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钩断链

搜索文档
美企高管组团访华!排队同商务部部长握手,波音、苹果等企业都来了
华夏时报· 2025-07-31 12:29
美企高管访华动态 - 7月29日美企代表团包括波音、奥的斯、苹果、赛默飞世尔科技等制造业和科技企业访问中国贸促会 这些行业均为美国加征关税重点领域 [1] -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与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芮思博代表团就促进中美工商界交流、服务两国企业等议题进行会谈 [1] - 7月30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近十家美企高管 包括波音和苹果公司 讨论中美经贸关系及美资企业在华发展议题 [1] - 同日王文涛再次会见芮思博代表团 就相同议题交换意见 美方会后专门表达感谢 [1] 中美经贸关系表态 - 中方强调中美经贸关系互为重要伙伴 "脱钩断链"不可行 需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 近期双方已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经贸会谈 [2] - 中国重申对外开放政策不变 消费市场规模全球领先且增长潜力大 欢迎美资等各国企业投资中国 [2] - 美中贸委会认可两国经贸对话成果 认为中国对外开放信号增强市场信心 会员企业致力于在华长期发展 [2] 外交层面交流 - 外交部长王毅30日会见美方代表团 希望美国工商界促进正确对华认知、民间友好和互利共赢 [3] - 外交部回应关税威胁时表示中国将基于国家利益采取能源保障措施 强调关税战无赢家 中方将维护自身权益 [3]
深创投集团总裁刘苏华: 风投行业呈现七大新趋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07:11
风投行业新趋势 - 创新创业方向从模式创新转向硬科技创业,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行业 [2] - 科技环境面临"脱钩断链"挑战,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遇阻,关键技术零部件存在供应链风险 [2] - 风险投资与国家战略契合度提升,中央政策从募、投、管、退全链条支持行业发展,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 [2] - 国资成为风投市场主力军,国资LP出资占比超80%,地方和中央国资机构直接投资比例增加 [2] - 投资节奏与经济增速同步放缓,预计未来经济增长中枢长期维持在5%,企业成长速度受大环境影响 [3] - 中国科技创新从跟随模仿转向领先,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实现突破 [3] - 人工智能成为新经济起点,正在颠覆创作、科研、产业应用等领域,未来可能重构组织架构和商业逻辑 [3] 相关ETF表现 食品饮料ETF (515170) - 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近五日下跌0.51%,市盈率20.31倍 [5] - 最新份额57.8亿份(增加45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95.6万元,估值分位18.98% [5] 游戏ETF (159869) - 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近五日上涨2.52%,市盈率43.69倍 [5] - 最新份额70.4亿份(增加3.2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593.6万元,估值分位65.10% [5] 科创半导体ETF (588170) - 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近五日上涨2.16% [5] - 最新份额3.7亿份(增加2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885.6万元 [5] 云计算50ETF (516630) - 跟踪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近五日上涨3.33%,市盈率115.52倍 [6] - 最新份额4.4亿份(增加3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78.1万元,估值分位91.37% [6]
美企高管密集来华谈合作!
证券时报· 2025-07-30 22:59
美企高管密集访华。 据玉渊谭天消息,7月30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北京会见了包括波音、苹果公司在内的近十家美国企业高 管,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美资企业在华发展等议题交换意见。会见前,美企代表排队同中方握手寒暄;会见 结束后,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专门向中方表达感谢。 同日,王文涛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芮思博率领的代表团一行。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美资企业 在华发展等议题交换意见。 王文涛表示,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事关两国人民福祉和人类前途命 运。事实证明,中美经贸关系历经风雨,双方仍互为重要经贸伙伴,"脱钩断链"行不通,平等对话协商才是解 决分歧的关键。在两国元首指引下,中美在经贸领域已形成了日内瓦共识和伦敦框架,近两天双方团队已在斯 德哥尔摩举行经贸会谈。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王文涛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中 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前列,极具增长潜力和创新活力。中国欢迎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投资中国, 共享发展机遇。 芮思博表示,美中贸委会乐见两国 ...
