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icon
搜索文档
最新数据公布:结婚人数,反弹了,多了40.5万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22:08
民政事业支出与机构概况 - 民政事业费累计支出达3503.8亿元 [2] - 全国提供住宿的民政机构共42702个,其中养老机构为39757个 [2] - 乡级行政区划单位中,镇有21511个,街道有9137个 [2] 社会救助与福利保障 -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97.0万人,平均标准为828.1元/人·月 [2]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313.8万人,平均标准为615.8元/人·月 [2] - 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为485.0万人 [2] - 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人数为1189.7万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人数为1664.0万人 [2] - 福利彩票销售总额为1597.5亿元 [2] 婚姻登记数据趋势 - 今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为515.2万对,较2024年同期的474.7万对增加40.5万对 [2] - 2024年全年全国结婚登记610.56万对,其中初婚人数917.23万人,再婚人数303.88万人 [5] - 近半年累计办理“全国通办”婚姻登记超26万对 [3] 地区婚姻登记分布 - 2024年结婚登记人数前十省份为广东、河南、四川、江苏、山东、安徽、河北、云南、贵州和浙江 [5] - 广东省结婚登记人数为51.19万对,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其中初婚人数83.19万人,再婚人数19.19万人 [5] - 河南省结婚登记人数47.13万对,位居第二 [6] - 四川、江苏、山东三省结婚登记人数均超过35万对 [6] 婚育鼓励政策 - 全国已有29个省份延长婚假,山西、甘肃婚假最长可达30天 [3] - 河南、黑龙江规定参加婚检可额外增加婚假,最长分别达28天和25天 [3] - 浙江杭州、宁波等多地向新婚夫妇发放结婚消费券,山西吕梁对符合条件的夫妇给予1500元奖励 [3]
2025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515.2万对
第一财经· 2025-11-05 10:57
结婚登记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515.2万对,同比增加40.5万对 [1] 政策支持措施 - 全国已有29个省份延长婚假,山西和甘肃婚假最长可达30天 [1] - 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取消婚姻登记地域限制和户口本要求,实现全国通办 [1] - 浙江、湖南等地向新婚夫妇发放结婚消费券或红包 [3] - 山西吕梁市对符合条件的新婚夫妇给予1500元现金奖励,广州市及东莞市部分村镇也出台奖励措施 [3] 市场影响与新兴趋势 -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降低非户籍地居民的经济与时间成本 [1] - 催生“领证新地标”和“婚登+文旅”新赛道,结婚领证场景多样化 [1] - 2025年七夕节上海结婚登记2310对,创十年新高,其中1130对通过“全国通办”完成 [2]
“东莞最近离不了婚”?当地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回应→
第一财经· 2025-11-04 15:44
政策影响与市场反应 - 自2025年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施行后,东莞婚姻登记业务量大幅增长,2025年5月10日至9月9日期间共办理业务36,835宗,较2024年同期的22,109宗增长66.6% [9] - 政策实施后结婚登记需求激增,同期结婚登记18,541宗,较2024年同期的9,386宗增长97.5%,近乎翻倍 [9] -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取消了户籍限制,外市、外省居民均可在东莞预约办理,导致预约号源紧张 [8][9] 运营管理与服务优化 - 民政部门通过“增号源+智能化+强引导”的组合拳来应对登记量的增长,以保障服务顺畅 [9] - 各婚姻登记处采取固定时间放号机制,每日早上8点30分释放未来15天的办理号源,此为提高预约成功率的关键节点 [8][9] - 除固定放号时段外,市民还可关注非放号时段的退号名额,或选择距离稍远但显示“蓝色可约”的办理点以增加成功可能性 [9]
31省份去年婚姻数据公布,结婚人数十强省份出炉
第一财经· 2025-10-27 18:13
