关行业遭受了沉重打 击,导致美国政府饱受国内外批评。 我们还可以限制稀土的出口,这些资源是我们自己的,卖给谁完全是我们的自由。如今,我们的福建舰正式入列,标志着我们军事能力的提升,达到了空前 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又开始回到谈判桌前。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若你没有足够的实力,根本没有资格坐下来谈判。中美之间的谈判困难重重,这也证明了我们已经成为美国不能轻视的对手。甚至美国 总统都提出了"G2"这一说法,意味着在美国眼中,我们已经是一个强有力的对手。 目前,美国将贸易当作一种武器,时常对其他国家实施制裁。具体手段包括提高关税、设置贸易壁垒,甚至单方面终止与其他国家的各种合作。这种做法表 明,美国 ...
贪心砸了饭碗?巴西硬抬价,中国130万吨大豆瞬间流向阿根廷!
搜狐财经· 2025-11-09 06:45
市场格局变动 - 中国因贸易争端暂停大规模采购美国大豆,美国市场份额降至约20%,基本退出主要供应商行列[4] - 今年前八个月中国进口大豆7300余万吨,其中巴西占比高达71.6%,成为最受瞩目的供应方[6] - 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曾预计全年对华出口将突破1.1亿吨,创下历史新纪录[6] 价格策略失误 - 巴西供应商试图获取更高利润,巴拉那瓜港大豆价格一度比美国墨西哥湾产区每吨高出66.1美元,创近四年价差纪录[8] - 部分公司溢价达到每蒲式耳270美分,远超合理范围,并在销售季末期采取囤积策略[9] - 巴西供应商的决策基于对中国采购需求的误判,中国在大宗商品采购上始终遵循多元化原则[9] 订单转移与阿根廷机遇 - 阿根廷政府于9月22日宣布临时取消谷物出口预扣税,将大豆出口税率从26%降至零,提升价格竞争力[11] - 中国采购方迅速反应,两天内总计确认130万吨阿根廷大豆订单,约占月均进口量的三分之一[13][14] - 使用阿根廷大豆进行压榨,每吨可比巴西大豆多获利约200元人民币,预计11月即可装运[13] 市场反应与影响 - 130万吨订单转移给巴西业界带来巨大震动,行业协会不得不重新评估此前乐观的出口预测[16] - 巴西豆农面临库存积压困境,若按正常价格销售本可顺利完成年度目标[19] - 荷兰合作银行分析师曾预警巴西大豆溢价空间已接近极限,但未受供应商重视[19] 核心商业启示 - 国际贸易中任何试图利用短期优势获取超额利润的行为都可能付出长远代价[22] - 巴西将长期合作机会变成短期逐利行为,最终导致客户流失[23] - 在全球化的农产品市场,没有哪个供应商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面对中国这样注重供应链稳定性的采购方[24]
特朗普赚麻了,大豆可以出口到中国了,承认关税让美国人付出代价
搜狐财经· 2025-11-09 03:12
特朗普终于改口了! 这位曾经信誓旦旦说"关税是外国买单"的总统,在2025年11月初的一场采访中破天荒承认:"我认为他们可能的确正付出一些代 价。 "这句话像颗炸弹,直接把他在贸易战里编织了五年的完美故事炸了个窟窿。 巴西农民这下可忙坏了。 圣保罗港的装卸工人脚不沾地,看着一艘艘货轮满载大豆驶向东方。 有数据显示,光在2025年4月前半个月,巴西就往中国运 了40船大豆,总计约240万吨。 巴西大豆到岸价约580美元一吨,而加了高额关税的美国大豆要价高达1026美元,这笔账中国企业算得门儿清。 中国不 仅买,还早在巴西投了资,修建港口、铁路,让巴西大豆能更顺畅地运出来。 这套"备胎计划"可不是临时抱佛脚,从2018年中美第一轮摩擦时就悄悄布 局了。 这边巴西农场主笑得合不拢嘴,那边美国豆农的日子却冰火两重天。 2025年10月,美国伊利诺伊州一座储存了816吨大豆的粮仓突然坍塌,金黄豆子倾 泻而出。 这场景被社交媒体疯传,很多人觉得这简直是美国农业困境的象征:东西好,却卖不掉,只能眼睁睁看着积压、损坏。 为了安抚农民,白宫 内部曾讨论用100亿到140亿美元的关税收入来补贴农业,但这点钱比起农民的实际损失简直 ...