王文涛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代表团
券商中国· 2025-07-30 17:30
王文涛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 变。中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前列,极具增长潜力和创新活力。中国欢迎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 投资中国,共享发展机遇。 7月30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芮思博率领的代表团一行。双方就中美 经贸关系、美资企业在华发展等议题交换意见。 王文涛表示,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事关两国人民福祉和人类前途 命运。事实证明,中美经贸关系历经风雨,双方仍互为重要经贸伙伴,"脱钩断链"行不通,平等对话协商 才是解决分歧的关键。在两国元首指引下,中美在经贸领域已形成了日内瓦共识和伦敦框架,近两天双方 团队已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经贸会谈。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可持 续发展。 责编:刘珺宇 校对: 王蔚 百万用户都在看 A股,三大利好来袭! 重大利好!刚刚,直线拉升! 午后,突然大反攻!外围传来重磅! "超级周"来袭!中美大事!国常会,重要部署!证监会发声!人工智能、消费大利好,影响一周市场 的十大消息 关税突发!美国、欧盟,重大变数! 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
王毅同韩国外长赵显通电话
新华财经· 2025-07-28 13:47
中韩外交关系 - 中韩是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 坚持睦邻友好符合两国共同利益 [1] - 韩国新政府就职后两国元首通电话 中韩关系实现良好开局 [1] - 中方强调要做名副其实的战略合作伙伴 推动两国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 [1] 中韩合作原则 - 中方对韩政策保持连续稳定 希望韩方对华政策同样稳定可持续可预期 [1] - 中韩关系基于双方共同利益 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制于第三方 [1] - 双方要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共同反对"脱钩断链"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1] 经贸合作领域 - 中韩经济联系密切 产供链高度互嵌 [1] - 韩方愿积极推动两国自贸谈判 深化经贸合作 [1] - 中方支持韩方主办2023年下半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 多边协调合作 - 双方就多边领域协调合作交换意见 [2]
【王毅同韩国外长赵显通电话】7月28日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韩国新任外长赵显通电话。王毅强调,中韩要做名副其实的战略合作伙伴,推动两国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首先要保持政策稳定性,中方始终重视发展中韩合作,对韩政策保持连续稳定,希望韩方对华政策同样做到稳定、可持续、可预期,避免摇摆。二是要坚持独立自主,中韩关系基于双方共同利益,利好两国人民,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不应受制于任何第三方。三是要增强互惠互利,中韩经济联系密切,产供链高度互嵌,双方要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作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快讯· 2025-07-28 13:47
金十数据7月28日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韩国新任外长赵显通电话。王毅强 调,中韩要做名副其实的战略合作伙伴,推动两国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首先要保持政策稳定性,中方 始终重视发展中韩合作,对韩政策保持连续稳定,希望韩方对华政策同样做到稳定、可持续、可预期, 避免摇摆。二是要坚持独立自主,中韩关系基于双方共同利益,利好两国人民,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 不应受制于任何第三方。三是要增强互惠互利,中韩经济联系密切,产供链高度互嵌,双方要深化互利 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作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受益者,中韩要共同反对"脱钩断链",维护全球产供 链稳定畅通。 (新华社) 王毅同韩国外长赵显通电话 相关链接 ...
脱钩断链的“搅局者”VS 赋能全球的“稳定锚”
搜狐财经· 2025-07-28 02:07
全球制造业格局变化 - 全球超过七成国家和地区面临美国关税大棒威胁,但关税政策未能有效解决美国制造业问题,反而加剧全球供应链混乱 [1] - 美国上世纪70年代制造业就业占比达20%,但当前面临工业供应链不足、劳动力技能短缺等问题 [3][6] - 美国电网等基础设施老化,铝业协会指出需25-30年保障电力供应才能支持工厂回流 [6] 美国制造业回流挑战 - 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受到经济学家质疑,认为无法解决美国去工业化问题 [5] - 半导体企业在美国设厂面临劳动力短缺,熟练工人不足制约制造业回流 [6] - 苹果手机供应链依赖亚洲工厂,即便加征关税,在亚洲采购仍比美国重建供应链更便宜高效 [7] 中国供应链优势 - 中国实现从"世界工厂"到"创新实验室"的转变,成为全球供应链"稳定锚" [1][8] - 苹果全球200家主要供应商中80%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 [10] - 惠普在中国生产超过4.5亿件产品,依赖数百家本地合作伙伴 [10] 中国市场潜力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年消费近50万亿元人民币,投资超50万亿元,进口超20万亿元 [10] - 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为全球供应链重构提供"中国方案" [8][10] - 中国贸促会强调全球产业链需安全稳定、开放包容,反对脱钩断链 [11]
中欧领导人展望下一个50年
环球时报· 2025-07-25 07:11
