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450动车组
搜索文档
秀硬科技看“大家伙” 顶尖好物集体亮相 进博会国家展不仅有特色美食文化展品 还设置大量体验交互项目
解放日报· 2025-11-05 09:58
记者 叶宇 吴丹璐 今天,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开幕。国家展内,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顶尖好物 集体亮相。 作为各国展示特色产品、风土人情的大舞台,国家展每年都是进博会的人气场馆。记者在现场探馆 发现,今年国家展不仅有特色美食、文化展品,还设置了大量体验交互项目,不少国家展台还与国内企 业推出联名活动,可以预见,今年国家展的互动性将进一步增强。 中国馆秀出硬核科技 走进国家展,一抹大气端庄的中国红让人眼前一亮——中国馆以开放的空间、丰富的展陈、趣味的 互动迎接四方宾客。走进其间,俯拾即是的科技元素更是牢牢吸引参观者的眼球。入口两侧负责迎宾的 是来自上海智元的远征A2人形机器人,会展期间,它们还将现场展示书法,为大家送上"福"字。 参展国助力产业对接 美食品尝一直是国家展最热门的体验项目。据了解,今年展会塞尔维亚的青年主厨俱乐部,主厨们 将根据观众的风味档案,为其量身定制专属美食品尝或葡萄酒品鉴;巴西展台将开展烤肉品鉴活动,并 与蜜雪冰城、瑞幸咖啡合作带来联名饮品品鉴活动;阿根廷将在展会现场开设牛肉、红酒、马黛茶、馅 饼、特色甜点试吃,红酒品鉴大师课;希腊带来了本国的传统酸奶,佐以美味沙拉供观众品 ...
署名文章 | 郑栅洁:高质量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国家能源局· 2025-11-03 10:44
郑栅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 治优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 《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高屋建瓴、统揽全局、举旗定向、催人奋进,是乘势而上、接续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将认真学习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建议》部署,扎实做好"十五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编制工 作,持之以恒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 充分认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 会发展具备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以CR450动车组为代表的一项项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CR450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450公里/小时, 运营速度可达400公里/小时,是全球跑得最快的高铁。图为2025年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CR450BF动车组。 新华社记 者 才扬/摄 过去五年,我们始终沿着党中央明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砥砺 ...
轨交设备II:CR450动车组破技术壁垒,中国高铁再攀新高度
华福证券· 2025-11-02 15:03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6] 报告核心观点 - CR450动车组作为“十四五”国之重器,试验时速达453公里,运营时速400公里,进入世界高铁速度“无人区”,彰显技术突破[2][3] - CR450动车组研发带动产业链升级,调动超2100家企业参与,覆盖20多个省区市,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4] - 国家规划为轨交装备行业创造广阔市场空间,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目标达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2026至2035年需建成铁路约3.5万公里,其中高铁约2万公里[5] 技术突破与性能 - CR450动车组在时速400公里下制动盘最高温度达700℃仍能保持性能,整体减重10%(约50吨)[3] - 时速400公里运行时噪声水平与现有复兴号时速350公里相当,并通过1000万次疲劳试验验证结构安全[3] 产业链与市场影响 - 截至2024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全球70%以上[4] - CR450动车组新技术反向赋能CR400动车组,提升高铁竞争力[4] - 为实现2035年铁路网目标,预计平均每年需投产铁路新线3500公里左右,其中高铁2000公里左右[5] 建议关注公司 - 中国中车:全球领先的轨交装备供应商,轨交装备收入全球第一[5] - 中国通号: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提供商[5] - 时代电气:具有领导地位的牵引变流系统供应商,产品连续多年领跑国内市场[5] - 思维列控:专业从事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的铁路装备定点企业,我国高铁综合监测领域核心供应商[5] - 神州高铁:轨道交通智能运营检修装备领先企业,客户覆盖国铁、城轨、货运专用铁路线、主机厂等[5] - 辉煌科技:提供轨交运维设备及集成化解决方案,技术开发和项目实施经验丰富[5]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新高
科技日报· 2025-11-01 20:57
公司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9122亿元,净利润盈利117.2亿元 [1] - 铁路建设投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1] 运输业务表现 - 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30.3亿吨,日均装车18.53万车,同比分别增长3.4%和4.3%,呈现稳中有升良好态势 [1] 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 - 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37亿元,同比增长5.8% [1] - 累计投产新线968公里,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1] 科技创新进展 - CR450科技创新工程进展顺利,CR450动车组样车在渝黔高铁、沪渝蓉高铁、沈白高铁等多条线路成功开展型式试验和运用考核,各项指标表现良好 [1] - CR450动车组样车试验期间创造了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6公里的新纪录 [1] - 铁路数智化技术创新持续深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铁路各业务领域广泛应用 [1]
