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

搜索文档
中秋将至 南航计划执飞400余条赏月航线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12:01
运营规划与航班安排 - 公司计划在2025年10月4日至8日期间执飞超400条赏月航线,航班量超2800班次 [1] - 在10月6日中秋夜最佳赏月时段19:00至次日凌晨03:00,公司将在300余条航线上执飞超500班次赏月航班 [1] - 公司将在中秋月圆之夜于部分航线推出赏月主题航班,安排猜灯谜、古诗词飞花令和手工制作荷花灯等特色机上活动 [5] 国内航线布局 - 华北地区推荐航班包括CZ3904(成都至北京,空客A350执飞)、CZ5356(呼和浩特至沈阳,空客A320执飞)和CZ5904(桂林至北京,空客A321执飞) [1] - 华东地区推荐航班包括CZ3595(广州至上海,波音B777执飞)和CZ6548(杭州至深圳) [2] - 中部地区特别推荐由国产大飞机C919执飞的CZ3347航班(武汉至广州)以及CZ6474航班(成都至郑州) [2] - 西部地区推荐航班包括CZ6242(西宁至广州,空客A320执飞)、CZ3218(西安至广州)和CZ8910(昆明至北京) [2] 国际航线布局 - 精选国际赏月航班包括CZ6092(万象至广州,约150分钟航程)、CZ6011(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CZ8058(迪拜至广州,空客A330执飞)和CZ302(悉尼至广州,波音B787执飞) [5] - 公司还在广州、北京、乌鲁木齐等枢纽机场执行往返于东南亚、日韩、中西亚、中东、欧洲、美洲、澳新方向的多条国际航线 [5] 客户体验优化 - 公司提供赏月座位选择指导:南北方向航班靠东座位赏月角度佳,自东向西航班左侧为最佳,自西向东航班右侧为最佳,建议旅客提前选择靠窗座位 [5]
暖心、便民、智慧、精细……多样化服务保障百姓乐享假期顺畅出行
央视网· 2025-09-29 14:31
此外,9月29日至10月2日、10月7日至10月9日,铁路部门在确保安全前提下还安排开行夜间高铁。在北京、太原至粤港桂云方向,上海至粤港 方向,北京、上海至川贵方向安排加开高铁动卧。 央视网消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期间,全国铁路实行高峰运行图,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一批2025年新增线路和夜间高铁的 开行,将为假期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这个假期,2025年新增的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沈阳至佳木斯高铁沈阳至白河段、襄阳至荆门高铁、重庆东站等新线新站投用和京哈高铁 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将有效提升区域旅客运输能力。 各地铁路部门将密切跟踪客流运行情况,及时增开中短途旅客列车。同时,持续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旅客列车,方便沿线群众出 行。 "火车向着景区开" 打造假日消费新场景 这个假期,大家外出旅行热情高涨。铁路部门安排开行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串联沿线美食、美景和人文名胜,激活假日消费潜 能。 在"火车向着景区开"的同时,铁路部门优化旅游列车开行时刻,压缩途中运行时间,有序衔接景区营业时段,实现"昼游夜行""快旅慢游",让 旅客体验更美好。 亲子游、研学游 ...
“第一动力”结出累累硕果
经济日报· 2025-09-29 05:59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全球第一座第四 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十四五"时期的中国,不能造 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5年来,我们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 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越来越多的"创新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也 让这5年成为理念创新开拓新路径、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制度创新驱动新变革的时间单元。 面向前沿 重磅成果加速涌现 当"十四五"画卷徐徐展开之时,我们面对的是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经济动荡与政治冲突日益 加剧的世界,也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新产业和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 储备远远不够、产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问题。创新能力不强,不仅影响发展效率,甚至威胁国 家安全。 把握时与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 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 ...
