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共治

搜索文档
簋街开展外卖试点,骑手、商家与平台三方合力提升送餐时效
新京报· 2025-08-02 21:50
行业动态 - 北京市东城区召开簋街商圈外卖生态链协商会 骑手 商家与平台三方签订《簋街商圈外卖行业和谐生态倡议书》在优化出餐配送流程 强化餐品包装 保持沟通 规范操作等方面达成共识 [1] - 平台企业与簋街商家 骑手明确将试点提升出餐时效 优化导航和送餐路径 并探讨当前餐饮外卖行业难点问题 [1] - 此次协商会围绕七方面需求展开磋商 通过市区街三级联动首次探索骑手 商家与平台的三方协商模式 美团 饿了么 京东等主要外卖平台均参会支持 [1] 模式创新 - 东城区以簋街外卖密集特点为切入点 通过"小切口"推动"大治理" 形成"三方共商 三级联动"模式 为破解全市外卖行业共性难题提供基层实践经验 [1] - 该模式推动外卖行业从"单向管理"向"协同共治"转型 是北京市"每月一题"民生工程的实践成果 [1]
从“托住安全”到“托举成长”,200余个爱心暑托班在全市街镇开设
南京日报· 2025-07-17 10:41
暑托班服务模式 - 采用"政府主导+街镇落地+志愿者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模式,覆盖6000名困境青少年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1][2] - 江北新区开设14个基础班点和30余个特色班点,为双职工家庭提供午间延时服务 [4] - 溧水区新增开沃专班、开发区企服中心班等4个企业服务专班,针对性解决特定群体需求 [4] 课程体系创新 - 从传统看管转向多元化服务,包含国画、音乐剧赏析、无人机足球等20余门精品课程 [6][7] - 玄武区梅园新村街道开设"少年军校"实践课程,由部队官兵担任教官进行军旅体验 [3] - 秦淮区推出"10+X"模式,在10个社区班点基础上增设企业公益暑托班,引入书法、茶道等传统文化课程 [7] 资源整合机制 - 雨花台区通过"资源众筹"模式整合7支高校团队、6家企业和15名家长志愿者,降低研学活动成本 [10] - 全市招募2000余名青年志愿者,高校团队带来非遗绒花制作、人工智能启蒙等特色内容 [9][10] - 南京银行联合基金会为每个班点提供3000元运营补贴,市总工会赠送意外伤害保障 [10] 行业覆盖特点 - 重点服务新业态从业者子女,如迈皋桥街道在"司机之家"设立暑托班解决网约车司机看护难题 [2] - 江宁区班点向"两企三新"领域倾斜,覆盖众彩物流、金智科技产业园等专业型园区 [4] - 建邺区连续5年迭代课程,新增"长江航运公安局探秘"等实践类内容 [7]
公安部:1月至5月,共立案侦办非法占用农用地刑事案件千余起
新京报· 2025-06-25 12:58
公安机关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 - 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办非法占用农用地刑事案件1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00余名 [1] - 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昆仑""金风"等专项工作,深入推进打击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区域会战 [1] - 打击重点包括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建坟、建房、挖沙、采矿、堆放固体废弃物等行为 [1] - 针对"大棚房"建设、未批先建、少批多占、批甲建乙以及"化整为零"蚕食耕地等犯罪行为 [1] 公安机关工作方法 - 利用空天遥感技术,创建数据研判体系,搭建数字化场景化智能化分析模型 [1] - 健全与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线索通报、案件移送、信息共享、检验鉴定、涉案物品处置等机制 [1] - 推动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及时消除涉农用地安全的风险隐患 [1] 未来工作计划 - 公安机关将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大力推进"昆仑-2025"等专项工作 [2] - 保持对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2]
安徽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解读“获得电力”新政
中国电力报· 2025-06-12 14:11
