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政策外溢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穿越不确定性迷雾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如何更进一步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行长梁新松也持相似观点。他谈到,近年来,主要经济体的政策溢出效应正显 著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其货币政策调整可能引发中小国家资本市场波动,而央行间的协作(如汇率干 预、政策沟通)能有效缓解汇率剧烈震荡。 梁新松还提到,在实践中全球货币政策协调面临多重现实阻碍。各国经济目标、政治逻辑及货币周 期的差异化难以调和,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更激化了这一矛盾。 意大利经济与财政部原部长乔瓦尼·物里亚(Giovanni TRIA)也提到了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他谈 到,该政策对原有全球经济秩序形成冲击,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与混乱,引发汇率剧烈波动,并削 弱市场对美元与美债的信心,危及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而维持金融市场稳定是当务之急。 "当前全球金融体系正处于关键转折期,美国新保护主义举措或颠覆现有格局。"乔瓦尼·物里亚解 释道,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元赋予美国无限融资填补内外债的特权,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不仅无 法解决美国赤字问题、恢复制造业就业,还致使美元短期走弱,引发市场对美元、美债稳定性乃至美国 法律体系信心的下降。由于资本流动受不确定性驱动,一旦市场对美元和美债信心崩塌,全球金融不稳 定将迅 ...
打破 “各自为政”!大咖热议货币政策协同
金融时报· 2025-06-19 21:25
全球货币政策协调的紧迫性 - 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导致全球供应链重构和贸易成本上升,削弱经济增长动能 [1] - 各国货币政策分化带来复杂挑战,需兼顾全球金融体系稳定 [1]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Christopher PISSARIDES指出政策差异引发的溢出效应是紧迫议题,货币政策协同可加速对冲外部冲击并提供稳定预期 [1] 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的影响 - 各国宏观经济状况差异显著,货币政策通常仅针对本国实际情况制定 [2] - 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周期关联性增强,大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愈发显著,通过储备货币传导或金融危机扩散 [2]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行长梁新松提到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可能引发中小国家资本市场波动,央行协作可缓解汇率震荡 [2] 全球货币政策协调的现实阻碍 - 各国经济目标、政治逻辑及货币周期差异化难以调和,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激化矛盾 [3] - 意大利经济与财政部原部长Giovanni TRIA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济秩序,引发汇率波动并削弱市场对美元与美债信心 [3] - 美元短期走弱可能引发全球金融不稳定,甚至导致全球货币体系重构 [3] 替代性货币支撑点的开发 - 在市场对美元与美债信心动摇的背景下,需推动开发替代性货币支撑点,中国作用备受关注 [4] - 欧洲需加快构建深度一体化市场,如统一欧洲债务市场,作为美债替代选择 [4] 国际组织在货币政策协调中的作用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建议将地缘政治、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因素纳入央行政策考量 [5] - 需建立气候宏观经济模型,强化情景分析并加强与市场沟通以稳定通胀预期 [6] - 发展中国家央行需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向价格型为主转变,运用结构性工具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6] 现有国际协调机制的局限性 - G20和IMF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一定协调作用,但尚无正式机构承担全球货币政策协调职能 [7] - IMF决策受美国一票否决权制约,难以形成全球性共识 [7] - Christopher PISSARIDES建议G20设立专门货币政策部门以更精准应对系统性风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