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职免责机制
搜索文档
多地提出国资创投容亏100%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07:57
国资创投政策环境优化 - 多地尽职免责政策不断优化 为国资创投带来更宽松的政策环境 政府投资基金与国资创投基金对亏损的容忍度显著提升 [1] - 种子期 天使期项目明确给予高额亏损容忍 个别地区已允许单个项目出现100%的全额亏损 [1] - 广州开发区提出种子直投 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 种子直投 天使直投 产业直投分别允许出现最高不超过各类别投资总额50% 40% 30%的亏损 [6] - 四川省 武汉市 深圳福田区等地文件指出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提出种子天使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70% 创投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50% 产业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30% 种子 天使类单个直投项目最高容亏100% [7]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 2016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国有创业投资企业的监督考核 激励约束机制 形成鼓励创业 宽容失败的国有创业投资生态环境 [4] - 2024年6月《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改革完善基金考核 容错免责机制 健全绩效评价制度 [6] - 2024年1月国办1号文《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容错机制 容忍正常投资风险 不简单以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6] 尽职免责制度落地挑战 - 尽职免责制度的落地存在"最后一公里"难题 需要审计 纪检部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参与 许多基金管理人仍面临询问 追责的情况 [10] - 需要加快出台可操作 可量化的实施细则 建立覆盖审计 纪检等多部门的尽职免责协调机制 [10] - 浙江 安徽等地已做出探索 浙江省提出完善免责认定标准和流程 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 巡视 审计等部门要依规依纪依法予以支持 安徽省提出基金考核评价 审计 巡视 国资监管考核以基金整体项目投资核算作为评价依据 不以单一子基金或单个投资项目损失作为评价依据 [11] 行业专家观点 - 容亏比例的多少并不是问题的核心 关键还是现有机制下的落地执行 有些地方政府投资基金虽提出早期投资80%的容亏比例 但实际业务过程中并未执行 [7] - 相比于容亏100% 有些地方的管理办法提到"不以单个项目亏损作为考核依据" 能够把这点执行好 就已经对基金的运行进行了很好的松绑 [7] - 政府和国资基金需要追求政策目标和功能目标 但也需要追求商业可持续 很难想象一只基金在亏损20% 50%甚至80%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实现政策目标 [8] - 应该强调落实尽职合规免责 只要基金管理人的操作是尽职合规的 不论最终基金亏损率达到多少 都应该是免责的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 [8] - 项目投资如果出现问题 可以通过全盘回顾从项目端到决策程序 制度设计 找到出错的地方以及承担相应责任的人员 如果所有程序都做到位后投资失败主要是客观原因导致 也应该进行尽职免责 [9]
护航耐心资本:多地提出容亏100%,国资创投尽职免责持续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8:35
国资创投政策环境优化 - 多地尽职免责政策不断优化,为国资创投带来更宽松的政策环境,政府投资基金与国资创投基金对亏损的容忍度显著提升 [1] - 多地政策对种子期、天使期项目明确给予高额亏损容忍,个别地区已允许单个项目出现100%的全额亏损 [1] - 尽职免责制度的优化和容亏机制的建立,为国资创投的业务开展解除了后顾之忧,容亏率的提升或将成为行业新常态 [1] 具体容亏政策细则 - 广州开发区提出,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种子直投、天使直投、产业直投分别允许出现最高不超过各类别投资总额50%、40%、30%的亏损 [4] - 四川省、武汉市、深圳福田区等地文件指出,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4] - 《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提出,种子天使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70%、创投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50%、产业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30%,种子、天使类单个直投项目最高容亏100% [4] 政策落地与执行挑战 - 容亏比例并非核心问题,关键在于现有机制下的落地执行,部分地方政府投资基金虽提出早期投资80%的容亏比例,但在实际业务过程中并未执行 [5] - 相比于容亏100%,“不以单个项目亏损作为考核依据”若能执行好,能对基金的运行进行很好的松绑 [5] - 政府和国资基金需要追求政策目标和功能目标,但也需要追求商业可持续,不应过度强调容亏比例 [5] 尽职免责协调机制 - 尽职免责制度的落地存在“最后一公里”难题,需要审计、纪检部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参与,需建立覆盖多部门的协调机制 [6][7] - 四川、浙江、安徽等地已做出探索,例如浙江省提出完善免责认定标准和流程,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巡视、审计等部门要依规依纪依法予以支持 [7] - 安徽省科技厅提出,基金考核评价、审计、巡视、国资监管考核以基金整体项目投资核算作为评价依据,不以单一子基金或单个投资项目损失作为评价依据,省审计厅、省国资委的考核与母基金考核评价可以互认 [8] 市场化运作与专业化管理 - 无论哪类出资主体都必须清晰认知私募基金是高风险投资,投资行业人才壁垒高,应首先保障基金以相对市场化方式运作 [2] - 应挑选专业化的GP团队对基金进行管理,而不是任命行政干部管理基金,在此前提下再优化尽职免责机制和容错机制才更有意义 [2]