全国结婚登记总体情况 -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总数为610.56万对 [1] - 初婚人数为917.23万人,再婚人数为303.88万人 [1] 省份结婚登记排名 - 结婚登记人数前十省份为广东、河南、四川、江苏、山东、安徽、河北、云南、贵州和浙江 [1][2] - 广东省结婚登记人数为51.19万对,为全国唯一超过50万对的省份,且连续三年位居第一 [2] - 河南省结婚登记人数为47.13万对,位居第二 [2] - 四川、江苏、山东三省结婚登记人数均超过35万对 [2] - 安徽、河北、云南、贵州、浙江、湖南、湖北、广西登记人数处于20万对到30万对之间 [2] 主要省份详细数据分析 - 广东省初婚人数83.19万人,再婚人数19.19万人 [2] - 河南省初婚人数72.58万人,再婚人数21.68万人 [3] - 江苏省初婚人数58.93万人,再婚人数12.29万人 [3] - 四川省初婚人数26.25万人,再婚人数22.33万人 [3] 政策与行业趋势 -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取消婚姻登记地域限制,实现全国通办 [4] - 政策推动“婚登+文旅”新赛道发展,多地打造“领证新地标” [4] - 全国已有28个省份明确延长婚假,山西、甘肃婚假最长可达30天 [3]
婚姻登记全面实行“全国通办”以来 累计登记26.3万对
中国新闻网· 2025-10-10 11:11
婚姻登记服务 - 婚姻登记自2024年5月10日起全面实行"全国通办" [1] - "全国通办"政策累计已办理婚姻登记26.3万对 [1] - 婚俗改革持续深化,文明健康婚俗风尚正加快形成 [1] 殡葬服务 - 基本殡葬服务供给持续加大,有效补齐基层殡仪馆"空白点" [1] - 建成3350个公益性骨灰堂以及1.68万个公益性公墓 [1] - 惠民殡葬持续推进 [1] 地名服务 - 开通上线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1] - 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已命名乡村地名71万条 [1] - 地名服务有效服务百姓出行、乡村振兴 [1]
滚动更新|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施行以来 已登记26.3万余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1:08
民生保障体系建设 - 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3940万人、特困人员482万人 [2] - 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26%、32%和31% [2] -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效落实,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已累计服务126万康复对象 [2] 养老服务发展 - "十四五"期间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 [3] - 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老年助餐点8.6万个 [3] - 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各类津贴补贴惠及4945.2万老年人 [3] 社会组织与慈善事业 - 全国登记社会组织达86.5万个,其中活跃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社会组织有2.4万家 [5] - 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超过1.6万家,较2020年增长70%,年度慈善捐赠总额最高突破2000亿元 [5] - "十四五"以来福利彩票销售总额达8525亿元,筹集公益金2566亿元 [5] 政务服务优化 -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自5月10日施行以来,累计办理婚姻登记26.3万余对 [4] - 初步建立全国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覆盖对象从低保、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家庭等延伸 [2]
一号难求,多地“9·20”结婚登记约满
第一财经· 2025-09-16 17:37
婚姻登记预约热度 - 2025年9月20日因谐音“就爱你”成为多地年轻人结婚登记热门日期,多地预约火爆[3] - 截至9月16日15时,珠海市9月20日结婚登记已全部约满[4] - 佛山的南海、顺德、禅城、高明地区当日登记已约满,东莞全市23个办理网点中有22个已约满[6] - 杭州上城、西湖、萧山、钱塘、临安、临平、富阳等区域9月20日所有登记时段均已约满[6] - 江苏南京截至9月15日已有超800对准新人预约9月20日登记,去年同期为200多对,预约数量显著增加[7] 政策与设施优化 - 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的新版《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取消地域限制,新人领证不再需要户口本[7][8] - 政策优化降低了非户籍地居民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提升了便利度与幸福感[8] - 南京市玄武区自5月9日启用玄武湖环洲婚姻登记处,与金陵浪漫中心形成联动,优美湖景环境提升了登记仪式感[7] - 婚姻登记场景多样化发展,旅游即可就地结婚,多地打造“领证新地标”,开辟“婚登+文旅”新赛道[8] 婚登与文旅融合案例 - 杭州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于8月29日在西湖景区花港公园内揭牌,预计9月中下旬正式启用,结合西湖浪漫元素[9] - 大理市在8月22日第二届爱在大理音乐节期间,联合民政局将婚姻登记点搬至洱海月湿地公园现场,新人在苍山洱海见证下领证,融合音乐节氛围[9]