中国贸促会:外企在华深耕意愿强烈 中国仍是全球外资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4:08
全球经贸摩擦指数 - 2025年6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92 处于中高位 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4.7% 环比下降13.7% [4] - 印度、美国和巴西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三 美国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连续12个月居首 [4] - 电子、运输设备和机械设备行业是经贸摩擦冲突焦点 电子行业经贸摩擦指数居首 [4] - 监测范围内20个国家(地区)共发布23项进出口关税措施 47起贸易救济调查 93项TBT和SPS通报 12项进出口限制措施 145项其他限制性措施 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居首 [4] 涉华经贸摩擦 - 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02 处于高位 印度涉华经贸摩擦指数最高 [5] - 摄像头、路由器和芯片等电子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 [5] - 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6.3% 环比下降13.6% [6] 商事认证数据 - 2025年7月全国贸促系统签发各类证书74.17万份 同比增长10.82% [1][7] - 非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309.53亿美元 签证份数39.81万份 同比增长5.13% [1][7] - 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87.56亿美元 同比增长39.66% 签证份数27.63万份 同比增长49.42% [1][7] - 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7.47亿美元 同比增长26.90% 签证份数27065份 同比增长29.73% [7]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 - 中国德国商会调查显示92%德企愿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超半数德企计划未来两年增加对华投资 [2][11] - 中国美国商会报告显示近一半会员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 [2][11] - 外资企业"山西行"活动有近40家外国贸促机构、在华商协会及外资企业负责人60余人参加 达成一批合作意向 [12] - 将于9月下旬组织外资企业"西藏行"活动 [12] 国际交流活动 - 中国贸促会接待近100家跨国公司负责人 组织274批次团组赴55个国家和地区访问交流 [11] - 第三届链博会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 霍尼韦尔、西门子等多家外资企业签署第四届链博会参展意向 [12] - 成功举办3场外资企业"地方行"活动 [12]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 - 中国馆累计接待全球观众超130万人 日均观众近万人 接待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位政要和知名人士 [9] - 举办40多场省区市活动周(日)、企业日、主题日活动 [9] - 展示中国能建、科大讯飞、优必选、中远海运、茅台、亚振家居、国航等中国品牌 [8] 涉外经贸仲裁 - 贸仲委和海仲委累计审理案件7万多件 过去七年年度受理案件争议金额均超千亿元 [14] - 贸仲委被评为全球最受欢迎五大仲裁机构之一 海仲委成为全球知名海事仲裁机构 [14] - 2025年贸仲委、海仲委受理涉外案件435件 当事人遍布76个国家和地区 [15] - 贸仲委《仲裁规则》获评全球前五最受青睐仲裁规则之一 [15]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经贸活动 - 8月28日举办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经贸投资论坛 约600名中乌企业家参会 [17] - 9月2日举办中哈企业家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500多名中哈企业代表参加 [17] - 9月2日举办中国-马来西亚高层对话活动 [18] - 9月4日协助举办第二届中巴B2B投资会议 巴方组织近200家企业来华参会 [18]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0] - 2025年1-7月全国组展单位组织3500多家企业赴东盟参加展览项目99项 实际展出面积近44000平方米 [21] - 9月17-18日举办第22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将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合作相关成果 [20][21] - 贸仲委东盟庭审中心、海仲委南宁办事处等为双方企业提供商事法律服务 [2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已举办两届 累计吸引近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余人次参会 [2][22] - 9月15-16日在广州举办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 主题为"赋能大湾区 共拓新机遇" [22] - 第三届链博会期间43家大湾区企业参展 多个香港澳门商协会组团观展参会 [23] - 贸仲委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新空间在深圳启用 海仲委大湾区仲裁中心举办多元纠纷解决交流会 [23] 贸法通平台服务 - 咨询领域主要集中在出证认证、政策法规、资金纠纷、出口管制等方面 [25] - 咨询涉及阿联酋、泰国、越南、阿根廷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 [25] - 开设"原产地规则及证书申报指南"专栏 收录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篇文章 [25]
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 ——把握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关键与重点
人民日报· 2025-08-21 09:43
经济总体表现 -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和全年水平 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2] -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出口同比增长7.2% [2] - 前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 [6]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2% [7] 产业发展与创新 - 前7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15] - 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4% [15] - 截至6月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 同比增长13.2% [15]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 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17] -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5100家 核心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18] - 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承运旅客超200万人次 [15] 投资与消费 -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每年可新增2000多亿元消费需求 拉动万亿元规模新增投资需求 [9]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8] - 改造老旧小区 建设地下管网 推进城市绿化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9] 外贸与外资 - 前7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 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3% [9]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7.2% [9] - 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 同比增长11.7% [9] - 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贸易规模超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61个 同比增加5个 [11] 政策与改革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启动 "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 占比达74% [12] - 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发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 [22]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 [25] 区域与企业动态 - 北京面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119个项目 [23] - 重庆提出200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 [23] - 华为加大人工智能研发投入 使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大模型 [25] - 宁德时代在山东新建储能及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打造零碳工厂 [25] - 顺丰在河南投资多式联运国际枢纽项目 建立智慧物流标杆 [25]