中欧领导人会晤核心成果 -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欧建交50年来的合作成果丰硕,提出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未来关系发展原则 [1] - 双方共同发表《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承诺维护《巴黎协定》并提交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 [1][4][5] - 欧盟领导人明确表示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欢迎中国企业投资欧洲 [3] 中欧经贸关系动态 - 习近平指出中欧经贸本质是优势互补,中国高质量发展将为欧洲提供新机遇 [2] - 李强总理强调中欧合作顺畅与否取决于相互开放程度,历史证明隔阂会导致双方受损 [3] - 中国德国商会呼吁德国总理尽快访华,指出中国是德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9] 气候变化领域合作 - 联合声明确立绿色伙伴关系为中欧合作核心,覆盖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减排 [4][5] - 国际机构评价称中欧气候领导力填补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空缺,将加速全球清洁能源转型 [4][6] - 中国清洁技术出口使全球排放减少1%,太阳能板、电池和电动汽车成为经济增长动力 [7] 国际舆论反应 - 外媒认为联合声明与美方政策形成对比,展现中欧在多边主义中的建设性作用 [5][6] - 专家指出中欧气候合作超越地缘政治分歧,为COP30达成具体成果奠定基础 [6] - 德媒呼吁欧盟调整对华战略,建议将"对手"表述从政策文件中移除 [9]
人为“脱钩断链”是不可能的
搜狐财经· 2025-07-19 05:37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经贸关系历经风雨,双方仍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尽管2018年以来美方挑起经贸摩擦,但双边贸易总体保持稳定 [2] - 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合作是唯一正确道路,贸易和双向投资为两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和企业利润 [2] - 中美经贸合作难免出现分歧和摩擦,对话协商是解决问题最好选择,2024年5月以来中美经贸团队在日内瓦和伦敦开展对话磋商 [3] - 中国立场一贯坚决捍卫国家利益,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出口增长7.2% [3] 中国外贸表现 - 中国货物贸易规模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4%,连续8年全球第一,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全球第二 [4] - 2024年中国内地和香港货物进口占全球13.3%,仅比美国低0.3个百分点,几乎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 [4] - 2024年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67% [5] - 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比2020年增长38%,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增长近四成 [5] 外贸韧性与多元化 - 东盟连续5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上半年贸易额同比增长9.6% [5] - 2024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过50%,对美出口占比从2020年17.4%降至2024年14.7% [5]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下降9.9%,但整体出口增长7.2%,实现多元化 [5] 外资利用情况 - "十四五"期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7000亿美元引资目标 [6] -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增加2.5万家,外资企业贡献全国1/3进出口、1/4工业增加值和1/7税收 [6] - 2024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4.6%,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全国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 [6]
新华社经济随笔:从库克到黄仁勋,缘何一年三度来华?
新华社· 2025-07-18 19:26
跨国公司高管频繁访华 - 英伟达CEO黄仁勋2023年三次访华,分别参加公司年会、访问京沪、出席链博会,强调中国市场的活力和创新力[1] - 苹果CEO库克2022年同样三次访华,参加第二届链博会,表示中国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技能密度"[1] - 两位高管行为表明企业自主选择市场,行政命令难以改变市场规律[1] 中国市场吸引力分析 - 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500亿美元,英伟达若被排除将面临巨大损失[2] - 英伟达最新财季中国市场营收占比12.53%,历史峰值曾达全球销售额的25%[2] - 中国被《经济学人》评价为世界研发实验室,跨国企业在华研发中心成为创新摇篮[2] 产业链深度整合 - 苹果200家主要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生产,库克承认中国供应链不可替代[3] - 特斯拉上海工厂供应链本地化率超95%,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优于美国本土[3] - 第三届链博会美国参展商数量居境外首位,同比增长15%[3] 外资持续加码投资 - 阿斯利康投资25亿美元在北京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3] - 巴斯夫投资5亿元人民币扩建上海工厂[3] - 瓦克化学在华特种有机硅扩建项目5月竣工[3] - 2023年前5个月全国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10.4%[3] 中国开放政策 - 中国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5] - 举办各类国际经贸展会,开放大门越开越大[5] - 外资企业与中国市场深度融合,体现工商界强烈合作意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