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SpaceX股权要约首现政治风险警示:马斯克或再涉政,4000亿估值引关注
智通财经网· 2025-07-23 10:59
智通财经APP获悉,埃隆·马斯克旗下SpaceX的最新股权收购要约中,悄然浮现一项值得关注的风险提 示:这位科技界巨擘的政治动向可能持续影响企业发展。 6月初马斯克批评特朗普政策后,白宫曾紧急审查SpaceX合同,要求国防部、NASA等机构评估"替代供 应商可行性"。结果显示多数合同因战略价值无法取消,凸显政府对其依赖。业内分析指出,若马斯克 再度涉足政治引发政府对立,可能触发新一轮合同审查,威胁SpaceX每年超百亿美元的政府订单。 此次股权交易中,部分股东将获得出售股份的机会。这种"部分股权流通+长期私有化"的模式,已成为 科技初创企业平衡资金需求与控制权的重要手段。据知情人士透露,本次回购规模最高可达12.5亿美 元,涉及员工及其他早期投资者。 从政府顾问到商业领袖,从政治主张到技术攻关,马斯克的每一次转向都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这份 文件中的风险提示,既是对投资者的郑重告知,也折射出科技巨头与政治权力交织的复杂生态。在4000 亿美元估值的光环下,SpaceX的未来轨迹,或许仍与马斯克个人的政治抉择密不可分。 此次股权交易对SpaceX的估值达到约4000亿美元,若最终落地,这家火箭与卫星制造商将超越 ...
太空计算卫星星座专家会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海星光年、普天科技、black sky公司、之江实验室、国信宇航 - **行业**:太空计算卫星星座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三体计算星座介绍** - **定义**:将地面设计中心放到天上,在未来天空建立由计算板块运力组成的计算能力,涵盖实验室、通信终端、卫星指导平台及合作伙伴 [2] - **与传统星座对比**:传统星座如通信导航遥感星座是孤立单体卫星计算,三体计算星座将天上运力集成化,通过激光连接卫星,把孤立计算能力变为运营平台 [2][3] - **优势**:省去计算单元功耗,节省电池包等大小;数据实时下跌,通过激光链路将拍照数据传至计算星座,经大模型计算得出有效价值,同时可将原始数据下地 [3][4][5] - **对中美博弈及行业的意义** - **中美对比**:美国black sky公司发了AI卫星提升太空侦察效率,国际银行推出2800颗星的星算体系;美国星盾计划已发射800颗卫星,为军方提供服务,融合通信、导航、遥感及智能处理系统;三体计算星座是非军用,为科研和低空卫星等提供计算服务 [5][6][16] - **行业变革**:牵引中国星座体系变革,提高卫星执行效率,实现资源有效分配,降低卫星星座数量 [6][7][8] - **产业链情况** - **规划**:两年内发射不少于100颗卫星,实现天上小型智能网络;五年内发射1000颗卫星,未来构型星座会更大且反复迭代 [12][13] - **资金支持**:背后有浙江省国土委、科技厅和国资平台支持,国家对星座体系非常支持 [13] - **商业模式** - **盈利方式**:之江实验室是非盈利机构,将部分权限放给共建方如国新宇航等,共建方可以盈利 [19][20] - **商业闭环**:之江实验室承担部分非盈利功能,商业公司完成盈利部分,投资主要由之江实验室等有背景的单位进行 [24] - **技术相关问题** - **散热问题**:卫星一半时间在上光面,一半时间在背光面,卫星贴有保温材料,上光面只有太阳能翻版吸收大量热量,散热不是问题 [20] - **与地面AIDC数据中心关系**:主要服务天上业务星,在少量余量时对地面数据做补偿,未来是否完全替换地面数据中心不确定 [21][22] - **轨道问题**:卫星轨道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 [23] - **组网问题**:目前自组网,留接口与星网互联,待星网二载芯小批量实现后接入,接入方式需与星网深度沟通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高分卫星数据情况**:高分卫星一张照片数据量可达几十G,辐射约两公里以上,均度可达一米甚至零点一米 [3] - **遥感卫星重访率问题**:传统遥感卫星重访率低,需至少三颗星对区域连续拍照,三体计算星座可降低卫星废裂式重访的星座数量 [9][10][11]
