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尽职免责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这家引导基金容亏高达70%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29 16:54
国资容亏机制创新 - 常德市出台《科创引导基金管理办法》,明确科创引导基金存续期15年(投资期8年,退出期7年),并强调市场化运作机制,政府部门及管理人均不得干预子基金投资决策 [1] - 常德市提出按照科创引导基金资金规模的70%设置整体容亏率(让利部分作为盈利核算),在投资整体有收益情况下可不对单个子基金或项目进行考核评价 [1] -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70%基金整体容亏率是突破性举措,比单项目容亏更难得,当前多地国资已允许单项目100%亏损 [1][2] 地方国资容亏实践 - 四川提出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基金投资损失容忍率最高60%,种子期或未来产业基金可提至80%,单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2] - 深圳福田产业协同基金容亏比例最高80%,符合条件的项目允许100%亏损 [2] - 武汉、广州开发区、深圳南山区等地均提出种子期/天使期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2] 政策环境支持 -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创投17条",提出优化政府创投基金管理,改革考核和容错免责机制,按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考核 [3] - 2024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推动国资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完善出资、考核、容错、退出政策 [4] - 国务院国资委发文支持国有企业大胆试错,探索建立包容审慎的新产业监管体系 [4] 考核机制创新 - 国办1号文《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不简单以单项目或单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5] - 广东省明确对国有天使/创投基金设置不同考核指标,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主要考核指标 [7] - 57%主流引导基金管理机构已建立尽职免责机制,30%正在筹建 [7] 风险分担创新 - 湖南省立法鼓励科技创新类基金不设创始人强制回购条款,大学生创业基金与创业者共担风险 [6] - 深圳推出"基金+保险"模式,通过科技保险补偿种子基金投资风险,保险期限最长15年 [6][7] - 多地出台投资风险补贴政策,引入科技保险补偿机制分担科技成果转化风险 [6][7] 行业发展趋势 - 当前一级市场亟需发展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让政府投资基金放开手脚 [5] - 越来越多地区将尽职免责写入管理办法,明确具体情形和处理方式 [7][11] - 行业期待更多地区优化政府投资基金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驱动长期资本形成 [8]
有国资接受“全亏”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06 17:22
3月,深圳市南山区印发《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其中,在"投早投小投科 技行动"中,提出设立总规模为5亿元的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对经认定的人工智 能、机器人、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南山区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初 创企业给予领投支持, 基金内单个项目最高允许 1 0 0%亏损 。据悉,该基金将由深圳市南山 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1 0 0%出资,南山战新投是由深圳市南山区政府设立的国有独资有 限责任公司。 这可谓是全国 "天花板"级别的容亏率,我们认为, 允许 1 0 0%亏损 对整个引导基金和国资母 基金行业的容错免责机制建设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引导与带动。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尤其 "投早 投小"的风险大,出现项目失败也是可能的,但只要管理规范、投资稳健及盈利满意的,则应 宽容少数项目的投资失败。 可见,基金内单个项目最高允许 1 0 0%亏损,有望成为越来越多地区国资的容亏机制建设的参 考。并且,广东省在完善基金考核机制方面,无疑是全国范围内较为先进的地区。 最近,能容亏 1 0 0%的地方国资越来越多了。 4月2 1日,深圳市福田区举行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推介 ...
基金最高容亏50%,无锡国有基金出大招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3-10 17:08
无锡国资基金政策创新 - 无锡国资委出台《实施办法》,明确基金尽职免责适用情形及风险容忍机制,被业内称为"全国最宽容的创投基金政策" [1] - 政策亮点包括:基金层面最高容亏率50%(种子/天使类)、30%(创投/产业基金)、20%(并购基金),优于广州单项目100%容亏但基金整体50%容亏的突破性设计 [1][2] - 优化决策流程:国资LP代表需7个工作日内明确意见,允许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延长存续期 [1][2] 考核机制改革 - 取消单一年度考核,改为与基金全生命周期评价结合,减轻决策人员因项目亏损被追责压力 [2] - 对投向本地"465+X"产业集群或"卡脖子"项目的基金适当延长存续期 [2] - 江苏省政策明确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转向综合评价基金整体运营效果 [6] 国家政策导向 - 国务院"创投17条"提出改革政府基金考核机制,按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考核国资创投机构 [3] - 2024年国办1号文要求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容忍正常投资风险,不简单以单项目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3] - 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存续期最长可延至15年,较一般股权基金延长近一倍 [3] 行业实践进展 - 57%主流引导基金已建立尽职免责机制,30%正在筹建,容错机制覆盖投资风险补偿、考核优化、免责政策三类 [5][6] - 深圳试点"基金+保险"模式,通过15年保险期限分担种子期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风险 [5] - 湖南省立法规定大学生创业失败可免还基金投资,明确国资创投尽职免责情形 [5] 行业痛点与突破 - 当前国资基金面临"投早投小"功能要求与审计风险处置的双重压力 [4] - 2024年出现国资LP批量起诉GP现象,主因基金到期考核机制倒逼强制退出 [3] - 深圳、湖南等地率先探索发展"大胆资本",通过立法或政策支持国资基金试错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