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心

搜索文档
中国哲学视域下人工智能发展路径的多维建构与范式创新
新华日报· 2025-08-13 06:02
中国哲学作为我国思想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的结晶。人工智能是新时代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机 制的新兴技术。精神力量可指引技术发展之追风逐日,技术进步亦回哺意识观念的与时偕行。哲学思想 与技术的互动互联,是人工智能发展不可或缺的思想阵地,也是中国哲学因时而变的现实要求。 克服伦理困境:基于"天地之心"的智能框架构建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指出,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应"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 道德"。"人者,天地之心也。"人机协作中人类需掌握伦理判断权,技术发展需保持人的主体性。 《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中强调"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机会均等",要求研发者遵循"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准则,在设计算法时以保护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推己及人、公平公正地保护 所有用户。 人脸识别和实名注册的普及,使个人数据滥用和隐私泄露问题频发。《数据安全法》提出"保障数据安 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此政策与中国哲学的"法治"理念高度契合。"法者,天下之程式也, 万事之仪表也。"法治思想的核心在于以明确的法律规范约束行为,确保社会秩序。针对保护数据隐 私,法治思想指导制定法律法规,明确数据收集和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