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强村公司
icon
搜索文档
生产向绿 产品向优 产业向新
人民日报· 2025-08-28 06:19
生产向绿 - 万州区通过循环农业模式处理畜禽粪污 每天处理约40立方米猪粪 发酵后转化为有机肥原料[1] - 农神控股集团对堆肥原料进行精加工 根据柑橘园和蔬菜基地需求定制添加氮磷钾或微量元素[2] - 万州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5% 为41万亩柑橘园提供养料 形成"猪—肥—果—料"生态链[2] - 重庆在6个区县推广"畜(禽)—沼—果(菜)"循环模式 建成2.5万个种养结合示范基地[3] 产品向优 - 巫山脆李执行等高栽植标准 2025年品牌价值达105.17亿元 较往年单价提升约10%[5][6] - 建立防伪溯源体系和绿色食品认证 14万余吨脆李销售额预计达14亿元左右[5][6] - 物流网络覆盖全国超1000座城市次日达 包含邮航直飞、冷链直发、高铁专线和无人机转运等多模式[5] - 重庆累计制定农业标准366项 获得4783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和437个市级名牌农产品[6] 产业向新 - 奉节县永乐镇大坝村智慧果园采用自动滴灌系统和电子标签追溯 亩产值达2万元[7] - 成立强村公司实行公司化运营 全村1300多户入股 去年村集体收入超300万元[7][8] - 电商直播销售规模快速增长 从2021年200多吨提升至去年600多吨 今年目标800吨[9] - 重庆形成125个年产值超3000万元专业村和63个超2亿元专业镇 产业链创新持续加速[9]
茂名高州43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25 15:41
高州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激励机制与创收绩效 - 高州市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励实施办法》,建立"基本报酬+考核绩效+创收绩效"的村干部报酬结构,其中"创收绩效"专门奖励经营性收入增量,最高奖励20万元 [2] - 大石冲村通过种养合作社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6.9万元,发放4.08万元奖励23名村干部 [1][3] - 泮水塘村集体收入增长57%奖励1.56万元,山美村增收12.5万元奖励3.45万元,已有3个村实施奖励机制 [3] 特色产业运营成效 - 大石冲村发展梅花鹿养殖(200多头规模)和香蕉加工产业,香蕉片年销售额达70万元,带动500户村民发展特色养殖,提供80个就业岗位 [2][3] - 镇大岭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千禧果产业,7年累计分红近600万元,发放村民务工报酬超500万元,股金回报率达73%(1000元股金连本带利收回1730元) [4] - 柏桥村强村公司开发研学、餐饮、文创等十多种业态,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00万元 [5] 组织模式创新 - 采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机制,大石冲村合作社从"求人入社"变为村民"抢着入社",形成"种植—加工—销售"闭环 [3][4] - 高州市推广"强村公司"模式,78家强村公司通过"合作社+强村公司+农户"新机制运作,储良村轻资产运营"杏花研学"项目年增收约20万元 [5] - 试点引入4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养本土人才如"90后"社长邓耀光,推动技术升级和销路拓展 [4][5] 整体经济规模 - 高州市43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其中50万-100万元的26个,100万元以上的26个 [1] - 大石冲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增长至16.9万元,香蕉加工产业带动工人年增收2万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