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icon
搜索文档
何立峰发表署名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民日报· 2025-11-11 10:58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最活跃、技术最前沿、前景最广阔的生产力部分,代表生产力的演进方向 [4] - 2024年中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活动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8% [5]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自主可控现代化产业体系、赢得大国博弈战略主动的内在要求 [6]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与产业路径 - 强化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需加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7] -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主要途径,需优化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并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8] - 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8] 绿色转型与市场基础 -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重要方向,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9] -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是雄厚基础,需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10] - 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如"新三样"的发展所示 [10] 制度保障与生产关系调整 - 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制度保障,需打通束缚发展的堵点 [12] -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12] - 激发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 [12] 因地制宜实施的基本要求 - 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强顶层设计,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防止一哄而上和重复建设 [13] - 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鼓励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设定目标 [14] - 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优势 [15]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持久活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