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地合作增信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首批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项目落地
金融时报· 2025-08-08 16:00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落地 - 首批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的项目正式落地,由交易商协会在人民银行指导下推动,5家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完成发行,规模合计13.5亿元 [1] - 获支持的机构包括毅达资本、金雨茂物、君联资本、中科创星和东方富海,中芯聚源等机构正在积极推进注册 [1] - 分担工具是面向股权投资机构的政策性风险分担工具,与主要面向民营科技型企业的“第二支箭”同为支持工具 [1] 政策背景与实施机制 -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借鉴“第二支箭”经验创设分担工具,旨在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在“科技板”发行长期限债券融资 [2] - 政策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并可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同时与地方政府及市场化增信机构共同分担违约损失风险 [2] - 具体由中债增进通过担保、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或直接投资债券等方式支持发行,并推进“央地合作增信模式” [2] 债券发行细节与增信模式 - 5家机构发行的债券期限为5年或10年,票面利率区间在1.85%至2.69% [3] - 毅达资本和金雨茂物由分担工具与金融机构联合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增信,君联资本、中科创星和东方富海采取担保增信并引入地方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 [3] - 反担保由北京、陕西和深圳的专业担保公司提供,形成“央地合作”新模式以强化风险控制,分担工具同时作为“基石投资人”购买债券以发挥领投作用 [3] 对股权投资机构及行业的影响 - 发债融资有助于创投机构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募、投、管、退”业务良性循环,并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支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企业 [4] - 股权投资机构获得长期限、低成本资金,将支持其继续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4] - 分担工具及产品创新将提升民营企业、信用资质较弱的科创企业及股权投资机构的融资可及性,有效提升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质效 [4] 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未来路径 - 通过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发债,间接以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仍是重要方式 [5] - 债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发债主体参与,提升信用资质较弱主体融资可及性需借助多元化增信机制、债券产品创新及高收益债券市场等措施配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