国铁集团前三季度营收9122亿元,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新高,“十五五”交通投资仍将保持高位
华夏时报· 2025-11-01 10:32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 北京报道 "随着铁路客货运输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和铁路网红利逐步释放,铁路客货运量呈现量质齐升态势,三 季度末资产负债率62.79%,较上年末下降0.72个百分点,国铁集团经营形势持续稳中向好。"国铁集团 财务部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按照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十五五"期 间,要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跨区域统筹布局、跨方式一体衔接,强化薄弱地区覆盖和通 达保障。健全多元化、韧性强的国际运输通道体系。 在市场人士看来,这意味着未来我国铁路投资仍将处在较高水平。 客货运加速增长 今年以来,人们出行的热情持续高涨。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创历史同期新高。 铁路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当前,铁路部门精心组织开行旅游列车、银发专列,定制 化开行"歌迷专列""球迷专列",全国铁路开行旅游列车1818列、同比增长27%,激活"主题列车+"经 济,促进了服务消费发展。 四季度,在京广、京沪、沪昆、京哈高铁等主要通道安排开行停站少、速度快、旅时短的标杆列 ...
国铁集团经营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多项客货运输指标创历史新高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21:47
本报记者 杜雨萌 《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10月31日,国铁集团披露了2025年前三季度 财务决算。前三季度,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9122亿元,净利润盈利117.2亿元,铁路建设投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客货运输 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新高,国铁企业经营质量效益持续提升,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国铁集团财务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国铁集团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全力推进铁路 建设、客货运输、科技创新、改革经营等重点工作,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的运 输支撑。 一是铁路客运发送量创历史新高。统筹用好新增线站车等运力资源,动态优化调整列车运行图,进一步提升铁路客运能 力、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创历史同期新高。精心组织开行 旅游列车、银发专列,定制化开行"歌迷专列""球迷专列",全国铁路开行旅游列车1818列、同比增长27%,激活"主题列车+"经 济,促进了服务消费发展。开好中越、中俄、中蒙等国际列车,广深港高铁、中老铁路分别发送跨境 ...
前三季度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122亿元
新华网· 2025-10-31 21:42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樊曦)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10月31日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 决算。前三季度,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9122亿元,净利润盈利117.2亿元,企业经营质量效益持续 提升,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国铁集团财务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国铁集团全力推进铁路建设、客货运输、科技创新、改革 经营等重点工作,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运输支撑。 客货运方面,前三季度,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创历史同期新高;国 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30.3亿吨,日均装车18.53万车,同比分别增长3.4%、4.3%,呈现稳中有升良好态 势。 与此同时,铁路建设科学有序推进。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37亿元、同比增长 5.8%,累计投产新线968公里。 此外,铁路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CR450动车组样车在渝黔高铁、沪渝蓉高铁、沈白高铁等多条线 路成功开展了型式试验和运用考核,各项指标表现良好,试验期间创造了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 时速896公里的新纪录。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
焦点访谈丨CR450动车组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8 14:44