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46
经济总体表现 -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和全年水平 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1] -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2% [1] - 前7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 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3%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7.2% [10] - 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 同比增长11.7% [10] 消费与内需 - 前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 [6]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2% 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6] -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每年可新增2000多亿元消费需求 可拉动万亿元规模新增投资需求 [9] - 服务消费亮点纷呈 包括乡村文旅 票根经济 冰雪经济 赏花经济 国潮国服频频出圈 [6] 投资与产业升级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16] - 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4% [16] - 截至6月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 同比增长13.2% [16] -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5100家 核心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19]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 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18] 创新与科技发展 -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稳居世界首位 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位列全球第二 [18] - 每年STEM专业毕业生数量超500万 [18] - 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承运旅客超200万人次 [16] - 2025年被誉为中国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工业人形机器人实现自主换电池等功能 [19] 外贸与国际合作 - 上半年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贸易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到61个 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 [11]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启动 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 占全部商品税目的比例达74% [12] 政策与改革 - 综合运用降准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21] - 出台施行民营经济促进法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 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22]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 [24]
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把握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关键与重点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35
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和全年水平 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1] - 前7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 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3%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7.2%[10] - 前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2%[6] 消费领域表现 - 服务消费亮点纷呈 包括乡村文旅 票根经济 冰雪经济 赏花经济 国潮国服等新型消费蓬勃发展[6] - 通过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 促进农民增收等举措增强消费能力[7] - 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完善文旅 餐饮 休闲 健康 体育等领域供给 不断优化消费环境[7] 投资领域表现 - 新型城镇化蕴藏海量投资场景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新增2000多亿元消费需求 拉动万亿元规模新增投资[9]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和城市更新 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为稳增长 调结构 育动能 惠民生提供支撑[9] 外贸外资表现 - 前7月出口同比增长7.3% 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贸易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61个[10][11] - 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 同比增长11.7% 外贸外资表现稳定[10]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启动 "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 占全部商品税目比例达74%[1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前7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4%[16] - 截至6月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 同比增长13.2% 创新场活力充沛[16]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 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18] 人才与研发优势 -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稳居世界首位 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位列全球第二[18] - 每年STEM专业毕业生数量超500万 人才资源优势丰富[18] 新兴产业发展 -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5100家 核心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赋能工业生产 新药研发 交通出行等领域[19] - 2025年被誉为中国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各类机器人加速进化[19] - 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承运旅客超200万人次 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持续推进[14][16] 政策支持与改革 - 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 以更大力度实施"两重""两新"政策 综合运用降准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21] - 出台施行民营经济促进法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 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22] - 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发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 进一步打破市场壁垒[22] 企业支持措施 - 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 社保"缓返补"等政策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24] - 推行"免罚轻罚"等柔性执法 为企业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24] - 加紧解决产品标准认证问题 打通资金关 标准关 渠道关 监管关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24]