乌拉圭前10月出口额达113.56亿美元
商务部网站· 2025-11-09 00:59
乌拉圭《观察家报》2025年11月4日报道,乌拉圭今年前10个月出口额达113.56亿美元,同比增长4%,中国和巴 西是主要买家。牛肉居首位,达21.84亿美元,同比增长33%,主要销往美国、中国、欧盟、以色列和巴西。纸浆第 二,为19.6亿美元,因芬欧汇川一家纸浆厂停产检修而下降9%,主要销往中国、欧盟、美国、土耳其和韩国。大豆第 三,13.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主要销往中国、阿尔及利亚、埃及、英国和巴西。中国是乌最大出口目的地,出口 额为30.47亿美元,同比增长10%。巴西以16.73亿美元排名第二,同比下降13%。欧盟以15.06亿美元位列第三,增长 1%。 (原标题:乌拉圭前10月出口额达113.56亿美元) ...
能不能替代中国,美国大豆协会揭了特朗普的底
搜狐财经· 2025-11-08 22:03
近几年来,美国政府非常非常想打败和打倒我国,让我国在它面前服服帖帖、唯唯诺诺,从而让它能始 终站稳世界霸主的地位,对全球吆三喝四、颐指气使。 可截至目前,美国政府赢了吗?如意了吗? 根本没有!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今年的4月份悍然发起单边、霸凌的条款"对等关税",妄图借助关税来打压和讹诈对 包括我国在内的多国。 面对美国的歧视性和自私政策,大多国家是敢怒不敢言。个别国家是敢怒,但不敢付诸反制行动。可我 国呢,丝毫不退让,半点不畏惧,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坚决、强硬地予以反制和报复——美国提高关 税,我国也毫不示弱地同样跟进,哪怕面对美国高达145%的畸高、惊人的关税,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示 弱表现。 两国互不相让,激烈对抗,说实在的,不管是我国,还是美国,肯定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只不过 是,各自的损害程度有高低之别而已。 美国是很想打倒我国不错,可它得有能降服我国的利器和法宝才可以呀,可它有吗? 美国政府能要挟我国的利器,或许只有先进、高端的芯片了。这也是它一而再、再而三地收紧芯片出口 管制法案的原因和目的。 可是,美国政府利用芯片要挟住我国了吗? 一点儿也没有! 而今,美国的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已经彻底、干净、全部地 ...
阿根廷大豆一夜变脸!中国船队立马掉头,人民币成了救命稻草
搜狐财经· 2025-11-08 19:35
外汇储备持续下滑,九月中旬美元对比索汇率突破1:1500大关,央行三天内抛售11亿美元勉强稳住局 面。农业出口成为阿根廷获取外汇的核心渠道,大豆及其制品原本税率在24.5%到33%之间。 作为全球主要大豆出口国,阿根廷试图通过调整政策吸引国际买家。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大豆进口国,每 月需求约400万吨,主要来源包括巴西、美国和阿根廷,其中阿根廷占比约3.9%。在全球贸易环境中, 中国始终注重供应链多样化,以应对外部波动。 阿根廷经济在2025年面临多重考验,上半年通胀率超过65%,外债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接近40%。 九月二十二日,阿根廷政府颁布临时政策,将大豆、玉米、小麦及其制品出口税率降至零,直至十月三 十一日或出口申报额达到70亿美元。这一举措旨在快速注入外汇,缓解国内压力。政策出台后,中国企 业立即行动,当天订购至少10船大豆,次日追加相同数量,总量达130万吨以上。 船队从中国港口出发,前往阿根廷主要出口港如罗萨里奥,确保货物及时装载。这种响应速度体现了中 国采购体系的效率,与以往相比,此次贸易更注重价格优势,因为零税率让阿根廷大豆竞争力提升,远 低于原税负下的成本。 贸易过程中,人民币结算机制发挥关 ...
中国重启美豆进口,美国豆农为何笑不出来?问题出在美方
搜狐财经· 2025-11-08 19:11
中国恢复进口美国大豆,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启贸易",而是根据市场需求、供应链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做出的决定。不过,这对美国豆农来说并不一定是好消 息,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大豆国,依赖大豆的程度非常高,而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是全球主要的大豆出口国。此次,中国同意在2025年 底之前进口1200万吨美国大豆,但这一决定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 美国大豆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出油率高、供应稳定。美国农业依赖大规模的机械化种 植,使得单位成本远低于巴西。此外,巴西大豆的供应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例如,2023年,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巴西的大豆产量减少,导致价格一 度比美国大豆高出15%左右,迫使中国进口商转向美国大豆,以控制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恢复进口美国大豆并不是单方面的让步。作为交换,美国同意降低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自2025年11月10日起,累计税率将降低10个 百分点,并暂停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直到2026年11月10日。此外,美国还决定延长301条款下的关税豁免到2026年11月10日。 通过扩大农产品的 采购,中国也帮助缓解了美国共和党在农业重州(如爱荷华州)面临的选举压力,这对双方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