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领先策略

搜索文档
比亚迪月销 50 万辆,印证了丰田模式的正确性
晚点LatePost· 2024-11-01 20:46
比亚迪与特斯拉的竞争策略 - 比亚迪三季度收入首次超过特斯拉,汽车收入估算为1508亿元 [5][6][8] - 比亚迪采用车海战术和性价比策略,三季度推出近10款新车,覆盖30万元高端车到7万元微型车 [6] - 特斯拉采取相对保守策略,被描述为"躺平" [6] 比亚迪的销售表现 - 三季度销量达113.5万辆,环比增15%,同比增37.7% [8] - 最畅销车型为海鸥(6.98万起)、秦PLUS(7.98万起)和宋PLUS新能源(13.58万起),合计销量占比超35% [6] - 10月销量首次突破50万辆(50.3万),年内累计销量超325万,提前两个月超去年全年 [6] 比亚迪的成本与技术策略 - 营业利润达144亿元创新高,利润率7.17%为次新高 [6] - 采用"双车战略"实现平台化生产,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 [8] - 发布e平台3.0 Evo和第五代DM技术,重点降低油耗和用车成本 [8] 比亚迪与丰田模式的比较 - 比亚迪学习丰田"成本+效率"模式,在新能源车领域延续成功 [7][9] - 两家公司都采用垂直整合,但比亚迪通过弗迪系公司实现更深度的整合 [10] - 都经历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比亚迪从模仿花冠到形成自主设计语言 [10] 比亚迪的市场竞争 - 面临吉利等对手的激烈竞争,如银河E8比汉便宜2万元 [12] - 在中高端市场尝试复制大众市场策略,如腾势D9定价为埃尔法一半 [12] - 加速智能化布局,智驾成为公司最重视领域 [12] 比亚迪的长期目标 - 计划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企业,新能源车领域已无悬念 [9] - 产品线覆盖7万到109.8万元全价格区间,接受各类竞争对手挑战 [12] - 正在加速自研智驾方案,预计年内实现高速导航辅助功能 [13]
比亚迪调整竞争策略,冲出包围圈
晚点LatePost· 2024-06-01 17:08
比亚迪市场份额与竞争策略 - 2024年头两个月比亚迪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从35%下滑至30 9% 同比下降4 1个百分点 [5] - 公司通过降价策略在1个月内推出12款荣耀版车型 最高降价4万元 将月销量拉回30万辆水平 [5] - 2024年前两个月销量分别为20 1万和12 2万辆 8万-25万元市场仍是主力但面临竞品围攻 [5] 第五代DM技术核心参数 - NEDC工况下亏电油耗2 9升/百公里 搭配65升油箱实现综合续航2100公里 国产混动最高 [6] - 发动机热效率从43 04%提升至46 06% EHS电混系统功率密度提升70 28% [11] - 技术应用于秦L DM-i和海豹06 DM-i 起售价下探至9 98万元 [7] 技术迭代与市场影响 - 第四代DM技术(2021年)使插混车型销量从2020年4 8万辆增长至2023年143 8万辆 市场份额51% [8][18] - 第五代技术通过提升电池包体积利用率20% 释放空间增大油箱容量 [12] - 2021-2024年插混车型累计销售316万辆 占16年总销量360万辆的88% [8] 价格战与行业格局 - 2024年4月43家车企128个车型降价 次数超2023全年 [15] - 秦PLUS荣耀版降价至7 98万元后 轩逸/朗逸终端价跌破9万元 3月比亚迪份额止跌回升 [16] - 公司将2024年销量目标从400万辆下调至360万辆 一季度插混份额从51%降至36% [18] 产品策略与竞品对比 - 秦L DM-i车身尺寸(4830mm)和轴距(2790mm)达中型车标准 配置多连杆悬架/IPB制动系统 [22] - 同价位竞品轩逸入门版无辅助操控配置 朗逸全系非独立悬架 银河L6定价高于秦L [23] - 欧洲市场计划2025年推出2万欧元车型 2030年目标成为欧洲最大电动车商 [24] 行业竞争环境 - 吉利银河E8对标汉EV并便宜2万元 长城/吉利等混动技术已缩小与比亚迪代际差距 [19][13] - 行业进入新周期:产品库存上升但需求过峰 乘用车销量连续两月环比下滑 [18] - 公司策略从"颠覆燃油车"转向定义行业规则 竞争对手扩展至所有分食份额的车企 [11]