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守正出奇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相关ETF持续吸金,“红利+科技”策略为何奏效?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14:25
市场投资策略 - 多家机构倾向于"左手红利,右手科技"的投资策略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1] - 科技和红利资产通过正确搭配能够在市场中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1] - 资金在红利和科技资产上是"两手抓" [2] ETF资金流向 - 截至8月1日,年内份额增长破百亿份的ETF包括银行ETF(120.87亿份)、机器人ETF、军工龙头ETF [2] - 年内份额增长破50亿份的股票型ETF共有8只,其中4只与科技有关,2只是红利低波相关ETF [2] - 跨境型ETF中,年内份额增长前十的有8只是科技或互联网相关ETF,港股通互联网ETF份额增长达343.33亿份 [2] 资金净流入情况 - 机器人ETF年内净流入额超百亿元,红利低波50ETF年内净流入额超80亿元 [3] - 港股通互联网ETF年内净流入额达343.33亿元,港股通科技30ETF年内净流入额达122.84亿元 [3] - 银行、机器人、军工、人工智能相关ETF年内涨幅均超过15%,港股科技相关ETF多只涨幅超20%,最大涨幅超40% [3] 科技与红利资产特点 - 科技板块在政策扶持和全球科技竞争背景下具备长期发展空间 [5] - 红利资产的高股息特性在市场震荡期展现出良好的防御属性 [5] - 能够持续稳定分红的企业多为行业龙头,具备穿越周期的投资价值 [5] 后市展望 - 科技与红利资产有望共同构成今年的核心配置方向 [5] - 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孕育产业升级机遇 [5] - 高股息资产在利率走低环境中相对收益优势凸显 [6] - 国泰基金更看好港股红利,因AH股溢价收窄下港股红利更具机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