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率

搜索文档
粤开宏观:破解中美消费迷思:从统计核算到实物量的全面比较(2025)
粤开证券· 2025-06-24 17:36
国民经济核算层面 - 美国人均居民消费金额是中国近11倍,但价格差异或使该指标高估差距;2024年美国居民消费支出按汇率折算约为中国2.6倍,人均消费美国是中国10.8倍;美国消费率超60%,较中国高出20个百分点以上[3][11][14] - 2023年美国医疗和自有住房租金占GDP比重为21.4%,较中国高11.8个百分点;剔除后中国消费率仍比美国低26个百分点[17][21] - 2023年中美居民商品消费率无明显差距,服务消费率美国较中国高27.9个百分点,剔除相关消费后差距仍大[21][22][26] - 2023年中国41.4%商品消费用于食品,较美国高约16个百分点;改善性商品消费占比34.2%,较美国低13.7个百分点;服务消费中改善型占比低15.9个百分点[29][32] - 2023年中国省级行政区人均居民消费支出变异系数为32%,美国50个州为12%,中国区域消费差距更大[36] 实物消费量层面 - 中国已解决“吃饱”问题,人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与美国相当,但优质蛋白摄入占比低;肉类、蛋类、奶类人均消费量为美国30%-40%[43][50][54] - 2023年中国汽车保有总量超美国22%,人均保有量为美国30%,人均年销量为美国40 - 50%[56] - 中国基础家电户均保有量与美国差距小,升级型家电差距大;美国家庭人均用电是中国3.3倍[59][60] - 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为美国50%-60%,农村住房服务质量有提升空间[65][66] - 2023年中国人均旅游次数为美国60%,人均观影次数为美国40%-50%[70] 结论和启示 - 厘清统计数据口径是评判中美消费差距的前提[71] - 评估中美消费差距要结合国民经济核算与实物消费量,选取合适指标[74][75] - 中美实物消费量差距小于经济核算层面差距[75] - 中国消费率偏低,居民消费有较大提升空间[76] - 提振消费政策应考虑服务消费差距突出、改善型消费占比低、区域消费不均衡等特征[76]
基于38个国家的比较:为何我国消费率偏低
东吴证券· 2025-05-08 22:35
消费率现状 - 2022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7.2%,比38个国家平均水平53.8%低16.6个点[7] 消费倾向因素 - 2022年中国居民消费倾向为62%,38国平均为92.3%,中国比平均水平低约30个点[8] - 房地产、文化传统、社保不完善、投资重于消费的发展路径等多重因素致中国消费倾向偏低[10][14] 可支配收入因素 - 2022年中国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为60%,略高于38国平均水平58.2%[18] - 样本选择误差和口径差别导致部分观点认为中国居民收入占比低于其他国家[18] 初次分配因素 - 中国居民初次分配收入占GDP比重61.4%低于38国平均63.2%,主要因财产净收入偏低[25] - 中国劳动报酬比重偏高是统计口径问题,“劳动报酬 + 营业盈余”占GDP比重与38国平均差别不大[26][27] - 2022年中国居民财产净收入占GDP比重为3.2%,38国平均为6.2%,且中国财产收入主要靠存款利息,企业分红低[34] 二次分配因素 - 2022年中国居民转移净收入占GDP比重为 - 1.4%,高于38国均值 - 5.0%,主要因税负轻但社保收入偏低[41][44] 结论与建议 - 并非中国居民“有钱不愿花”,多数居民有消费意愿但缺少消费能力,应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53][54] - 若将居民个税和财产税税负提至38国平均水平,增加税收以转移支付给中低收入者,可使居民消费增加1.6万亿,消费率提高1.3个点、消费倾向提高2.2个点[55] 风险提示 - 国际比较存在细节误差、数据滞后、广度不足等风险[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