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华政策权力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吉隆坡会谈拆穿美国底!关税不管用,中方反制咋让美方从硬变实谈?
搜狐财经· 2025-10-30 03:45
中美经贸磋商动态 - 原定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中美经贸磋商因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缺席而蒙上阴影 [1] - 美国代表团核心谈判成员变更为财政部长贝森特与贸易代表格里尔 [6] - 会谈中美方最终让步,宣布不再考虑对华加征100%关税,并就农产品贸易、芬太尼合作等达成初步共识 [9] 美国对华政策与内部博弈 - 卢特尼克主导的“50%规则”规定,企业超过50%股权或技术源自中国即被纳入美国出口管制清单,推翻了此前维持制裁水平的共识,导致受管制中企数量激增数千家 [3] - 卢特尼克的退出被视为政策失误后成为“替罪羊”,暴露白宫内部鹰派与务实派的权力消长 [6] - 财政系统官员更关注贸易战冲击,例如关税战导致美国企业损失超120亿美元,大豆出口停滞影响农业州支持率 [8] 中国反制措施与影响 - 中方升级稀土出口管制,首次将设计图纸、生产设备等知识产权纳入限制范围,精准打击美国F-35战机、导弹防御系统等高端制造业供应链 [3] - 美国核心稀土冶炼技术深度依赖中国,短期内无法替代 [3] - 中方在港务费、软件产品等领域采取对等措施,美国航运公司因对等征收港务费短期内额外支出近500万美元,推高跨太平洋物流成本 [8] 行业与公司影响分析 - 稀土管制措施直接冲击美国高端制造业供应链,凸显中国在稀土冶炼技术领域的关键地位 [3] - 美国航运公司因中美港务费对等措施承受实质性损失,短期内额外支出近500万美元 [8] - 中国外贸结构展现韧性,对美出口占比已降至10%以下,多元化贸易伙伴使其出口总额逆势增长 [8] 未来经贸关系展望 - 中美在科技管制、产业政策等深层次分歧上仍未突破,未来“边打边谈”的态势可能长期存在 [9] - 美方延续“谈判-施压”双轨策略,财长贝森特在行前仍抛出限制软件产品对华出口的威胁 [8] - 中方明确反对“脱钩断链”但不容忍单边打压的立场,强调将应对经济胁迫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