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感知型人工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黄仁勋:下一个浪潮是“物理型人工智能”
天天基金网· 2025-07-17 14: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技术从2012年的"AlexNet"开始经历了从"感知型人工智能"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升级,并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语言理解等领域超越人类能力 [3] - 人工智能下一步发展趋势是向物理世界渗透,当前处于"推理型人工智能"浪潮,下一个浪潮将是"物理型人工智能"应用于机器人等物理机械 [3]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贡献 - 中国研究者发表的论文数量目前位居世界第一,在开源工程方面表现突出,如DeepSeek和通义千问等开源模型对全球生态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4] - 开源模型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医疗公司、金融机构和机器人公司等,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 [4] 人工智能对科学发现的影响 - 人工智能在理解蛋白质、化学物质、细胞和生命意义方面具有潜力,可帮助设计药物并延长人类寿命 [5] - 生物学是自然创造的,人工智能可帮助理解其结构和意义,从而推动科学发现 [5] 下一代芯片技术发展 - 晶体管技术将向三维发展,下一代是"全环绕栅极"晶体管,背面供电问题已解决 [5] - 芯片领域从单芯片发展到堆叠芯片和多芯片,封装技术如"CoWoS"已由英伟达大规模应用 [5] - 硅光子技术未来将有较大创新空间,芯片技术发展至少还需20年时间 [5] 对年轻人的建议 - 年轻人需要掌握数学、推理、逻辑和计算机编程等基础知识,培养"第一性原理思维"以应对复杂问题 [7] - 与人工智能互动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描述问题并判断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是否合理或最优 [7]
黄仁勋:下一个浪潮是“物理型人工智能”
新华网财经· 2025-07-17 14:26
7月17日上午,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的先进制造链主题活动现场,英伟达公司创始人 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与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进行炉边谈话。 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 黄仁勋谈到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科学发现和生物学带来的影响,也谈及开源大模型的价值和 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成绩,并分享了对下一代芯片技术的看法,以及对年轻人如何适应人工智能时 代的建议。 人工智能下一步发展趋势 是向物理世界渗透 黄仁勋谈到,2012年的"AlexNet"(由 Alex Krizhevsky等人提出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堪称人工智能 的"大爆炸"时刻,深度学习的应用被证明极其有效。"从2012年开始的接下来五年左右,我们亲眼见证 了计算机视觉从有效到超越人类,语音识别从有效到超越人类,再到语言理解也从有效发展到超越人 类。"他表示, 人工智能技术从"感知型人工智能"升级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现在已经实现在不同模态 间的转换。 "汽车和飞机拓展了人类的移动能力,而人工智能将拓展人类的智能。"黄仁勋说,人工智能下一步发展 趋势是向物理世界渗透。 "我们现在正处于'推理型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它的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