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治理

搜索文档
城市该如何制定建筑垃圾的“重生计划”
中国环境报· 2025-06-17 08:3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治理的意见》,提出到 2027 年,城市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要有效落实,偷排乱倒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筑 垃圾平均资源化利用率达 50% 以上,城市建筑垃圾有效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这一目标为各地建筑垃 圾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当下,老旧建筑拆除、新房装修、道路更新等工程持续推进,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建 筑垃圾。这些垃圾成分复杂,难以直接利用。随意倾倒建筑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造成土 壤、水等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健康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 当前,一些地方在建筑垃圾处置上还存在短板,乱堆滥倒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地区甚至存在跨区域非法 倾倒问题。建筑垃圾处置难题亟待破解。 建筑垃圾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只有将治理关口前移至全链条的每个环节, 才能真正治愈建筑垃圾这一 "城市病",让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保护同频共振。 从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看,建筑垃圾实则是宝贵的"城市矿产"。由此可见,破解建筑垃圾处理难题的关 键在于全面推进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要彻底改变末端治理的被动思维,理顺产生、收集、运输、利 ...
2027年底前城市建筑垃圾有效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中国经济网· 2025-06-11 14:24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治理的意见》(下称《意 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底前,健全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体系,完善建筑垃圾法规政策和标准规 范,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偷排乱倒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资 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城市建筑垃圾有效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意见》对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管理措施。 一是加强源头管理。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绿色施工和全装修交付,将建筑垃圾减量、运输、利用、处 置费用纳入工程造价,实施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因地制宜推进建筑拆除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 用一体化,并明确装修垃圾收运管理要求,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管理。 二是强化运输监管。制定完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船舶北斗卫星定位、密闭装置、安全配置、数据传输 等相关技术监管要求,引导运输单位合理配置运力,强化运输行为监管,促进建筑垃圾运输行业健康发 展。 三是规范末端处置。把建筑垃圾处理设施用地纳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按期完成规划内 利用、处置设施建设任务,并结合实际支持设置临时利用、贮存设 ...
到2027年城市建筑垃圾偷排乱倒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人民日报· 2025-06-11 06:00
本报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丁怡婷)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 筑垃圾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到2027年, 城市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偷排乱倒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筑垃 圾平均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城市建筑垃圾有效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达20多亿吨。《意见》对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 利用和处置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管理要求。 针对运输监管,要求各地制定完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船舶相关技术要求,明确北斗卫星定位、装卸记 录、数据传输等要求。对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运输单位,依法依规吊销其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 末端处置方面,要求各地在编制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时,根据需要落实建筑垃圾处理设施 用地,确定建筑垃圾利用、处置固定去处。既有设施处理能力不足时,可结合实际制定临时利用、贮存 设施设置方案。 为鼓励资源化利用,《意见》明确,鼓励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快培育产业基地和 骨干企业。同时,推广产品应用,完善付费制度。按照"谁产生、谁 ...
关于城市建筑垃圾治理,有新规了!
