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庭文明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家风蕴秀 文明向新
辽宁日报· 2025-07-30 09:04
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概况 - 辽宁省将全国文明家庭创建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把家庭文明建设作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鲜活载体 [1] -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辽宁省有22个家庭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1] - 文明家庭创建已从“少数家庭的荣誉”转变为“千万家庭的同行”,好家风为家庭幸福增源泉,也为社会文明进步添动力 [7] 文明阵地建设 - 全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各类群众活动阵地,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风家教主题活动 [2] - 精心打造红色家风主题“教室”,以具象化场景强化示范引领,让优良家风变得可触可感、入脑入心 [2] - 将家庭文明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持续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理念包括“以德治家”守初心、“以学兴家”增底气、“文明立家”树新风、“忠厚传家”续文脉 [3] 传播方式与平台 - 在沈阳,连续举行了七届的家庭家教家风图片展已成为市民每年翘首以盼的“家风盛宴”,活动人气满满 [4] - 全国首个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联合综合性公益平台——全国文明家庭联合工作室于今年7月1日正式成立,由孙凯家庭发起,与乔安山家庭携手创办 [5] - 全省开展接地气、有温度的家风活动,如“白海豚爱心妈妈”活动持续传递温情,各界女性结对帮扶留守困境儿童 [5] 榜样家庭案例 - 王秋萍家庭自2013年起坚守文明建设承诺,将弃管楼院蝶变为“大连名片”,带动邻里参与共治,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 [6] - 多个榜样家庭事迹突出,包括庞然家庭扎根本溪、李忠怡家庭48年如一日助学扶弱、马金鹏家庭以残疾之躯撑起公益、王雅楠家庭坚守军人本色、程学峰家庭夫妻共签遗体捐献志愿书、乌春雷家庭返乡传承非遗、王英家庭创业反哺等 [6] - 陆万长家庭在盘锦市盘山县得胜村义务宣讲党史千余场,女儿陆晶晶回村当网格员,家风得以延续 [3]
家国万里,从家庭叙事看超大城市文明治理的上海方案
新浪财经· 2025-05-21 14:34
家庭文明建设主题活动 - 活动以"家国万里·时光故事会"为主题,通过多组家庭分享家风家教故事展现上海城市文明底色 [1] - 活动形式包括寻找"最美家庭"、创评"文明家庭"、组织"时光故事会"等,旨在构建符合上海城市定位的家庭文明 [3] - 主办方强调将家庭作为社会治理基础单元,以家庭文明助推社会和谐,形成超大城市特色的建设路径 [3] 家风传承案例 - 徐光启后人展示引种甘薯的"传家宝",体现家族"经世致用、报效国家"的家训 [5][7] - 黄炎培曾孙讲述家族"拳拳爱国者"家风,展示先辈为革命牺牲的事迹 [7] - 金氏家族24代人守护董其昌所赠牡丹"粉妆楼",1995年将其捐赠国家成为"传国宝" [8][10] 家国情怀实践 - 卢扣章家庭三代从事飞机制造,参与C919等60余架飞机装配调试工作 [13] - 朱瑞霞家庭全员参与船舶工业,涉及航母、LNG船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13] - 王腾蛟家庭三代分别参与抗日战争、铁路公安和消防排爆工作,均获二等功表彰 [14] 多元家庭融入 - "玉米之家"巫永睿夫妇从海外归国建立实验室,在玉米品质研究领域取得国际影响力 [17] - 新上海人杨晓月家庭通过诚信经营和社区服务融入城市生活 [17] - 尼泊尔籍人士那哲受父辈影响留沪工作,管理60人跨国团队并安家上海 [18] 新时代家庭教育 - 心理实验"三分钟对视"揭示城市家庭沟通问题,促进亲子关系改善 [20] - 林琳家庭通过社区教育读书会帮助截肢儿子重建生活信心 [20] - 汤贤懿家庭以跑步运动为纽带,实现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20] 上海特色建设机制 - 自1980年代起持续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新时代创新推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评选 [22] -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资源,在精准服务、社会参与等方面形成家庭文明建设"上海方案" [21][24] - 活动旨在让优良家风走出家庭,为城市发展贡献"家力量"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