这家引导基金容亏高达70%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29 16:54
国资容亏机制创新 - 常德市出台《科创引导基金管理办法》,明确科创引导基金存续期15年(投资期8年,退出期7年),并强调市场化运作机制,政府部门及管理人均不得干预子基金投资决策 [1] - 常德市提出按照科创引导基金资金规模的70%设置整体容亏率(让利部分作为盈利核算),在投资整体有收益情况下可不对单个子基金或项目进行考核评价 [1] -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70%基金整体容亏率是突破性举措,比单项目容亏更难得,当前多地国资已允许单项目100%亏损 [1][2] 地方国资容亏实践 - 四川提出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基金投资损失容忍率最高60%,种子期或未来产业基金可提至80%,单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2] - 深圳福田产业协同基金容亏比例最高80%,符合条件的项目允许100%亏损 [2] - 武汉、广州开发区、深圳南山区等地均提出种子期/天使期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2] 政策环境支持 -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创投17条",提出优化政府创投基金管理,改革考核和容错免责机制,按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考核 [3] - 2024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推动国资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完善出资、考核、容错、退出政策 [4] - 国务院国资委发文支持国有企业大胆试错,探索建立包容审慎的新产业监管体系 [4] 考核机制创新 - 国办1号文《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不简单以单项目或单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5] - 广东省明确对国有天使/创投基金设置不同考核指标,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主要考核指标 [7] - 57%主流引导基金管理机构已建立尽职免责机制,30%正在筹建 [7] 风险分担创新 - 湖南省立法鼓励科技创新类基金不设创始人强制回购条款,大学生创业基金与创业者共担风险 [6] - 深圳推出"基金+保险"模式,通过科技保险补偿种子基金投资风险,保险期限最长15年 [6][7] - 多地出台投资风险补贴政策,引入科技保险补偿机制分担科技成果转化风险 [6][7] 行业发展趋势 - 当前一级市场亟需发展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让政府投资基金放开手脚 [5] - 越来越多地区将尽职免责写入管理办法,明确具体情形和处理方式 [7][11] - 行业期待更多地区优化政府投资基金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驱动长期资本形成 [8]
有国资接受“全亏”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06 17:22
国资容亏机制新趋势 - 深圳市福田区放宽政府投资基金失败容忍比例,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早中期项目允许最高100%亏损,并提供100万元至500万元培育引导型投资 [1] - 武汉市放宽政府投资基金对种子/天使基金的出资比例至50%,国资与民企按1:1出资,不对单只基金或项目盈亏考核,允许种子期/天使期直投项目100%亏损 [1] - 广州开发区提出种子/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按基金整个生命周期考核 [3] - 深圳市南山区设立5亿元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天使基金,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创企业领投,单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3] 政策环境与高层导向 - 国务院办公厅"创投17条"提出优化政府创投基金考核和容错免责机制,按基金生命周期考核 [4] -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推动国资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完善考核与容错政策 [5] -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健全符合国资创投特点的考核机制,中央企业创投基金存续期最长可延至15年 [5] - 国办1号文《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容忍正常投资风险,优化全生命周期考核 [6] 地方实践与创新案例 - 湖南省通过立法鼓励科技创新类基金取消创始人强制回购条款,明确国资创投尽职免责情形 [9] - 广东省对国有天使/创投基金设置差异化考核指标,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主要考核依据 [10] - 深圳推出"基金+保险"风险补偿方案,保险期限最长15年,对未成功转化项目进行赔偿 [10] 行业现状与调研数据 - 国内46家主流引导基金中57%已建立尽职免责机制,30%正在筹建 [11] - 国资基金面临考核压力,部分LP因退出机制起诉GP,传导至创投机构密集发起回购诉讼 [6][7] - 行业呼吁发展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优化考核机制以解决"不敢投""不愿投"问题 [9][10] 其他动态 - 母基金研究中心发布《2024年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梳理股权投资行业机构LP全名单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