新华社· 2025-06-10 19:24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王优玲)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 建筑垃圾治理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底前,健全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体系,完善建筑垃圾法规政 策和标准规范。 意见对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管理措施。意见要 求,加强源头管理。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绿色施工和全装修交付,将建筑垃圾减量、运输、利用、处 置费用纳入工程造价,实施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因地制宜推进建筑拆除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 用一体化,并明确装修垃圾收运管理要求,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管理。 目前,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高达20多亿吨,部分建筑垃圾缺少利用处置空间,违法违规倾倒问题 仍时有发生。意见明确,各地要加快推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地方立法,完善建筑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标 准体系,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建筑垃圾处理相关技术和设施 设备研发力度。 意见还要求,强化运输监管。规范末端处置。推进资源化利用。实施全过程监管。建立省级统筹、城市 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多部门联合执法、联合惩戒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
出重拳治“渣土”!济南城管1-4月立案查处建筑垃圾568件
齐鲁晚报网· 2025-05-23 12:3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梦瑶通讯员单机乔刘海涛刘晓琳 坚持源头管理,继续通过"一案三查"制度,落实执法会议要求,加大执法力度,压紧落实生产建设单位 的处置责任,通过强化建设和总包单位对土石方分包单位和运输企业的约束力,从源头遏制违法运输和 处置行为。 23日,记者从济南市城管局获悉,1-4月,全市城管系统共立案查处涉及建筑垃圾行政处罚的案件568 件,处罚金额213.98万元,其中有61件案件落实了"一案三查"制度,对源头施工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 并通报到了各工地主管部门,大大提高了施工单位对建筑垃圾规范处置的积极性,建筑垃圾生产者责任 得以落实。 据介绍,济南城管将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对行政处罚案件中涉及运输车辆违法行为和末端乱倒行为, 在查处的同时,进行倒查溯源,对产生建筑垃圾的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并通报主管 部门。 建筑垃圾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点问题,为切实推进治理成效,2025年,济南城管系统牢固树立行政执法 是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最大保障的理念,严格落实"一案三查、源头必查,违法必罚"的工作标准要求, 多次部署开展严查、严打、严罚专项行动,为市容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 发挥常态化部门联合执法机 ...
实现全链条闭环监管!历下区创新建筑垃圾“一案三查”治理体系
齐鲁晚报网· 2025-05-21 18:53
日前,历下区城市管理局通过"一案三查"机制成功查处某综合商业项目建筑垃圾违规运输案件,并将执法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 制度成果。该案创新构建跨部门协同、全流程追溯、多维度惩戒的现代化治理模式,实现了"源头+运输+行业"全链条闭环监 管,标志着历下区建筑垃圾治理迈入协同共治新阶段。 破局:30立方米建筑垃圾牵出监管机制创新 2025年3月22日,刘智远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场,一车未备案运输的30立方米建筑垃圾引发监管警报。经查证,施工单位将30立方 米建筑垃圾违规交由未准入企业运输,暴露出建设项目主体责任缺失、运输企业资质审查不严双重问题。执法人员当即启动"一 案三查"程序,在48小时内完成证据链固定。 攻坚:三部门联动破解"隐身企业"追踪难题 案件办理中,面对涉事运输企业"无定位、不配合、无实址"的三重困境,历下区城管局创新建立"三维协查机制"。一是协同交 警数据穿透。通过查看交通监控、追溯车辆登记信息等多渠道排查,锁定涉事车辆所属济南嘉宇运输有限公司。二是加强市场 监管联动。通过市场监管局的信息反馈、工作人员的细致核查与现场走访,成功跨区调取企业注册信息,现场揭穿"僵尸地 址"伪装。 建制:双向通报机制构建行业治理 ...
查处多起渣土源头管理不严问题!济南城管夜查建筑垃圾违规处置
齐鲁晚报网· 2025-05-15 19:17
下一步,市渣土处置中心将持续完善"部门联动、属地协同"的全链条治理长效机制,深化建筑垃圾治理"攻坚行动",推行长效 化、常态化督导检查模式。一方面通过严格执法落实以"四新"为目标的主体责任,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合规守法企业,开辟以"五 此次行动中,执法人员依托建筑垃圾智慧监管平台,实时调取车辆轨迹、电子运单等数据,精准锁定可疑车辆;同时启用无人 机对渣土处置全链条进行高空巡查,形成"空地一体"监管网络,大幅提升执法效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梦瑶通讯员孔令宝 5月14日晚,济南市渣土处置中心会同济南市城管执法支队开展夜间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以"零容忍"态度打击建筑垃圾运输处置 全链条违法违规行为,以良好行业秩序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本次行动严格落实"一案三查"机制,对违规处置案件同步追溯源头工地、运输企业和消纳场所责任。联合执法人员采取"定点检 查+机动巡查"方式,在重点路段、工地出入口及消纳场周边布控,严查车辆车体不洁、未密闭运输、沿途撒漏、违规倾倒等违 法违规行为。 行动中发现,历城区中欧班列贸易物流服务产业园基础配套建设项目地块一、地块二,存在车辆冲洗设备未正常使用、运输车 辆未全密闭运输建筑垃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