一号难求 多地“9·20”结婚登记约满
第一财经· 2025-09-16 17:08
结婚登记日期热度 - 9月20日因谐音“就爱你”成为多地年轻人结婚登记热门日期 [1] - 广州、杭州等地9月20日周六结婚登记预约十分火爆 [2] - 珠海市9月20日结婚登记已全部约满 [1] - 佛山的南海、顺德、禅城、高明及东莞全市23个网点中22个当日已约满 [2] - 杭州多个区域包括上城、西湖、萧山等所有时段均已约满 [2] 婚姻登记数量变化 - 江苏南京截至9月15日已有超800对准新人预约9月20日登记 较去年同期200多对显著增长 [3] 政策与设施优化 - 新版《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施行 实现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并取消户口本要求 [3][4] - 政策降低非户籍地人群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提升幸福感 [4] - 南京玄武湖环洲婚姻登记处5月9日启用 与金陵浪漫中心联动提供优美湖景登记体验 [3] 结婚登记场景多样化 -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促进“婚登+文旅”赛道发展 旅游即可就地结婚 [4] - 多地打造“领证新地标” 如杭州西湖景区花港公园内婚姻登记处预计9月中下旬启用 [4] - 大理音乐节联合民政局将婚姻登记点搬到现场 新人在苍山洱海见证下领证 [4]
多地公布七夕结婚登记数据
第一财经· 2025-08-30 14:58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成效 - 2025年8月29日七夕节是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实施后的首个七夕节 多地结婚登记数量显著 其中广东省办理结婚登记10558对 “全国通办”2452对 占比约23% [3] - 上海市七夕当天共有2310对新人登记 创近十年新高 其中“全国通办”1130对 占比高达49% 涉及29个兄弟省市的新人 [3] - 江苏省七夕当天结婚登记9330对 其中跨省结婚登记1637对 辽宁省办理结婚登记4109对 较去年七夕增长178% [7] 特色婚姻登记服务与“领证旅游”新趋势 - 多地婚姻登记机构结合七夕主题推出特色活动 如广州在广州塔举办集体婚礼 深圳光明区由机器人担任证婚人并设置星空主题宣誓台 [3] - 上海中心大厦52楼特色婚姻登记点正式启用 首批20对新人完成云端婚姻登记 江苏苏州十全街登记点和南京玄武湖公园登记处因环境优美成为热门打卡地 后者七夕预约超300对 [4][9] - 新疆赛里木湖作为“爱情圣地” 七夕当天婚姻登记超300对 自5月10日“全国通办”政策实施后 该中心登记数量暴增 [9] 政策影响与行业分析 - 自2025年5月10日起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 取消了婚姻登记的地域限制和户口本要求 大幅提升了登记便利度 [8] - 政策降低了非户籍地人群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并催生了“旅游结婚”新趋势 部分城市和景区通过打造“领证新地标”来发展结婚登记旅游 [8]
多地公布今年七夕结婚登记数据 上海创近十年来七夕结婚登记量新高
第一财经· 2025-08-30 14:17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实施效果 - 全国通办政策于2025年5月10日实施 取消婚姻登记地域限制和户口本要求 大幅提升登记便利度 [5] - 七夕节为政策后首个七夕 多地出现结婚登记小高峰 全国通办登记量占比显著 [1][5][6] 各地区结婚登记数据 - 广东省七夕全天办理结婚登记10558对 其中全国通办2452对 占比23.2% [1] - 上海市办理结婚登记2310对 创十年新高 其中全国通办1130对 占比48.9% 涉及29个省市新人 [1] - 江苏省办理结婚登记9330对 其中跨省登记1637对 占比17.5% [4] - 辽宁省办理结婚登记4109对 同比去年七夕增长178% [4] - 贵州省办理结婚登记7796对 其中全国通办65对 [3] - 新疆赛里木湖婚姻登记中心单日办理超300对 自政策实施后登记量暴增 [6] 特色婚姻登记服务发展 - 多地打造特色登记场景 如上海中心大厦52楼云端登记 广州塔顶集体婚礼 深圳机器人证婚仪式 [1][2] - 景区婚姻登记点热度高涨 南京玄武湖公园登记处超300对预约 苏州十全街登记点寓意十全十美 [6] - 结婚登记与旅游结合趋势明显 新人选择奔赴远方登记 推动"领证新地标"经济发展 [5][6] 政策影响分析 - 全国通办降低非户籍地人群经济和时间成本 提升幸福感 [5] -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因人口流入较多 全国通办登记占比显著 [5] - 集体婚礼 颁证仪式等大型活动助推婚庆产业发展 如辽宁举办46场相关活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