CR450动车组技术突破 - CR450动车组样车测试中创下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6公里的纪录[1] - 列车设计进行多项优化以减小运行阻力,包括车头长度增至15米、车体高度从4050毫米降至3850毫米(降低20厘米)以及车下全包覆[2] - 试验速度可达450公里/小时,商业运营速度达400公里/小时,成为全球最快高铁[6] 制动系统与安全挑战 - 时速400公里制动至静止的制动距离要求为6500米,与CR400动车组时速350公里制动距离相同[10] - 制动时制动盘最高温度可达700℃,通过提升制动盘和闸片性能保证系统可靠性[12] - 需在现有高铁线路上运行,因此必须实现减重以减小对轨道的冲击[14] 轻量化与性能平衡 - 牵引系统在功率提升基础上减重15%,制动系统在满足更高要求下减重10%,车体减重10%,整体目标减重10%即"瘦身"50吨[16] - 时速400公里运行时整体噪声水平需与现有复兴号时速350公里时相当[18] - 实验室通过模拟气动载荷进行1000万次疲劳试验,验证结构件满足400公里运行需求[20] 产业链带动与自主化 - 单列动车组由50多万个零件组成,涵盖机械、冶金、材料等众多技术领域,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29] - 研发制造运维环节涉及超100家主要零部件企业和超2100家参与企业,覆盖国内20多个省区市[25] - 高铁升级催生自主研发动力,国产更高强度轮轴已实现时速450公里运行,突破进口依赖[27] 行业地位与发展背景 - 截至2024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31] - "十四五"以来铁路营业里程较"十三五"末增加约1.6万公里(其中高铁增加1万公里),公路总里程增加约29万公里(高速公路增加3万公里)[35] - 国际铁路联盟评价CR450为重大技术革新,时速提升将增强铁路竞争力[33]
长虹电源为“全球最快高铁”CR450注入最强动能
中金在线· 2025-10-28 11:17
CR450动车组技术突破 - CR450动车组在试验中创下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6公里的新纪录 [1] - 动车组从起步提速至时速350公里仅需4分40秒,较上一代复兴号缩短100秒 [1] - 计划于明年在成渝中线开展更接近运营条件的全面测试 [1] 长虹电源核心技术优势 - 为CR450研制的AI锂离子蓄电池组重量减轻57%,并首创PHM健康管理技术以预判故障 [1] - 电池系统标称电压DC103.5V,总标称容量460Ah,在-25℃至+40℃环境下可支持动车组紧急供电90分钟 [10] - 电池容量较同平台镉镍电池提升21%,使用寿命超过12年,系统总重低于920KG [10] - PHM系统可对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进行耦合与离群量追踪分析,预测故障概率、剩余电量和寿命 [9] 研发历程与项目背景 - CR450动车组研制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科研项目,旨在突破铁路科技创新瓶颈 [6] - 项目技术前期调研于2016年启动,长虹电源于2018年与中车青岛四方股份接洽进行技术储备 [7] - 2024年3月长虹电源正式立项研发CR450蓄电池组 [7] - 2023年末团队成功将蓄电池系统重量从1200KG降至920KG,克服了200KG的减重技术瓶颈 [13] 市场地位与技术外溢 - 公司电源产品装备60%中国高铁、地铁并远销海外 [7] - CR450蓄电池产品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已达50%,并获得第三方机构多项标准认证 [15] - CR450项目积累的智能化、轻量化、高安全性技术可应用于下一代地铁、城轨、新能源机车及工商业储能等领域 [15] 人才机制与团队建设 - 公司采用“自主培养+社会招聘”结合的人才选拔机制,并通过“导师制+项目历练”培养员工 [16][17] - 让新员工深度参与核心项目以强化认同感并快速筛选优秀人才,是有效的留人举措 [20]
焦点访谈|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中国制造交出亮眼成绩单
央视网· 2025-10-27 21:19
CR450动车组技术突破 - CR450动车组样车测试跑出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6公里的纪录[1] - 车头长度增至15米且更尖 车体高度从4050毫米降至3850毫米 车下全包覆以减小运行阻力[3] - 试验速度达450公里/小时 运营速度达400公里/小时 成为全球最快高铁[3] 制动与安全系统创新 - 从时速400公里制动至0 制动距离要求为6500米 与CR400动车组时速350公里制动距离相同[5] - 时速400公里制动时制动盘最高温度达700℃ 通过提升制动盘和闸片性能保证系统可靠性[5] - 实验室进行1000万次疲劳试验 证明结构设计满足400公里高速运行需求[7] 轻量化与性能优化 - 牵引系统在保证功率提升基础上减重15% 制动系统在满足更高要求下减重10% 车体减重10%[7] - 整体实现减重10%、“瘦身”50吨的目标[7] - 时速400公里运行时整体噪声水平与现有复兴号时速350公里运行时相当[7] 产业链与经济影响 - 单列动车组由50多万个零件组成 涵盖机械、冶金、材料、电力电子等众多技术领域[11] - 设计生产零部件的主要企业超100家、参与企业超2100家 覆盖国内20多个省区市[9] - 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 带动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整体技术提升[9][11] 中国高铁行业地位 - 截至2024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 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70%以上[13] - 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13] - “十四五”以来高铁基础设施和移动装备水平总体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部分领域达世界领先[13] 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4年底铁路营业里程比“十三五”末增加约1.6万公里 其中高铁增加1万公里[15] - 公路总里程增加约29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增加3万公里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增加1600公里[15] - 国内航线达4513条 通航264个城市 覆盖全国91.2%的人口[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