子公司再次“拖后腿” 中国卫星上半年预亏最高412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22:13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120万元至-2120万元,去年同期为850万元,由盈转亏 [2] - 预计归母扣非净利润为-4730万元至-2530万元,去年同期为231万元 [2] - 亏损原因包括可确认收入同比下降、毛利率较低的商业航天产品交付增量为主、子公司经营未显著改善 [1][2] 业务分析 - 宇航制造业务半年度可确认收入同比下降,因合同履约进度节点较少,但日常支出持续发生 [2] - 宇航部组件产品交付量显著增加,但增量以低毛利率商业航天产品为主,利润贡献较小 [2] - 卫星应用业务受产品升级换代和市场竞争影响,子公司经营未明显好转 [2] 子公司影响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10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其中7家对净利润影响超10% [3] - 2024年3家子公司合计亏损超1.57亿元,导致公司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大幅下降 [3][4] - 航天神舟智慧系统因业务转型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合同签署晚致收入贡献少 [4] - 北京星地恒通因产品升级换代致新签订单大幅减少 [4] - 深圳航天东方红因合同签署晚、商业航天竞争加剧致利润空间下降 [4] 应对措施 - 公司将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和任务交付,开辟商业航天、卫星应用等新赛道 [2] - 加强成本管理和风险防控,推动业务转型 [2]
以色列称其“最先进”通信卫星由美公司发射升空
快讯· 2025-07-14 02:19
卫星发射 - 以色列国产通信卫星"自由1"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用"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1] - 卫星代号为"自由1" 造价约2亿美元 可为以色列战略和民用通信工作15年 [1] - 卫星被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称为该国"史上最先进通信卫星" 代表"以色列太空技术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1] 卫星技术 - "自由1"卫星被以色列外交部形容为"太空里的智能手机" [1] - 卫星由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负责研发 [1]
中国卫星半年报预亏或达4120万,商业航天业务增量未能抵消传统卫星研制收入下滑影响
深圳商报· 2025-07-11 13:46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亏损2120万元至412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850万元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幅度更大,预计为2530万元至4730万元 [1] - 2024年全年净利润同比下滑82.28%至2791.4万元,扣非净利润降幅达96.67% [3] 业绩预亏原因 - 宇航制造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因卫星研制合同履约进度节点较少,可确认收入减少 [2] - 宇航部组件产品交付量显著增加,但增量主要来自毛利率较低的商业航天产品 [2] - 卫星应用业务受产品升级换代过渡期和市场竞争激烈影响,子公司经营未明显好转 [2] 业务现状与挑战 - 商业航天政策放开导致民营资本涌入,竞争性采购成为常态,传统航天企业盈利模式面临重构 [3] - 客户集中度较高,业绩易受单一用户采购计划调整影响 [3] - 2024年新签订单减少导致营收大幅下降,低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压缩利润空间 [3] 业务转型与布局 - 公司正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和任务交付,优化产品与服务 [2] - 积极布局商业航天、卫星应用等新赛道,推动业务转型 [2] - 参与国内低轨互联网建设工程,提供星上电子产品、太阳电池、地面信关站设备等产品 [3] - 布局地面及应用方面的对接,包括宽带通信终端、导航增强终端等产品 [3]
中国卫星上半年预亏 多板块业务持续承压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0:22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120万元至-212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4730万元到-2530万元,经营压力加剧 [1] - 亏损原因包括业务结构失衡与行业竞争激化 [1] 宇航制造业务 - 卫星研制业务半年度达到验收条件的合同履约进度节点较少,可确认收入同比下降,而日常经营及备产准备等各项支出持续发生 [1] - 宇航部组件产品交付量显著增加,但交付增量以毛利率较低的商业航天产品为主,对利润贡献较小 [1] 卫星应用业务 - 受部分产品处于升级换代过渡期、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几家子公司经营情况尚未明显好转 [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拥有10家全资/控股子公司,部分子公司在2024年出现亏损,导致公司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大幅下降 [1] 子公司亏损原因 - 航天神舟智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因业务转型,前期无形资产全额计提减值准备,且合同签署时间较晚,收入贡献较少 [2] - 北京星地恒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单一,受产品升级换代影响,新签订单大幅减少 [2] - 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合同签署时间较晚,收入贡献较少 [2] 行业竞争 - 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加速洗牌 [2] - 公司多次在公告中坦言,商业航天竞争加剧导致盈利压力明显加大 [2]
中国卫星: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00:23
业绩预告情况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120万元到-2,12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2][4]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730万元到-2,530万元 [2][4] 上年同期经营业绩 - 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24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5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1万元 [2]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01元/股 [2] 业绩预亏主要原因 - 卫星研制业务半年度达到验收条件的合同履约进度节点较少,可确认收入同比下降,而日常经营及备产准备等各项支出持续发生 [2] - 宇航部组件产品交付量显著增加,但交付增量以毛利率较低的商业航天产品为主,对公司利润贡献较小 [2] - 卫星应用方面受产品升级换代过渡期和市场竞争激烈影响,子公司经营情况尚未明显好转 [2] 公司应对措施 - 加大力度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和任务交付,聚焦行业用户需求,优化产品与服务 [3] - 开辟商业航天、卫星应用等领域新赛道,加快业务转型 [3] - 加强成本管理和风险防控,以精细化管理应对行业环境变化 [3]
电动车模式上太空?“中美太空竞争发生重大转变”
观察者网· 2025-07-10 22:09
中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成功 - 国星宇航成功发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包含12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 - 卫星采用自研智能网联平台,搭载AI载荷和星载智能计算机,实现"算力上天、在轨组网、模型上天"[3] - 每颗卫星具备星载智算系统和星间通信系统,能实现整轨卫星互联和太空在轨计算[3] - "星算计划"规划由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建成后将形成全球最强太空计算能力[3][5] 太空计算技术优势 - 轨道数据中心可避免数据传输回地球的带宽瓶颈和地面站可用性限制[5] - 利用太阳能并散热到太空,降低能耗和碳足迹[5] - 卫星搭载AI模型可独立处理数据,不依赖地面数据中心[5] - 系统能处理大量传感器数据如卫星图像和海军动向,减少延迟[5]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该技术被视为中国跳过旧技术、在新兴领域建立领导地位的典型案例[5] - 建成后将助力中国在全球率先建成太空计算基础设施[3] - 系统在军事冲突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不易受地面攻击且可作安全通信中继[5] - 标志着太空竞争的重大转变,可能加剧太空竞赛激烈程度[5][6] 美国航天领域动态 - 特朗普政府拟将NASA科学预算从73.3亿美元削减至39亿美元[9] - 预算削减可能终止包括火星探测器在内的大量太空项目[9] - 美国军方持续扩张外空军力,同时炒作中国"太空威胁"[9] - 美国推进部署"金穹"导弹防御系统,被指违反《外空条约》原则[10]
我们在星城卷卫星 | 山水洲城记
长沙晚报· 2025-07-03 17:12
