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污染

搜索文档
研究揭示生物膜如何抑制微塑料堆积
新华社· 2025-06-19 10:18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微塑料进入环境后到底去哪了?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细菌自然产生的黏 性生物膜能让河床中的微塑料处于松散状态,从而更容易被流水带走。这一发现有助于更有效地开展污 染清理工作,并识别出隐藏的污染点。 研究发现,生物膜填充了沙粒间的空隙,减少了微塑料嵌入的空间。这使得微塑料颗粒难以深入沙 粒间隙,更易暴露在水流作用力下,从而更易被水流卷走。 微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甚至人体内的积累问题日益令人担忧。然而,由于影响其分布和沉积的因素众 多,预测这些无处不在的颗粒将集中在何处一直颇具挑战性,因此也影响了治理工作的效率。 研究人员说,虽然水流扰动、底床表面粗糙度等其他因素会使情况复杂化,但这项研究为实地微塑 料污染调查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视角。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期在《地球物理通讯》月刊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生物膜的存 在是决定微塑料颗粒在何处积聚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些由微生物分泌的薄而黏的生物聚合物层可附着在 多种表面,包括沙质河床或海岸。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含有生物膜的沉积物中,微颗粒不容易堆 积,因为一旦落在这些区域,它们更可能被水流重新卷起并冲走。 研究人员以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例指出,微塑 ...
2025年高考试卷中的科技元素
科技日报· 2025-06-11 16:18
6月10日,2025年高考正式落下帷幕。 过去4天里,高考试卷频频登上热搜。科技日报记者整理发现,和往年一样,今年的试题中同样出 现不少科技元素。 英语阅读介绍中国学者的科研发现,物理试题展示我国的"世界首个",语文试卷以"令人惊艳"的方 式应对人工智能热潮……前沿科技和人文关怀融合,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并重,在强调基础能力的同 时,试题还注重情境设计,加强对创新能力的考查。 原标题:2025年高考试卷中的科技元素 编者按 2025年高考落下帷幕,然而对于广大考生而言,人生新征程才刚刚拉开序幕。本报推出专 题策划,深入解析高考试卷里的科技元素,感受科技魅力;分享院士的高考故事,汲取奋进力量;送上 实用小贴士,助考生规划假期生活。 中国方案彰显责任担当 科学界约定俗成地把5毫米以下的塑料称为"微塑料"。如今,它已经无处不在。 2021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环境科学家阿尔伯特·库尔曼斯发表论文称,儿童和成人每天可能摄入 10到10万颗微塑料颗粒。在最严重的情况下,人体一年摄入的微塑料总量大概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重 量。 此次高考英语全国一卷阅读D篇聚焦微塑料污染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特别介绍中国科研人员提出 的解决方案。 ...
PNAS:陈春英院士团队发现,微塑料可作为碳源进入体内碳循环,干扰代谢和肠道健康
生物世界· 2025-05-12 07:49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塑料 的广泛应用极大程度推动了工业化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导致了 微塑料 (MP) 和 纳米塑料 (NP) 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无处不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现有研究表明,人类每周微塑料颗粒的 摄入量在 0.1-5 克左右。 为了减轻塑料污染,人们引入了 生物可降解塑料 作为传统石油基塑料的环保替代品。 聚乳酸 (PLA) 是 全球生产和消费最多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广泛用于食品包装、一次性餐具的制造和作为生物医学递药的载 体。尽管 PLA 被认为是"生态友好"型塑料,但是在人类和小鼠模型研究中发现, PLA 的摄入会引发 炎症 ,同时, PLA 会比传统石油基塑料产生更多的 微塑料 ,这意味着其可能具有更大的潜在隐患。 2025 年 5 月 5 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陈春英 院士团队在《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 (PNAS) 上发表了 题为: Incorporation of polylactic acid microplastics into the carbon cycle as carbon source to remodel the endogenous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