“十五五”工业新征程: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营报· 2025-08-16 02:33
工业与信息化发展成就 - "十四五"时期中国工业经济规模持续增长 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 连续15年位居全球制造业第一 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2] -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提效 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实现县县通千兆 乡乡通5G 90%以上行政村通5G 截至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3]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高达30% 是全球制造业中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建成门类齐全 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3] 政策支持与市场基础 - 中央层面出台《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顶层设计 为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4] - 规模庞大 需求多元的内需市场为工业与信息化发展提供基础 企业主动转向科技创新 加快制造业发展进程 [4] - 2023年8月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 划分八大新兴产业和九大未来产业 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 元宇宙 量子信息等 [6] "十五五"规划方向 - 前瞻部署新产业新赛道 筑牢数字技术底座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 [5] - 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5]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完善中试验证体系 打造产学研用协同的产业创新生态 [7] 产业链供应链建设 - 推动构筑安全稳定 畅通高效 开放包容 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部分高端装备已形成国际竞争力 但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 [7] - 金融体系需秉持"长投厚培"理念 资本市场要精准支持产业链核心环节 为关键技术突破提供可持续资金保障 [8] - 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得性 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与科技企业合作 降低技术商业化风险 [8] 行业规范与竞争秩序 - 低价竞争和同质化布局导致"增收不增利" 中央和部委多次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反内卷将是重点工作 [8] - 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提升产品品质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9] - 健全长效机制 完善政策举措 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汽车产业提质升级 [9]
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人民网)
人民网· 2025-08-15 16:17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1][7]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团队揭示固态电池短路机理,为新型固态电池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 - 国内固态电池研究取得多项进展,包括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开发和锂元素可视化检测技术突破[2] 高质量科技供给与成果转化 - "十四五"期间重大科技成果包括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中国空间站"天宫"、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等[2] -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7%,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501万件(同比增长13.2%)[2] - "科大硅谷"集聚超7000家科技企业,基金规模突破2500亿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4][5] - 上半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超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5]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 - 柳钢集团通过AI助手优化生产成本,研发投入强度达3.6%,形成203件核心专利[7] - 商业航天领域实现批量卫星研制,银河航天承担国家重大发射任务,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8][9] - 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达147.2万件("十三五"末的2.2倍)[9] - 中电信量子集团推出"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推动量子技术规模化应用[9] 消费新业态与城市更新 - 宝马全球信息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南京,探索AI及固态电池技术[11] - 京东MALL北京双井店引入数字娱乐公园等新场景,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0%[12]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电影票房超292亿元(同比增长20%)[12] - 浙江台州官河古道通过AR技术打造元宇宙街区,单日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13] - 上海浦东、山东潍坊等地通过智慧化改造提升城市功能[13]
中国终于暴露实力!中美差距究竟有多大?张召忠:我可以负责任讲,别再被误导了!
搜狐财经· 2025-07-22 20:07
经济总量与增长 - 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20万亿美元,达到201963.9亿美元,包含港澳台地区 [1] - 澳门经济增速达8.8%,台湾地区增速达4.59%,表现突出 [1] - 2025年经济总量预计突破140万亿元人民币,五年增长超35万亿元 [1] 中美经济对比与差异 - 2024年美国GDP总量29.21万亿美元,中国不含港澳台为18.94万亿美元,差距10.26万亿美元 [1] - 2025年中美GDP差距预计扩大至11万亿美元 [1] - 美国服务业占比高达80%,中国制造业占比28%,经济结构存在本质差异 [6] - 美国人均GDP是中国的6倍以上,体现不同发展阶段 [6] 汇率与通胀影响 -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从7.12贬至7.18,导致中国GDP美元计价减少1600亿美元 [3] - 美国2025年一季度CPI达3%,推高名义GDP,中国一季度实际增长5.4%但名义增速仅4.6% [3] 研发与创新突破 -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投入强度达2.68% [4] - 船舶工业实现国产电磁弹射航母、大型邮轮和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突破 [3] - 航天领域完成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并建成自主空间站 [3]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投入运行,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用 [3] 经济结构与竞争力 - 中国通过产业升级提升全球竞争力,新能源汽车领域从追随者转变为引领者 [6] - 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6] - 全国统一大市场基本建立,民营企业比"十三五"末增长超40% [6] 统计方法差异 - 美国采用支出法统计GDP,包含信贷消费和政府刺激消费 [3] - 中国采用生产法统计GDP,着重计算实际生产的商品与服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