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空AI决策链
icon
搜索文档
商业航天:卫星网络将成为太空智能体
华西证券· 2025-11-10 19:56
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行业评级:推荐 [1] 报告核心观点 - 卫星网络正从“技术工具和基础设施”向“智能生态枢纽”和“价值创造平台”演进,目标是实现全域感知、智能计算和随需服务的无缝闭环 [2] - 卫星网络有望发展成为一个具备感知、思考、行动能力的智能生命体,由全域连接层、融合能力层、智能服务层三层构成 [2][5] - 通感算一体化是卫星网络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包括一星多能、星座复用、高中低轨协同、天地一体组网、算力动态调度等 [2][3] - 美国Palantir公司的“元星座”系统是太空边缘智能体网络的典范,标志着战争形态向“算法主导”演变,凸显发展自主可控太空AI决策链的必要性 [2][14] 通感算一体化趋势 - 卫星基础设施共享:同一卫星平台承载多模态功能,例如铱星二代系统整合通信、导航辅助与空海情感知等能力,SpaceX的“星盾”项目基于星链星座实现通信、遥感、导航增强的“三位一体”功能 [3] - 通信网络走向“一体共生”:高低轨协同、天地一体组网成为核心方向,例如Starlink与T-Mobile合作推出Direct to Cell卫星通信服务“T-Satellite”,加快手机直连卫星的规模应用 [3] - 构建弹性化资源网络:例如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能实现星地协同的算力分配,亚马逊柯伊伯卫星搭载NVIDIA Jetson AGXOrin模组,可动态分配GPU核心与内存带宽以提升单星AI处理能力 [4] 智能生命体三层架构 - **全域连接层**:提供全域、全时、极致的连接体验,由高中低轨协同的立体骨干网构成 [5] - 高轨卫星(GEO)作为网络骨干节点和管控大脑,具备广覆盖、高稳定性和强管控能力 [5] - 中轨卫星(MEO)作为区域传输与服务枢纽,具备传输效率高、时延性能优、区域保障强的特征 [6] - 低轨卫星实现用户直接接入、泛在连接和弹性容量补充,具备低时延、高速率和泛在接入的特征 [6] - **融合能力层**:通过“云边端”深度协同构建网络内生融合能力 [6] - “云”分为负责全局调度的“天基云”(高轨卫星)和负责任务调度的“地面云” [6] - “边”为中、低轨算力卫星,实现边缘计算和数据聚合 [6] - “端”分为实现多模接入的“地面端”(用户终端)和实现智能感知的“天基端”(低轨遥感卫星) [6] - **智能服务层**:作为融合网络的“大脑”,实现从“网络连接”到“认知服务”的跨越,核心是任务驱动、意图网络、AI原生 [7] - 目标是使卫星能力能够以API形式被千行百业便捷调用,催生如全球供应链实时透视、自然灾害AI推演、跨境设施智能巡检等应用 [7] Palantir元星座系统分析 - 该系统是当前全球最先进的太空AI决策支持平台之一,本质是太空边缘智能体网络,让天基资源成为一台可实时发现调取地球数据的“活体计算机” [8][14] - 核心优势在于快速响应和极高效率:任务重配置时间从“小时级”压缩至“秒级”,AI预处理可降低90%下行数据量,通过复用商业卫星群避免重复建设 [9] - 系统接入了全球400多颗商业卫星,结合边缘AI能力提供系统级智能调度和实时在轨分析 [9] - 核心功能覆盖从全球监测到战术决策 [10]: - 行星级态势感知:支持对地球任意地点发起实时调查,如环境监测、农业分析、生成动态通用态势图 [10] - 战术目标追踪与打击支持:例如结合AI模型分析海洋表面微扰动定位潜艇,在俄乌冲突中为乌军提供俄军装甲部队实时位置 [10] - 自主学习与优化能力:通过持续接收数据自动优化AI模型,并基于历史数据构建模型预警潜在危机区域 [10] - 运作流程为动态响应、智能分析、情报直达,有效缩短OODA(观察-调整-决策-行动)循环至分钟级 [11][13][14] 受益标的分析 - **普天科技**:深度参与全国首创的“三体计算星座”太空在轨AI计算项目,在星间+星地链路、卫星载荷、地面站建设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协同推进“星缆计划” [15] - **霍莱沃**:卫星测量领域核心厂商,商业航天领域订单高速增长,产品线已从星载相控阵测量系统、射频微波测量系统拓宽至整星测量系统、光学测量系统 [15] - **国科军工**:国内少数从事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产品科研生产的企业,投资3.43亿元建设航天动力项目,实现向发动机总装企业转型,具备拓展商业航天业务能力 [16] - **上海瀚讯**:是千帆星座通信分系统供应商及G60星座载荷相关通信设备的核心承研单位之一,负责研制卫星通信载荷、信关站、卫星通信终端等关键设备 [16] - **臻镭科技**:卫星互联网核心芯片及元器件供应商,产品和参与星座覆盖率较为齐全,2024年公司一半收入来自卫星通信,2025年将按计划进行交付 [17] - **其他受益标的**:涵盖星载芯片(紫光国微、复旦微电、铖昌科技)、星载计算机(智明达)、卫星射频连接器(陕西华达)、激光通信(航天电子)、火箭材料(楚江新材)、遥感数据处理(航天宏图、中科星图)等领域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