深化"获得电力"改革政策解读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在2020年1479号文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改革措施,推动建立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体系 [1][3] - 《意见》框架结构为"1+5+1":1个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5大重点任务(14条改革措施)、1套保障措施 [3] - 安徽省全口径供电可靠率达99.982%,位居全国第七位,得益于"三零""三省"服务深化实施 [11] 政策战略作用 - 重塑公共服务新模式:以"办电便捷化"驱动跨部门协同与流程再造,深化"三零""三省"服务,推行全过程数智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4] - 打造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强化配电网科学规划与智能运维,支持绿色电力接入消费,为"双碳"目标提供实施路径 [5] - 筑牢公平普惠保障网:提升居民供电薄弱区域保障能力,统一城乡服务标准,破解供电服务不平衡矛盾 [5] 政策创新路径 - 数字赋能:将低压办电"零投资"范围从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扩大至各类民营经济组织,推动供电企业依托政务平台动态获取项目用电需求 [7] - 精益强网:设置频繁停电硬约束(一年内≤5次,连续60天≤3次),鼓励将高电能质量服务内容纳入供用电合同 [8] - 绿能引领:要求公开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信息,建立绿电宣传推广长效机制,应用AI技术开展能效诊断 [8] - 共享发展:对新建小区用电设施实施"同步验收交付",明确供电企业承担民生抢修兜底责任 [9] - 协同共治:构建央地联动监管体系,建立投诉转办联办机制实现用户投诉"接得快、转得清、办得实" [9] 安徽省落实举措 - 服务升级: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优先电、可靠电、绿色电、满意电" [12] - 电网建设:加大配电网投入与智能化改造,深化频繁停电综合治理 [12] - 绿色转型:服务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优化充(换)电设施报装服务 [12]
协同共治聚合力 重拳整治净市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9 11:22
协同作战 - 融水县局构建"1+N"大协同机制,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与联合执法,形成"情报共享、联合布控、快速响应"的高效作战模式 [2] - 联合公安部门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超400万元的涉烟刑事案件,查处窝点11个,查获散支烟22.54万支、烟叶烟丝1.34吨,7名嫌疑人落网 [2] - 充分发挥联勤指挥中心大数据平台作用,整合多部门数据资源,对重点车辆、人员实施动态监控 [2] 精准监管 - 对诚信守法经营户实行"服务到位、监管不扰"原则,对历史违规和重点户建立动态档案,实施错时检查和交叉监管 [3] - 推行"5+2"、24小时超常规监管模式,构建"线索追踪—现场核查—联合惩戒"全链条监管闭环 [3] - 设立"护苗"专项检查组,查处向未成年人售烟案件2起,通过"看、闻、问、查"工作法夜间巡查精准识别违法卷烟 [3] 特色普法 - 组建"达木普法宣传团队",采用苗语等双语普法形式深入村寨,发放法治宣传袋500余个、普法围裙50余条 [4] - 打造"线上法治课堂",曝光"真烟调包""微信售假"等新型违法手段,走进中小学讲解电子烟危害 [4] - 通过流动宣讲、案例重现、有奖问答等形式提升普法实效,零售户反馈良好 [4]
实现全链条闭环监管!历下区创新建筑垃圾“一案三查”治理体系
齐鲁晚报网· 2025-05-21 18:53
案件背景 - 历下区城市管理局通过"一案三查"机制查处某综合商业项目30立方米建筑垃圾违规运输案件 [1][2] - 案件暴露施工单位主体责任缺失和运输企业资质审查不严双重问题 [2] - 执法人员48小时内完成证据链固定 [2] 案件处理过程 - 历下区城管局建立"三维协查机制"破解"隐身企业"追踪难题 [4] - 通过交警数据穿透锁定涉事车辆所属济南嘉宇运输有限公司 [4] - 市场监管局协助跨区调取企业注册信息并揭穿"僵尸地址"伪装 [4] - 实现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全链条证据闭环 [4] 制度创新 - 首次实践"违法案件双向通报"机制形成"行政执法+行业监管"双重约束 [6] - 住建部门对涉事施工单位进行信用扣分并暂停其三个月招投标资格 [6] - 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建筑垃圾治理新体系 [6] - 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将违规行为纳入信用记录 [6] 治理体系升级 - 构建城管、交警、市场监管、住建四部门协同治理网络 [7] - 实现AI视频分析、交通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与行政执法融合 [7] - 形成行政处罚、行业约束、信用惩戒联动的立体化治理体系 [7] - 明确部门协查响应时限和证据转化规则等应急机制 [7] 治理成效 - 实现"办结一个案件、完善一套制度、规范一个领域"的治理目标 [7] - 建筑垃圾治理从单一执法向综合治理转型升级 [7] - 形成"数据研判先行、多元证据固定、多向制约落地"的标准化办案流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