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弹性

搜索文档
日本大米为什么越来越贵? |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6-24 13:01
日本大米危机核心观点 - 日本大米价格飙升至一年前两倍,政府投放30万吨储备粮未能抑制价格[1] - 危机根源在于长期"减反政策"导致产量弹性不足,过去60年产量减少37%[2][4] - 日本农协控制50%大米流通渠道,3月拍卖的储备米仅20%进入消费市场[7] - 政府政策受农村选民政治影响,农村选民投票价值是城市2-3倍[6] - 农业结构性问题包括耕地破碎化、农民老龄化(平均69岁)、劳动力减少50%[8] 供需失衡原因 - 2023年罕见高温导致秋季收成减少且质量较差[2] - 疫情后国际游客激增推高大米需求[2] - 日本大米年消费量约1000万吨,但仅允许进口10万吨免关税大米(占比1%)[1] - 超额进口需缴纳700%关税,导致60年来基本依赖国产[1] 政策演变与影响 - 1942年食品管理法:政府高价收购低价销售,导致财政负担[4] - 1970年代减反政策:限制60%水田种稻,其余改种或休耕[4] - 2018年取消面积限制但保留转种补贴,实质延续减产逻辑[6] - 政府每年发布需求预测引导产量,但连续两年出现误判[6] 产业结构问题 - 日本农协控制产业链:收购50%大米、提供金融服务、维持高关税[7] - 供应链冗长导致囤积行为,批发环节形成价格瓶颈[7] - 3月储备米拍卖90%由农协中标,但两个月仅释放20%[7] - 零售商难以直接对接农协,大型批发商控制流通[7] 潜在解决方案 - 考虑放松进口限制并增加直接国际采购[9] - 尝试绕过农协体系,直接与大型零售商签约[9] - 调整补贴制度但需平衡农民生计稳定性[9] 行业数据对比 - 1961-2023年全球主要产米国产量增长300%达2亿吨,日本反降37%[2] - 过去二十年日本水稻种植面积减少20%[2] - 日本农业人口比20年前减少一半,年轻劳动力严重不足[8]
dbg markets:经济弹性而不是经济衰退,美联储将继续袖手旁观
搜狐财经· 2025-05-06 10:22
dbg markets盾博发现惠誉评级的 Olu Sonola 对近期美国就业报告给出评价,认为这是一份表现亮眼的报 告。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这份报告所呈现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成为观察美国经济走向的关键 窗口。 从本周公布的整体数据来看,传递出一个关键信息:美国经济在 4 月的第一周,基本面展现出强劲态 势。消费者信心指数保持稳定,零售销售数据也有一定增长,这为就业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展望未 来,经济前景却不容乐观。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美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贸易政策的不确定 性、全球供应链的重组、技术变革带来的产业调整等因素交织在一起,让美国经济的未来充满挑战。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美联储的决策备受关注。Olu Sonola 认为,美联储大概率会继续保持观望态度, 直到劳动力市场出现真正的疲软迹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向来以稳定经济、控制通胀为目标,当前劳动 力市场的良好表现,使得美联储无需急于采取降息等宽松政策。而且,贸易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尚不明 朗,贸然行动可能会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只有当就业市场出现失业率大幅上升、企业招聘持续低迷等 明显疲软信号时,美联储才会考虑调整货币政策,通过降息或量化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