商业航天发展 - 朱雀二号火箭成功实现"一箭六星"发射,创中国商业卫星发射新纪录,搭载6颗天仪研究院制造的卫星,包括重点型号"天仪42星"(神启二号)SAR卫星[1][3] - SAR卫星具备毫米级地表形变监测能力,可穿透云层实现全天候观测,应用场景包括桥梁变形监测、山体滑坡预警及地震预测[3] - 天仪研究院已完成37颗卫星体系化部署,实现从单星验证到批量化生产的跨越,2016年11月首发中国首颗商业化科学实验卫星"潇湘一号"[6][7] 湘江新区产业生态 - 新区构建航空航天全产业链集群,涵盖博云新材(航空材料)、航天环宇(航天部件)、揽月机电(国家航天计划配套)等企业,产品覆盖从低空1000米到太阳同步轨道500公里的全空间领域[8] - 2025年落地大飞机供应链智造基地项目,国产大飞机规模化中部区域推进办公室入驻新区[10] - 新区聚集20多所高校院所和918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研发投入强度达9.5%,2024年斩获18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省90%),有效发明专利3.3万件(占全省30%)[20] 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 - 麒麟信安操作系统在电力行业市占率超50%,形成与华为鸿蒙(终端)、银河麒麟(PC)的国产系统分工体系[13] - 2025年国产AI大模型备案超300个,服务6亿人口,"开源鸿蒙"接入设备10亿台,长沙上线首个国产算力预训练视觉基座大模型"橘洲"[14] - 超算长沙中心部署"天河新一代"系统,提供1000P Flops AI算力(16位精度),支撑湖南绿色智能计算产业2024年产值突破8500亿元[17][18] 企业创新生态 - 拓维信息主导的湘江鲲鹏创造"新区速度":1天完成注册、120天建成投产[13] - 新区聚集1.4万家电子信息企业,形成覆盖芯片、软件、存储、网络安全、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拥有57家上市公司和3721家高新技术企业[18][20] - 超算中心与湘江实验室、中电软件园等平台构成"算力-算法-算据"协同体系,支撑芯/软/存/安/端全链发展[18]
让“巾帼力量”绽放数智时代 “国聘行动”第六季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活动启动
央视网· 2025-06-27 16:11
女性就业促进活动 - 全国妇联联合多部委举办"国聘行动"第六季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活动,旨在为女性提供优质就业岗位和职业指导 [1] - 活动吸引广大应届女大学毕业生广泛参与,现场设置就业辅导专区,提供简历诊断、面试模拟等定制化服务 [1][3] - "青春知行"就业指导服务品牌形成"岗位发布+求职辅导+实训孵化"全链条服务模式,策划"职场第一课"主题活动 [3] 女性职业榜样案例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单杏花分享铁路12306系统研发历程,展现女性共情基因转化为技术创新力 [2] - 中国首位穿越北冰洋女航海驾驶员白响恩20年航海生涯印证硬核赛道对女性细腻与韧性的需求 [2] - 90后天车班班长田得梅通过"吊钩粘鸡蛋"苦练将操作杆变成大国重器上的"微雕权杖" [2] - 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刘畅从英语教师到卫星创业者的跨界转型揭示梦想实现需"分阶段入轨" [2] 地方政府人才引进政策 - 湖南为大学生打造创业孵化基地、推出创业投资基金、开展创业服务活动 [5] - 深圳提供15天免费公寓和租赁折扣,新增5万个新产业岗位,发放人才优粤卡及生活补贴 [5] - 南昌为女大学生提供最高10万元生活补贴和10万元购房补贴 [5] - 雄安新区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人才驿站",入职后按学历发放每月1000-3000元生活补贴(5年) [5] - 山东三涧溪村对来村创业大学生第一年免租金水电费,第二三年仅收取30%费用 [5][6] - 江苏提供最长3年租房补贴、补贴性就业培训,特殊女性人才可享女性人才公寓、巾帼科创贷 [6] 就业服务成效数据 - 各地妇联组织举办女大学生招聘活动18000多次,助力200多万女大学生就业创业 [7] - 今年以来提供就业岗位46万个 [7] - "国聘行动"平台入驻企业12万家,提供岗位822万个,收到简历6300万份,累计触达169.44亿次 [7] 学生就业反馈 -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孙芳表示就业指导专区帮助清晰了解企业用人标准 [6] - 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学生字礼认为养老行业有发展前景,个人发展可服务国家规划 [6]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王凌瑶受启发可将女性共情优势运用于职业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